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夕,七娘媽生

七夕,七娘媽生

GIF

七夕節

文字整理:張洵

農曆七月初七稱「七夕節」,亦稱「乞巧節」。民間傳說這一天是「七娘媽」的生日,故俗稱「七娘媽生」。七娘媽是保佑孩子的神靈,有七位,織女是其中的一位。

七夕節的由來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有關。古時,人們把牽牛、織女二星視為傳說中的牛郎織女二人,他們的愛情傳說千古傳頌。

農曆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這一天,人間的喜鵲都上天在銀河上搭鵲橋,讓牛郎、織女當晚在鵲橋相會。

「七夕」又稱「乞巧」。傳說織女心靈手巧,能織無縫天衣,所以就有了女子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變得更心靈手巧一些的風俗。

七夕節作為女性的節日是魏晉以後才逐漸形成的,而七夕女子乞巧之俗則自梁朝傳承至今。一般是女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黃銅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民間信仰七娘媽,認為凡16歲以下的兒童,都受七娘媽的庇護,在兒童周歲前後,要前往寺廟祈願七娘媽予以保護,將古錢或銀牌、鎖牌用紅線串起來,懸掛於兒童頸上,稱「掛契」。到孩子成年時,於七娘媽生日那天「脫契」(也叫「洗契」)。

民間敬七娘媽,則以七份供品供奉七位神靈,夜晚設桌於庭院中,掛「七娘神燈」,遙向七娘媽拜壽。此外,還有用彩紙糊制的「七娘媽轎」、「七娘媽亭」。

古時,在漳州、金門等地,讀書人在七夕這天要祭拜魁星爺(稱該日為其誕辰日)。魁星就是魁斗星君,名為文魁夫子,掌管文章。舊時,私塾里的學童,置筆墨紙硯於牽牛位前,以乞聰明。讀書人祭拜他,為求功名順利。

現今,人們將七月初七看作是中國的情人節。

朗讀者

張洵,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記者、主持人

徵集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張洵 許夢潔 黃曉青 圖片:視覺中國及網路

編輯:羅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廈門日報 的精彩文章:

英文夜讀 When Love Beckons You
第13號颱風「珊珊」生成!未來7天,可怕的高溫又來了!

TAG:廈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