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08條「軍規」橫空出世,3絕招讓偽P2P絕望!

108條「軍規」橫空出世,3絕招讓偽P2P絕望!

一票否決下,還有平台敢頂風作案嗎?

文 | 靖聆 海川

今天大清早,有關網貸備案108條最新檢查標準的報道在互金圈刷屏。報道稱,按照計劃,監管要求本次合規檢查應於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在法規、政策、清退合併等配套措施完備的情況下,這一次偽網貸平台將無路可逃,監管層徹底打破了濫竽充數者的最後一點幻想。

01

108條標準全國統一嚴監管基調絲毫沒放鬆

有消息說,全國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網貸整治辦)近日已向各省市網貸整治辦下發了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隨同這一通知下發的還有此前市場頗為關注的《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下稱問題清單),包含了108條檢查標準,這一切預示著全國範圍內的P2P合規檢查即將展開。

其中,網貸整治辦下發的通知列舉了本次合規檢查需重點關注的十大內容,主要包括:

1.是否嚴格定義為信息中介;

2.是否存在資金池;

3.是否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

4.是否直接或變相為出借人提供擔保或保本付息;

5.是否為出借人實行了剛性兌付;

6.是否對出借人進行風險評估並進行分級管理;

7.是否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的風險信息;

8.是否堅持了小額分散的網路借貸原則;

9.是否發售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或剝離到關聯機構發售理財產品);

10.是否以高額利誘等方式吸引出借人或投資者加入。

其實,這108條檢查標準是之前「1+ 3」法規體系的拆解,並沒有新的標準和規則。

銀監會副主席曹宇在網貸「1+3」監管體系正式形成時表示,銀監會關於P2P監管制度框架的內容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1.明確P2P網貸機構信息中介的本質屬性;

2.確立備案管理的要求;

3.建立P2P網貸資金存管機制;

4.強制信息披露。

雖然此前北上深等各地方下發的整改意見要求細則均在150條左右,現在問題清單又由此前傳聞的187條縮減至108條,但是,條數減少並不意味著監管對P2P平台的核查標準放鬆了,網貸平台還是要嚴格按照P2P「1+ 3」的法規體系和108條標準積極備案。

之前,在央行主持召開的下半年網貸合規進程工作會議報告發布後,金評媒(ID:JPMMedia)在分析評論中就明確指出,雖然平台暴雷不斷,但高層對P2P監管從嚴的導向始終沒有鬆口,有問題的平台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目前看來,事實正是這樣。

02

新規三大看點東郭先生趕緊離場吧!

雖然沒有新增合規檢查標準,但是檢查的主體、合規備案程序卻做了進一步的明確,一票否決、信息上統一平台發布、之後再備案,是此次網貸整治辦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3大看點。

誰檢查?機構自查、自律檢查和行政核查三部分!

在時間安排上可壓茬推進,交叉核驗。其中的一大看點是行政核查的一票否決制。所謂行政核查是指由各省市的網貸整治辦在機構自查和自律檢查的基礎上,擇機就報告內容及數據的真實性等進行行政核查。如發現內容存在不真實或者故意漏報、瞞報等現象,可對網貸機構實行「一票否決制」,這將徹底打消某些網貸平台企圖信息造假的念頭,比如公布假的標的信息、編造虛假運營數據等。

檢查通過就萬事大吉?就能通過備案?否!相關規定要求,符合108條標準的平台即使檢查合格,之後還要做到信息公開透明,運行一段時間後,再視情況而申請備案。 具體而言,就是各方確認的基本符合信息中介定位和各類標準的P2P將接入信息披露和產品登記系統,經過一段時間運行檢驗後,條件成熟的機構可按要求申請備案。關於合規機構接入相關係統和申請備案的具體標準及程序另行通知。

檢查結束有定論嗎?當然有!根據通知,後續將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分類處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大檢查後,現存平台將分為合規、整改、兼并、清退四大類。其中合規和整改的兩類機構將進一步被納入規範的範疇,兼并和清退則是以不同形式退出市場。 這樣的處置辦法,自然會加快行業的兩極分化,加速優勝劣汰的進程,其震懾問題平台的意圖不言而喻。

