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食物本草︱古代女人最愛的內衣紋飾、忠貞不渝愛情的象徵——鴛鴦

食物本草︱古代女人最愛的內衣紋飾、忠貞不渝愛情的象徵——鴛鴦

中國人喜以鴛鴦象徵夫妻——

「鴛侶」、「鴛盟」、「鴛衾」、「鴛鴦枕」、「鴛鴦劍」等詞語含有男女情愛的意思,「鴛鴦戲水」更是中國民間常見的年畫題材。

中國民間歷代流傳著許多以鴛鴦為題材,歌頌純真愛情的美麗傳說和神話故事,如:

晉人干寶《搜神記》中有一篇名為《韓妻》,講述了韓憑與妻子何氏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他們死後的「精魂」化為鴛鴦,棲息於墓旁兩棵根枝交錯的大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還有「怨哥」和「映妹」的故事等民間故事,其結局大抵是雙雙化為鴛鴦。

古代女子出嫁前,會親手綉制送給意中人的禮物,如手帕、香囊、內衣或是鞋墊,鴛鴦便是常用元素;婚後女人為愛人準備的內衣也常以鴛鴦為裝飾元素。

到了唐代,詩歌中的鴛鴦意象,幾乎是清一色的「夫妻」: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盧照鄰

七十紫鴛鴦,雙雙戲亭幽。

——李白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杜甫

鴛鴦、水鳥、鳧類,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者相思死,故謂之匹鳥。

——崔豹《古今注》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說它:「終日並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鳴曰鴛,雌鳴曰鴦。」

詩人崔珏(jué)因三首《和友人鴛鴦之什》詩而名聲大噪,被時人稱為「崔鴛鴦」。

此後,鴛鴦的象徵意義,便基本固定下來,一直延續至今,使鴛鴦在人們心目中成為揮之不去的永恆愛情象徵。

其實除了象徵夫妻之外,中國古代也有把鴛鴦比作兄弟的——

《照明文選》中:「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商」,「骨肉緣枝葉」等,是出自兄弟贈別詩;

晉人鄭豐有《答陸士龍詩》四首中《鴛鴦》的序文說:「鴛鴦,美賢也,有賢者二人,雙飛東嶽。」以鴛鴦喻陸機、陸遠兄弟。

還有人認為,「鴛鴦」二字實為「陰陽」二字諧音轉化而來,取此鳥「止則相偶,飛則相雙」的習性。

鴛鴦又叫做「中國官鴨」,雄鳥為「鴛」,雌鳥為「鴦」,「鴛鴦」則指的是雌雄一對。鴛鴦雌雄顏色不同:

雄性鴛鴦色彩極為艷麗,喙為少見的鮮紅色,端部具亮黃色嘴甲。

額部和頭頂中央為帶有金屬光澤的翠綠色,枕部紅銅色的羽毛後頸暗綠按紫色的羽毛都很長,形成一個很有特色的「頭套」。

上體深色腰部和背部褐色並帶有綠色的金屬光澤,下體淺色,最具有特色的是最後一枚三級飛羽特化,形成面積很大樹立於背部的帆狀結構,為耀眼的桔紅色,這是鴛鴦的一個顯著特徵。

雌性鴛鴦遠不如雄性鴛鴦漂亮,通體顏色為暗啞的灰色,也不具有雄鳥所具有的「帆狀三級飛羽」雌鳥的辨識特徵為鮮明的白色貫眼紋,喙灰色。

其實在歷史上最早出現鴛鴦意象的文學作品是《詩經》,《詩經·小雅》中有兩首詩都以鴛鴦比喻夫妻。

第一首名為《鴛鴦》,是一首賀貴族新婚詩,此詩一、二章均以鴛鴦起興——「鴛鴦于飛,畢之羅之」、「鴛鴦在梁,戢其左翼」,象徵夫婦成雙成對,相濡以沫,忠貞不渝。

第二首名為《白華》,是一首貴族棄婦怨詩,詩中第七章用「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反興「之子無良,二三其德」,也是以鴛鴦比喻恩愛夫妻。

《詩經·小雅·鴛鴦》

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君子萬年,福祿餒之。

此前網上有文破除了人們對鴛鴦的一貫認知,說這種鳥並非一生不離不棄,配偶死了,剩下的另一隻還會再找伴侶云云。

仔細想來,歷代人們所講的鴛鴦代表恩愛,無非是在借著鳥兒來表達內心所想,不管鴛鴦是不是真的一如既往守著真情,至少我們可以選擇對待自己愛的人忠誠如一。

國家圖書館收藏的一部高顏值繪本——《食物本草》中,有一頁就是在講鴛鴦:

【原文】

鴛鴦,味咸、平,有小毒。

主諸瘺(lòu)、疥(jiè)、癬。

以灑浸炙熱,傅其上,令(冷)即易。

一云:食其肉令人患大風。

【大意】

鴛鴦,口感咸、平和,含有略微的小毒。

主要對諸如頸部生瘡,久而不愈,常出濃水即生瘺,諸如疥蟲寄生而引起的「疥瘡(癬)」、諸如由黴菌引起的某些皮膚病即癬等有很好的療效。

用法是用清酒浸一浸,用火烤熟,切成片趁熱敷貼在生病的部位,等涼透了再換。

也有說法,吃多了鴛鴦的肉會使人容易得麻風病。

《食物本草》是當今存世唯一完整的彩繪傳本。大約五百年前,或者因為大明宮需要一本食療養生的菜譜,太醫院奉旨整理撰寫、製作完成了這本可作為飲食指南的美麗的書。

由明道堂經學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聯合推出的《食物本草》圖選(第一季)已經面世~

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

五百年前的書:

當今存世唯一完整的彩繪傳本

明代皇家御用日常食療養生指南

太醫院奉旨出品,李時珍《本草綱目》引用

宮廷畫師承襲兩宋書院之院體之風格展現傳統東方審美

宮廷寫手手書趙體字演繹雋秀挺拔、清新典雅傳統書法

五百年後的用:

給孩子:識字、識物——把東方審美悄悄留在記憶里

給學生:學書法、學知識——讓文化自信洋溢在心田裡

給老人:學食療、懂養生——用中華傳統食療保養家人

送朋友:學習、研究、欣賞、裝飾——隨興使用的禮品

送自己:賞圖、賞字、養眼、悅心——常看常喜的美物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道堂經學教育 的精彩文章:

吾用《道德經》︱董妘橦:誦讀《道德經》還要「姿勢正確」?
節·炁︱「暑」是什麼?——今日小暑

TAG:明道堂經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