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對華貿易戰將加劇拉美經濟長期風險

美國對華貿易戰將加劇拉美經濟長期風險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駐南美洲記者 孫宇):隨著近期美國對華發動的貿易戰不斷升級,中國繼續推進開拓第三方市場,作為世界主要大宗產品輸出地的拉美國家對從兩大國貿易爭端中獲益充滿信心。但有專家警告稱,拉美國家應警惕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升級和對華貿易戰持續所帶來的長期風險。

美國政府推行的「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把矛頭對準中國,對歐盟等昔日盟友也痛下殺手,作為美國「後院」的拉美國家更是難逃厄運。聯合國拉丁美洲及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長巴爾塞納女士指出,美國為謀求自身經濟利益而單方面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完全違背和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和全球市場,將嚴重打擊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打擊的首先是墨西哥等拉美主要經濟體。比如,墨西哥是拉美最主要的鋼鋁製品、汽車零件和電子產品生產國。美國提高鋼鋁產品關稅,無疑將對作為墨西哥重要經濟支柱的冶煉和鋼鐵行業造成致命打擊,也會危及相關產業鏈條,讓無數人失業。在這方面,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其他主要經濟體也將會受到類似衝擊和連鎖效應。」

對於美國挑起的對華貿易戰給拉美經濟帶來的衝擊,巴爾塞納深表擔憂。她指出,中國已經成為拉美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並且是多個拉美國家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貿易夥伴。儘管中國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開拓第三方市場,讓拉美的大宗產品出口國在短期內獲得了豐厚利潤,但從長期來看,貿易戰的持續將嚴重影響拉美經濟。她說:「我們認為,目前在經貿領域,中國對拉美的重要性要大於美國。貿易爭端持續和升級將會給中美雙方經濟都造成不利影響。一旦中國經濟和貿易活力受到制約,就會減少大宗產品進口,並引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作為中國此類產品進口主要來源地的拉美國家將蒙受更巨大的損失。」

阿根廷是世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中國是阿根廷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對象國。據阿根廷官方統計,今年前6個月,阿肉類出口同比增長超過六成,其中一半以上銷往了中國。同時,自4月底以來的近三個月內,阿根廷大豆及副產品出口訂單增加了38萬噸,其中大部分是對華出口。阿根廷駐華大使蓋拉爾表示,阿根廷、巴西和智利是中國在拉美最重要的大宗產品進口國,對華出口佔到三國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近來,中美貿易摩擦讓三個國家在短期內的對華大豆、肉類等出口有所提升,但他提醒拉美國家不要被短期獲利沖昏頭腦,應警惕美國對華貿易戰持續所帶來的更嚴重後果,「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和持續勢必會讓國際大宗產品價格嚴重受挫,加劇匯率波動,給拉美經濟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增加在拉美的投資成本和風險,動搖投資者對拉美的信心。而拉美國家現在則急需大量投資進行全面發展。這種局面的出現將抵消我們目前從中美貿易摩擦中獲得的短期利潤,甚至產生更加糟糕的結果。總之,長期來看,這一爭端會對拉美經濟造成全面的不利影響。」

中國是智利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據智利媒體報道,隨著中國相應提高對美國葡萄酒、乾果和堅果等產品的進口關稅,智利相關企業正全力搶佔中國市場。智利天主教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薩德認為,像智利這樣以貿易為經濟支柱的新興國家在短期內可以從中美貿易摩擦中獲利,但在此後,將可能遭受更嚴重的打擊,「美國發動的對華貿易戰將重創全球經濟,智利也不可能被排除在外。如果這一爭端繼續下去,將激化貨幣貶值、加大通脹壓力和生產成本,引發新興經濟體的經濟衰退。」

巴爾塞納說,美國政府揮舞的貿易保護主義大棒不僅破壞了全球市場,也破壞了正常的貿易秩序,由此引發的美國與中國等多個經濟體的貿易爭端更是向經濟全球化潮流發起的挑戰,「中國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對外直接投資國之一。中國正努力實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在全球投資,推動世界的互聯互通,推動多數國家都希望獲得的共贏發展,讓資金在全球自由流動。與此同時,美國試圖採用保護主義措施限制中國掌握核心技術,但中國有相當強的自主研發能力,也可以通過國際合作或商業行為取得突破。這就是不可抗拒的全球化趨勢。面對當今如此開放的世界,在各國都在努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的背景下,任何單邊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徑都不得人心,更無法阻擋全球化進程。」

巴爾塞納強調,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貿易戰不僅是雙刃劍,讓涉事雙方都損失慘重,更會重創世界經濟。而談判與對話是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解決貿易爭端的最佳途徑。她建議,從確保自身長遠利益出發,拉美國家也應行動起來,在解決中美貿易摩擦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