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育不要教訓!面對孩子的提問,兩位媽媽的做法,讓人深思
跆拳道吧
一個擁有10萬跆拳道愛
好者的跆拳道精神家園
教育,參與各類大型比賽和活動是一種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曾說:「北大寧招5歲愛提問的孩子,也不願招只會埋頭考高分的學霸。」
原來「愛提問」這麼重要!但你有沒有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有的孩子漸漸失去了好奇,對任何事情的態度都是「管他的,就這樣吧」,而有的孩子卻能在「天馬行空」的基礎上,提出一個又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並形成自己的觀點與判斷。
拉開這種差距的是什麼?這兩個媽媽的做法,也許能給你答案。
「把你做成人肉包子!」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媽媽和她的兩個兒子身上。一次,三人外出吃飯,哥哥弟弟為了爭一輛小汽車吵起來了,這位媽媽不堪其擾,對哥哥說,「跟你講過多少次了!出來吃飯不要吵!」
哥哥很委屈,說弟弟搶自己的汽車。結果媽媽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他要你就給他啊!」
——「為什麼?」
——「因為你是哥哥,你要讓弟弟啊!」
——「為什麼?那我這輩子不是完了嗎?我永遠不可能比弟弟小啊!」
媽媽的耐心已經耗盡,對兒子說,「哪來那麼多為什麼,你再不把汽車給你弟弟,我就叫老闆娘來把你做成人肉包子!」哥哥只好乖乖不說話。
「哪來那麼多為什麼」,用一句話似乎就可以堵住孩子的問題,但是,長此以往,下次,下下次,他們還會鼓起勇氣去提問么?結論可想而知。因為孩子已經知道,回應他的只會是教訓,而不是教育。
攢錢買蚊帳的美國女孩
第二個故事,主人公是美國女孩Katherine,有一次看非洲紀錄片,上面說:非洲每三十秒鐘會死掉一個小朋友。於是,小女孩每隔30秒就會和媽媽說,「非洲又死了一個小朋友。」
如果是前面那位媽媽,估計會說,「非洲死小朋友跟你有什麼關係?」但Katherine的媽媽不是這樣的,她問女兒,「他們為什麼會死呢?」然後一起上網去搜查,發現,哦,原來是因為瘧疾!
——「為什麼瘧疾會讓孩子死掉呢?」
——「蚊子傳播瘧疾,非洲有很多蚊子。」
——「我們這裡也有蚊子,他們為什麼不把蚊子擋在外面呢?」
——「因為非洲很窮,沒有錢去買蚊帳。」
……
沒過多久,便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原來小女孩把自己的牛奶費,偷偷攢起來想給非洲小朋友買蚊帳,而媽媽為了鼓勵孩子,真的帶她去非洲的基金會「Nothing But Net」捐贈,Katherine還因此獲得了一張獎狀——「致敬最年輕的捐贈者」。
一個看似不著調的問題,一場親子間不經意的討論,可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要想孩子會提問
家長須知這三點
回顧整個過程,可以看出善於激發其問題意識,並巧妙引導提問的家長對孩子多麼重要!如果你也想激發孩子的提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三點你必須知道:
第一,敏銳地捕捉到了孩子的問題意識。當孩子流露出對某個議題的興趣時,停下來做深入的討論,而不是打斷孩子的思路,拒絕和孩子溝通。
第二,耐心地啟發孩子提問的技巧。這是孩子主動學習的起點。
引導孩子弄清楚「這是怎樣一回事」,同時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這件事和我關係是什麼」。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孩子提升學習力的過程。
第三,對孩子的問題擺出平視的姿態,不把孩子當孩子,不把自己當老師。非洲為什麼每30秒會有一個小朋友去世?我們一起查資料找答案。怎麼才能幫到這些小朋友?我們一起買蚊帳寄過去……這樣的親子互動,於孩子、於大人都大有裨益。
然而,並不是所有問題都是當爸當媽的能回答得出來的。
如果你家孩子好奇心足夠強,那麼他一定問過關於人類起源的一些終極問題。
「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呢?」
「爸爸媽媽,人是怎麼從猴子變來的?」
「爸爸媽媽,我們為什麼不長尾巴呀?」
「爸爸媽媽,為什麼電視里那些人那麼黑呢?」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又有點可愛,其實它們涉及生物學,地理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與領域的知識,晦澀難懂,一般的家長很難回答清楚。
比如最常見的問題「我從哪裡來」?
對哲學家而言,這是追問人的本質,與人類生存的意義緊密相關;
對生物學家而言,就是細胞分裂,受精,胚胎髮育,到最終媽媽孕育並生下寶寶的過程;
對化學家而言,就是碳、水、氧等元素相互組合反應,形成的有機體;
對歷史學家而言,就是追溯千百萬年,考據中國人祖先,及整個人類的祖先和起源
…………
而如果讓孩子能從相關知識的提問中,掌握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甚至哲學等多個學科的思考方式,讓思維更加靈活,那該多好!


※跆拳道給孩子帶來七種勵志力量
※適合課堂熱身的體育遊戲 圖文並茂!
TAG:跆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