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房價如果一直漲,我們也許能有房,可後代怎麼辦?看完心裡有底了

房價如果一直漲,我們也許能有房,可後代怎麼辦?看完心裡有底了

目前情況下,一線城市尤其帝都某些學區房都超過了30W,確實普通人望而生畏,所以有許多人逃離北上深廣,高房價是座大山,壓得許多年輕人喘不過起來,六個錢包甚至幾代人的積蓄和消費能力來圓房奴夢,實體經濟備受打擊,有上市公司靠賣房來續命。

我們確實拼儘力氣,憑藉微薄的工資,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只為了成為房奴,承受高房價帶來的壓力。其實在任何時代,買房子都是一個家庭很重要的開支,房價和收入之間有個比例,剛過去的10年,房子牽涉太多方面的利益,受到的關注也多,房價收入比過於畸形,這是不正常的,我想任何人都不希望社會這樣發展下去,除了房子,我們應該還有更多值得奮鬥和追求的東西。

個人發展最終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國家發展絕不是建設一棟棟無人居住的樓房,任何人和國家發展都是具有歷史局限性的,實際上我們在走發達國家走過的路,日本也經歷過房地產大爆發期,現在早已衰退,美國空置房產要繳納很高的稅。國家一直對房地產進行調控,房住不炒的觀念慢慢在深入人心,房產稅最終會出台的。

房子是商品,最終屬性是居住。國家最嚴厲的調控措施下,相信房子會回歸原來的屬性,房地產利潤回歸正常區間,更多投資流向實體經濟,流向科技研發領域,供給側結構真正改革見成效,從而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國家經濟社會走向更健康的方向。

後代的問題不見得會比我們面臨的嚴峻。

第一,經濟的持續發展會帶來地區的發展協調以及產業的全面發展均衡,屆時人口和產業不再向一線大城市集中,而是按比例分布在城市、城鎮、鄉鎮,房價結構性回落。

第二,城鎮化的基本完成會結束房價的高需求支撐,也就是農村戶口不再向城市大量轉移,相互形成動態平衡,新建房的市場沒有首套房需求,只有改善住房需求,價格回調。

第三,隨著傳統心態改變,買房不再成為唯一的要求,更為成熟和完善的長租房市場替代部分購房需求,使房屋買賣市場進一步降溫。

不過以上都不是近年發生的事情,應該是兩三代之後才會改善。但我們可以知道,後代不一定會承受我們今天這樣的負擔。只有我們這一代的壓力才最重。說的挺讓人難受哈,那我用一句朋友的話來給你我打氣。「中國我們這一代人都是時代的奴隸,付出的最多,收穫的不一定相等。」「但是,你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來做這個奴隸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所有的社會資源都會再分配,大城市的資源優勢會下降,生活方式會有巨大的改變,人的自由度會越來越高,房地產市場也會發生改變。這幾年房地產價格的巨變源自貨幣政策和人們對資產保值的憂慮。

現在的房價,無論是一線也好,七線也罷,如果用高或低來形容,都不準確,應該說,現在的房價不真實,有水分,現在的房價,在一線城市,有可能是低,在其他城市,有可能是高。為什麼說是可能,因為現在有大量的囤房客存在,大量的空置房存在,這些資源是寶貴的不可以長期閑置。國家要做的不是去限制房價,而是消除空置房,消滅囤房。這樣房地產才能健康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對你的真心 的精彩文章:

房子會出現優惠和局部地區房價回調,剛需族會迎來一個購買機會!

TAG:面對你的真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