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飛天」十年獻禮 駐雲Gartner聯合發布白皮書

「飛天」十年獻禮 駐雲Gartner聯合發布白皮書

近日,一卷《飛天路》長圖躥紅微信朋友圈,細數阿里巴巴十年自主「飛天」歷程,克服許多常人難以想見的困苦,才從無人認可到世界矚目,其中艱辛引人感慨。

十年前,當國內大部分人還不知云為何物時,阿里巴巴決定進軍一片空白的雲計算領域,翌年成立阿里雲,立志集合整個集團的技術力量,去做一套屬於中國雲計算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是年初,在北京上地一間簡陋的辦公室內,阿里雲團隊敲下了飛天系統第一行代碼。

阿里雲成立

雲計算已經足夠難,自主研發更是讓這條路比預想的要更曲折。在阿里雲的產品和技術真正成熟以前,只有阿里金融一個帶有實驗性質的客戶,業界俗稱「吃自己的狗糧」。合作初期,問題層出不窮,業務崩潰,項目停滯,產品研發只用3個月,但因為雲平台不到位,推遲上線5個月。等到雲產品終於上線,跑出來的數據卻又頻繁出錯。這讓技術團隊痛苦不堪。

在巨大的挑戰面前,工程師換了一波又一波,到最困難的階段,有80%的工程師選擇了離開。而留下的人,一邊忍受著集團內外的質疑,一邊忙著應付隨時可能爆發的故障,半夜起床處理成為家常便飯,有人甚至還將報警鈴聲設置成小孩笑聲。

王堅回顧阿里雲十年:工程師拿命換來的成就

也大概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引起了阿里雲總裁王堅的注意,所有的用戶裡面就屬他們投訴最少,王堅決定會一會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後來傳說中的「湖畔第一大腦」蔣爍淼。深入交談後,王堅說了一段話,改變了這個二十來歲青年的人生:「阿里巴巴要造一架雲計算的大飛機,你願不願意一起來當試飛員?」問完,他又補充道,「不過,大飛機最後肯定會成功,但試飛員可能會摔死。」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2013年7月,一個僅僅8人的團隊在上海的2張辦公桌上,成立了一家專註做雲計算的IT技術服務公司——駐雲科技,這個阿里雲的使命級合作夥伴,前期主要幫助企業實現和阿里雲的順利對接,從實施、部署到優化提供全面服務。同時試飛的,還有一批企業,但大部分折戟沉沙,在黎明到來前退出了雲計算的舞台。

初生的駐雲參加2013阿里雲開發者大會

後面的故事也漸漸為人所熟知了。王堅團隊頂住壓力,讓阿里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雲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胡曉明從阿里雲的第一個客戶變身阿里雲的現任總裁,帶領阿里雲成為與亞馬遜AWS、微軟Azure並列的全球3A。厚積薄發的「飛天」,讓全球48個可用區的百萬級伺服器可以連成一台超級計算機,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為整個社會提供計算能力:雙十一購物節的狂歡,實現每秒幾十萬筆交易;結束不久的世界盃,64場比賽承載70%的直播流量;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人工智慧ET大腦深入實體經濟,為「產業AI」提供無限可能……

而作為阿里雲「試飛員」的駐雲科技,也振翅高飛蛻變成「飛行教練」,五年時間先後獲得紅杉、戈壁、復興以及阿里巴巴的資本青睞,企業規模從原來的8人擴展到了現在的300多人,顛覆傳統「駐場」的IT服務模式,為4000多家企業提供CloudCare專業會員服務,在中國雲計算技術服務市場上做到第一,成為阿里雲生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將尾隨者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駐雲參加2017杭州雲棲大會,小攤位已變成大展台

隨著雲技術的不斷發展、雲應用的逐步深入,雲計算開始在企業中遍地開花,也開始從技術層面滲透到核心業務。駐雲在企業和阿里雲之間所扮演的角色,如今有了一個專業名稱,叫雲管理服務商(Cloud Managed Service Provider),即提供雲相關的諮詢、規劃、實施、運維和管理服務。

雲MSP作為一個細分領域被正式關注,始於去年Gartner發布首個公有雲託管服務提供商魔力象限。根據Gartner的定義,雲MSP需具備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要有雲管理平台,便於用戶進行資源管理;二是能夠提供託管服務,要求有相應的技術專家支持;三是能夠提供專業服務,即向公有雲遷移的諮詢和實施。

日前,駐雲科技聯合Gartner發布了《雲管理服務的最佳範式》白皮書,將多年技術積累和服務經驗高度總結分享於眾,全面呈現駐雲作為阿里雲生態第一,在阿里雲技術的使用和應用方面所具備的豐富體系,以及在阿里雲管理服務領域所聯接的廣泛生態。

功能強大的雲管理平台,支持混合IT環境下的運營管控,並支持基於容器化的DevOps體系構建;面向數據、基礎設施、應用以及業務層面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形成從業務設計到IT交付運營的端到端服務管理;聯接ISV、SI、SaaS等服務提供商,共建雲端應用服務生態……

應「雲」而生的駐雲,生於阿里雲,服務阿里雲,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有效地將阿里雲的強大能力轉化為自身的深厚功力,讓一個個「飛天」神話照進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注身邊事 的精彩文章:

TAG:關注身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