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瀟:戀人的語言是晦澀的電報

楊瀟:戀人的語言是晦澀的電報

楊瀟,編劇、導演,廣西桂林人,2017年畢業於上海大學電影MFA。其作品《動物園》、《霹靂香蕉》、《榴槤榴槤》入圍多個國際影展並獲獎。擔任《路邊野餐》、《南方車站的聚會》執行導演、分鏡師。

獲獎記錄

《動物園》(2013年)

FIRST青年電影展劇情競賽

圖爾亞洲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Shadows獨立電影節——閉幕影片

北京獨立影像展劇情競賽

東盟國際雙年展影像單元

《霹靂香蕉》(2015年)

世界短片電影周——Emerging Talent獎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showcase展映

《榴槤榴槤》(2017年)

釜山國際電影節短片競賽

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最佳劇情片(學生單元)

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最佳攝影

中國獨立影像展短片競賽

FIRST青年影像展短片競賽——場外獎

榴槤榴槤

圖片丨《榴槤榴槤》

在FIRST影展在競賽獎項公布之前,7月25日搶先公布了尊美醇短片場外獎,由楊瀟導演《榴槤榴槤》獲得。

《榴槤榴槤》具有超前的電影觀念,是少數用影像來推動情節的電影。影片在這之前還在釜山電影節、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中國獨立影像展的競賽單元進行放映。

因此,林贊專訪了導演楊瀟,以下為專訪文字整理:

Q&A

Q

1、《榴槤榴槤》獲得了FIRST電影展場外獎,這是一個什麼獎項?

楊瀟:這是活動贊助商Jameson威士忌頒發的一個獎。

Q

2、您拍攝的初衷是什麼?

楊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對「真實/虛假」、「正本/副本」這類話題抱有興趣。

真實往往包含著謊言,自我包含了非我。這是人的邏輯,恰好也是電影藝術的邏輯……這只是初衷的一部分,而且是事後總結。

初衷永遠是一團混沌撞向另一團混沌,無法追問的難題。

Q

3、您的導演闡述是這麼說:「夢中人從來不是』那個人』。我們更願意與陌生人分享慾望,到對岸偷渡人生。」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句話?您想向觀眾們傳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楊瀟:脆弱的傻瓜都需要逃逸到一個幻想的場景里尋求慰藉。

Q

4、為什麼會想到用《榴槤榴槤》這個名字,有什麼延伸的主題意義?

楊瀟:想要一種重複感。

榴槤是一種不宜共享又不宜獨享的水果,它屬於家人或戀人,屬於親密空間。我希望它可以把觀眾帶回過往的某個親密場景中。

從視覺的層面上說,榴槤的形象很吸引我,重複縝密的放射體,有種數學美。

Q

5、《榴槤榴槤》這部短片成片出來後有什麼遺憾的地方?有沒有想過,如果多給您一倍的經費和時間,成片會變成什麼樣?

楊瀟:沒太想過這個「如果」。

Q

6、影片多描寫人物的外在反應而沒有直接讓角色說出內心想法,會不會讓觀眾對片中人物有距離感而無法被打動,這樣的處理的用意是什麼?

楊瀟:表達源於難言,戀人的語言是最晦澀的軍情電報,心裡怎麼想,偏不這麼說。

Q

7、短片信息量一般都很多,您是如何平衡好《榴槤榴槤》節奏的?如何在那麼短的時間,把所有導演想表達的都放在短片中?

楊瀟:要尋找到某種內在的音樂。

Q

8、在拍攝過程中,您是如何與演員進行溝通,以達到您想要的那種效果?

楊瀟:事後我發現,其實大部分的溝通工作在選角的那一刻就完成了——演員與劇中人的張力關係。

比如前妻的扮演者寧怡,她曾是一名演員,出演過我導師的短片,那是在很多年前的上海。一個莫名的念頭,她轉身去北京做起了電視購物,一直到現在。偶爾才會想想青春。我猜想,斷舍離的背後一定藏著慈悲。

我們在微信上交流,我告訴她,對上海的這一抹情事可以試著放到片中前夫張新的身上,她說她懂了。我以為這太抽象難以轉譯。事實上,她剛下虹橋機場,就知道怎麼演了。

演員寧怡

? end ?

文字 | 林贊

編輯 | 小太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贊說 的精彩文章:

徐敏:我重點關注的兩件事是故事本身與講故事的技巧
張林子:華語電影第一次出現未來的中文世界

TAG:林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