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寶被清朝當垃圾,不料無意間傳入日本,結果才有甲午戰爭慘敗

此國寶被清朝當垃圾,不料無意間傳入日本,結果才有甲午戰爭慘敗

很多認為,清朝前期中國是非常強大的,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的時代,書本上不是還說有個「康乾盛世」嗎?加上康熙秘史、微服私訪就等電視劇渲染,漸漸把觀眾對於清朝的認識帶偏了。

其實清朝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清朝將中國推入了萬劫不復之地,甚至說直到21世紀的今天,我們都還沒緩過氣來,這一切都是清朝留下的後遺症。

清朝帶給中國最大的禍患就是閉關鎖國,在此之前從未有這樣的先例,比如唐朝時,萬國來朝經濟繁榮,甚至外國人可以到長安做官,這種包容前無古人,到明朝也曾有下西洋的舉動,努力與外界溝通,爭取與世界接軌。

可是到了清朝,一個閉關鎖國政策,就把中國自古以來的開放、包容全部毀了,當歐洲正進行工業革命時,英國有個叫馬嘎爾尼的出使大清,他本是帶著革命的科技成果和通商願景前來,卻被乾隆皇帝一腳踢回去了。

清朝就這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當鴉片戰爭來臨時,才幡然醒悟自己跟世界的差距,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要說清朝那麼多人,難道就沒有一個人能看清形勢嗎?答案自然是有的,比如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之前,他就看到中國與世界的差距,可他一個人無法撼動整個清朝,以慈禧為首的當權派,更是不管國家生死存亡。

儘管當地的清朝大多數人都渾渾噩噩,但林則徐也有一位強大的支持者,此人就是魏源,為了讓中國快速認清世界,他耗費巨大精力,在林則徐的支持下,完成了著作《海國圖志》,此書包羅萬象,專門介紹西方國家的歷史、政治、風土、人情。

《海國圖志》一出世,很快被朝廷列為禁書,因為這書有煽動作用,在當權派看來,什麼「師夷長技以制夷」都是一派胡言,這部花費魏源大半生精力的著作,就這樣被統治者當成垃圾扔了。

但實際上《海國圖志》是國寶,加入當時清朝人人都能讀一讀《海國圖志》,想必日後也不會那麼被動,據說這本書後來被一個日本商人無意間帶回國,他覺得是個寶寶,就獻給天皇,結果明治天皇看完後拍案叫絕。

明治天皇下令,要求大量印發《海國圖志》,全國百姓人手一本,儘管這本書是中文的,不過上面有插圖介紹很詳細,而日本人也認識許多漢字,就這樣許多日本貴族,手裡捧著《海國圖志》中文版,同樣讀的津津有味。

《海國圖志》傳入日本,讓日本思想發生了改變,後來才有了明治維新,日本國力才漸漸變強,最終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但諷刺的是,日本的擴張對象竟然是中國,而《海國圖志》原本就是中國人寫出來,這「師夷長技以制夷」竟印證在清朝自己身上了。

現代日本學者井上靖說:「橫井小楠的思想起了革命,傾向開國主義,其契機是讀了中國的《海國圖志》。」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變強大後,於是有了中日甲午戰爭,這場戰爭爆發,中國慘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 的精彩文章:

雍正把玩一玉壺愛不釋手,還用它來泡茶喝,後來才知這竟是夜壺
亞洲一小國美女如雲,自稱有華人血統,據考證是漢朝名將後裔

TAG:小邦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