03

配套法規與措施已落地合規備案大檢查箭在弦上

按照之前的消息推算,本次備案大檢查可能很快就會展開。

從時間上來說,平台合規備案已經非常緊迫。監管要求本次合規檢查應於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從現在算起,還剩不到4個月的時間。

雖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延長了備案期限,要求明年6月完成P2P網路借貸和網路小貸領域清理整頓,但由於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時間已經非常急迫,從目前還在運行的1629家平台需要合規備案和複雜的備案程序來看,合規備案可能開展在即。

蔓延各地的平台暴雷大潮,客觀上加快了有關部門推出相關合規、監管與善後措施的速度。

過去一個月里,銀保監會和各地互金協會頻頻發聲,喊話網貸平台,各項政策和法規密集出台。

7月19日,北京互金協會要求加快合規企業核驗工作,將加快推進「白名單」機制建設,推進分級分類工作,動態監測網貸機構的合規性,有效預防及化解風險。

8月8日,打擊老賴,平台上報借款人逃廢債信息,整治辦將協調徵信管理部門將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資料庫,對相關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

8月8日,互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報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網貸平台上報借款人逃廢債信息,整治辦將協調徵信管理部門將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資料庫,對相關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

8月9日,北京互金協會發布北京市網貸行業共建社會信用體系聯合聲明,保證決不失聯跑路,並承諾對投資人負責,與投資人共同對逃廢債行為人追究到底。

8月12日,針對當前網貸風險形勢及前期應對工作,互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擬訂了下一步風險應對舉措,提出了10大措施。

8月16日,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幫助監管處置P2P遺留問題。......

目前,相關法規、政策、清退合併等配套措施已經基本落地。由此來看,網貸平台的合規備案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很可能就在最近開始。

04

魚龍混雜局面即將結束投資者選擇起來更簡單

6月開始的一系列暴雷,不僅僅是一大批問題平台死掉,而且意味著互金行業魚龍混雜的局面,以行業激烈出清的方式宣告結束。

從2007年拍拍貸成立,到2015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P2P市場,國內P2P網貸在金融監管近乎空白的狀態下「裸奔」8年,野蠻生長過程中出現了多種P2P騙局,而P2P平台的中國式變異終告結束,以往的騙局可以休矣。 P2P在國內,是一個典型的舶來品。

在美國,P2P定位是金融信息中介,撮合出借人和借款人產生債權債務關係,P2P受到嚴格的准入和過程監管。 「中國式P2P從一開始就變異了,和國外很不一樣。」

如是金融研究院朱振鑫表示,與美國相比,中國式P2P是監管真空的產物,在很長時間監管機構缺位;有的平台充當了網路銀行的角色,沒有做到點對點,而是出借人借款給平台,平台再借給借款人,屬於間接融資;線上和線下結合模式,線上籌集資金,線下開發客戶、審核和風控等;中國式P2P通常被打上剛性兌付的烙印,通過增信和擔保提供本息保障。

遺憾的是,這個變異的過程實在有點長。在這個變異過程期間,就有一些平台鑽監管的漏洞,讓投資者掉入平台包裝精美的陷阱。

比如對平台資質、背景、業績進行全方位包裝,使平台看起來正規;虛構投資標的,用華麗的高息、高額、短期等數據誘惑投資者,但借款資料十分簡陋,信息模糊甚至缺失;託管信息缺失,未進行第三方資金託管或託管不合規範,P2P平台賬戶和資金賬戶混為一體,無法實現風險隔離。

至於部分平台信息披露中,經常出現的零逾期數據,更是淪為笑話。 統計數據顯示,在現有的銀行系、國資系、上市系、風投系、民營系等五大類平台中,每類平台都有暴雷的,尤其是民營系平台更成為重災區,截止到8月17日,暴雷比例竟然高達75%。 這次網貸行業大檢查,將讓那些剩餘的偽平台露出狐狸尾巴。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除了關注底層資產、信息披露,還要關注平台背景,投資那些一向守規矩的平台,別總被高利息蒙蔽眼睛。

當然,行業出清之後,真正合規的平台將發展得更好,投資人投資時選擇起來也將更簡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北京將重啟P2P網貸現場驗收
網貸生死繫於優質資產,衣食住行「住」為大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