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月子里有10大疼痛?40個策略「調虎離山」,最難熬的日子,輕鬆過

月子里有10大疼痛?40個策略「調虎離山」,最難熬的日子,輕鬆過

原標題:月子里有10大疼痛?40個策略「調虎離山」,最難熬的日子,輕鬆過


寶媽經歷了孕期疼痛、產前陣痛、分娩劇痛,終於讓寶寶安全出世,與家人團聚。寶媽想著該鬆一口氣了,可是又要經歷產後身痛病。為了升級為媽媽,對於很多女性來說要經歷人生一大考驗,做媽媽就要和疼痛掛勾嗎?不是的。寶媽放下思想困擾,輕鬆面對,坐一個無痛月子也並非做不到。



月子里有10大疼痛?40個策略「調虎離山」,最難熬的日子,輕鬆過


筆者對分娩以後可能遇到的10個產後疼痛,做一些應對方法的介紹,讓疼痛在月子里儘可能化解掉,讓整個月子里在無痛中度過。

月子疼痛一:腹痛


產婦在生產以後2-4天內,子宮會出現反射性收縮,導致下腹陣痛,尤其是寶媽在母乳餵養時,更加明顯。子宮引起收縮的作用,可預防子宮過多出血,加快排出惡露,通常情況下,疼痛會在分娩3-4天後自動退去。


如何應對:


1、若有輕微痛感,無需處理。


2、若有明顯的痛感,新媽媽可對小腹做輕微按摩,也可使用熱水袋進行熱敷。


3、出現較重的疼痛,影響到休息和睡覺,需在醫師的引導下服用適量的鎮靜葯或止痛藥。


4、可在中醫專家的指導下,口服生化湯或益母草,可幫助減輕疼痛。


月子疼痛二:會陰痛


產婦生產以後從陰道至直腸這段部位可能會存在痛感,一般有兩個因素:一個是胎兒分娩經過這些部位,因肌肉出現輕微腫脹;另一個原因是分娩時做了側切縫合,若用上產鉗和真空吸引術,


如何應對:

1、分娩以後馬上進行冷敷,對會陰處的康復非常有幫助。


2、寶媽可採用坐浴。


3、疼痛嚴重的寶媽,可在醫師指導下考慮使用止痛藥。



月子疼痛三:陰道痛


出現陰道痛的寶媽,多見於胎兒在宮腔內發育過大,巨大兒從狹窄的陰道分娩經過時,讓陰道組織過大的伸展和擴張,形成損傷和淤血,給產婦留下分娩後的陰道疼痛,當說話聲音過大或發出笑聲時,其疼痛感都會比較明顯,伴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步消退。


如何應對陰道痛:


1、採取溫水坐浴。


2、把碎冰放進紗布內包裹,冷敷疼痛部位。


3、出現劇烈的疼痛時,可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止痛藥。

4、避免對疼痛部位形成擠壓的姿態,睡覺可用側卧位。


5、不要久站久坐,採取坐姿時,在臀部墊上軟枕頭,或坐位下面的凹陷區域。


6、做憋尿運動可以促進外生殖器組織恢復,以收緊肛門附近的肌肉及陰部,維持8-10秒鐘,接著逐步放鬆肌肉,持續幾秒鐘,每日做20次。


疼痛四:恥骨痛


很多產婦生產以後,採取下蹲、提拿重物或排便的時候,恥骨部位有疼痛感,重者影響行走,使不上勁,這是因為胎兒分娩出生時,讓恥骨和四周韌帶拉傷導致的,在幾周內就會恢復到分娩前的情況。


如何應對恥骨痛?


1、減少孕期活動,加強休息,預防在孕期引起恥骨分離。


2、生產以前若是胎兒發育過大的巨大兒(出生後新生兒1小時內體重≧4kg稱之為巨大兒),可考慮剖宮產。


3、採取彈性腹帶對骨盆進行固定,促進骨盆恢復。


4、避免上下樓梯或走斜坡路。

5、行走時要注意放慢腳步,不可有較大步幅,以免加重損傷恥骨。


疼痛五:尾骨痛


產婦在如廁過於用力、坐位或仰卧的時候,脊柱的最下端感覺到疼痛感,尤其是當產婦坐在較硬的物體上時會加重疼痛感。骨盆偏狹窄的產婦比較多見,或是寶寶頭部發育過大,寶寶出生時經產道,將尾骨和周邊肌肉擠傷。通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後,1-2個月之內會慢慢有所好轉。


如何防止屬骨痛?


1、胎寶寶出生時發育過大,或骨盆狹窄的產婦,分娩的時候及時藉助手術助產或剖宮產手術。


2、熱敷疼痛部位。


3、產婦休息時不要取仰卧位,坐姿時不要和硬物接觸,可在臀部墊上柔軟的橡皮圈或墊子。



疼痛六:肌肉痛


產婦在整個分娩過程用力過猛過長,造成韌帶疲勞或肌肉組織過勞。因失血原因引發氣血雙虧、全身毛孔擴張,易致風寒入侵,導致肌肉酸痛,特別是兩腿之間的肌肉疼痛較為明顯。通常數天可以康復。

如何防止肌肉痛?


1、注意對機體保暖,特別是冬天。


2、坐月子期間儘可能不要觸碰涼水,讓肌肉免受寒邪入侵。


3、可在疼痛部位擦上紅花油。


4、對患處進行按摩。


5、產婦可採取熱水浴來洗澡。


疼痛七:乳房脹痛


生完寶寶後2-3天內,產婦乳房開始充血、腫脹,大量分泌乳汁。若乳腺管沒有完全打通,乳汁就無法順利排出,或給寶寶供給供過於求,就會瀦留於乳房之中,引起乳房刺痛和發脹。


如何應對乳房脹痛:


1、給寶寶早餵奶,儘可能讓新生兒吸空乳汁。

2、熱敷或向乳頭位置按摩乳房,幫助打通乳腺。


3、當產婦乳汁分泌過多時,可使用吸奶器進行吸出,也可使用手擠。其方法為,把雙手洗凈,手握整個乳房,均勻用力,至乳房外圍向乳頭方面進行按摩擠壓,排空乳汁就輕鬆多了。


疼痛八:足跟痛


產婦分娩以後出現足跟疼痛,中醫上認為是分娩後出現腎虛的現象,再則常赤腳讓足跟露在外面,或經常穿硬底、過高彎曲度的高跟鞋,讓產後本來就已經身體虛弱的足跟部位肌肉得不到及時休息緩解,氣血失去溫養,導致不能暢通,就極易引發足跟疼痛。


如何應對足跟疼痛?


1、產婦在分娩以後3個月內不要穿硬底或高跟的鞋子。


2、若產婦穿的是拖鞋或涼鞋,最好也把褲子給穿上。


3、尋求中醫專家指導,以補腎為主進行葯、食療,對機體進行積極調養。


疼痛九:手腕痛


女性在孕產期機體內變化的荷爾蒙,讓手腕部韌帶出現水腫癥狀,同時,手腕肌腱也越發脆弱。有時候採取不當抱寶寶的姿勢,抱得太久,引起手腕肌腱疲勞損傷,在醫學上稱之為「腕管綜合症」或「媽媽腕」。

如何應對產婦手腕痛?


1、注重對產婦的保暖措施,儘可能不要接觸涼水。


2、採取正確抱孩子的手法和姿態,不要一隻手來抱,也不要抱得過久,更不要讓手腕部位太過用力,讓孩子靠近自己的身體,以便使用最好的力學來支撐。


3、產婦要注意加強鍛煉,可多做手腕和拇指伸展、彎曲、內收、外展等動作。


4、有需要時可採取超短波或紅外線進行理療。


疼痛十:膀胱痛


在分娩過程較長、不通暢排尿、膀胱尿瀦留的產婦中較為多見。還有一些剖宮產的產婦,在手術的放置了導尿管,引發細菌感染,導致膀胱發炎,也可導致疼痛。


如何防止膀胱痛?


1、減少飲水量。


2、進行排尿鍛煉或導尿,膀胱尿液及時排出。

3、如果是膀胱炎的產婦,要在醫生指導的情況下有針對性的選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4、多喝水加快細菌排出體外。

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給大家。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本平台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並不作為疾病診療依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問題,或喜歡我們的育兒知識,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你的關注,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圖片來源網路,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辣媽的育兒_wtg1 的精彩文章:

懷孕初期需要注意什麼?孕早期8大注意事項,准媽媽get起來

TAG:時尚辣媽的育兒_wt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