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入埃及記
從重慶回遵義的公路上,百無聊賴之際一個人在汽車后座往回看,沿邊的風景不斷後退的畫面讓我想起了在撒哈拉沙漠沖沙的那天,亦是這樣的午後,劇烈抖動的陽光里膨脹的是紅海咸濕的味道。年初的時候和發小和家人去埃及旅遊,當時一路走一路寫著遊記,但一直沒有修改,這樣一拖竟然又是半年過去了。時間呼啦啦地飛,誠然有種悵然若失的失落。失眠夜,凌晨兩點從床上爬起來,找出了備忘錄里記錄的片段進行摘取,「還是做一份總結吧,」我是這樣想的。

Remember Me(From "Coco")
Remember Me (From "Coco")
Inigo Pascual
00:00/02:46
撒哈拉沙漠
(從光碟里倒來倒去 畫質有點太渣了...)
因為三毛的小說,我對撒哈拉一直抱有美好的幻想,儘管沒有去成摩洛哥,但在埃及也算是滿足了一個心愿了。從赫爾格達的酒店出發,在經歷了好幾個跌宕起伏的沙坑之後,到達了較平穩的一處。下車後徒步登上一座較高的沙丘,細軟的沙從腳掌下飛速流過,迅捷的纏綿。往下眺望時可以漫天黃土間稀疏的矮小植被,以及一群正在往沙漠更深處駛去的車隊。再度出發,前去拜訪了沙漠里的貝都因民族,在部落里吃過晚飯後已是傍晚,我爬到卡車車頂,看到太陽在沙丘的一端一點點下沉,溢出橘紅色的光,燦若霓裳。一條長長駱駝的隊伍不知朝什麼方向前行,夕陽下只有他們黑魆魆的剪影。返程的路途暮色四合,唯獨漫天零碎的星,在無窮盡得黑暗裡用力得發著光。
"沙是這世間最無依無靠的存在,但沙漠收納他們,把它們一併攬入懷抱。"打字打到這裡的時候,我好像又聽到了悠悠的駝鈴聲,還有養駝人吟唱的阿拉伯民歌。
赫爾格達
赫爾格達是紅海沿岸的一座城市。>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摩西率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時,面對前方有紅海阻撓,後方有法老追兵的困境下,他用權杖將紅海一分為二,露出一條路,讓大家安全地逃離。對於不是教徒的我們,這樣的故事只是聽過且過。但這片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連接的狹長海域,對於高中時候經常在地理科目簡答題里分析其氣候啊區位條件啊的文科生來說,也算是有種舊相識的味道,畢竟這些以前只出現在課本和地圖上的名字,真實地在自己眼前延展開來的時候,無論如何還是會覺得挺奇妙的。下榻Stella hotel,酒店裝潢算得上華麗,餐廳自助餐種類豐富,並坐擁一片私人海域。可能是因為亞洲人不多,埃及當地人對我們特別友好,一路收到了很多溫柔地幫助和毫不吝嗇的誇讚,有時候真的有點不好意思,我和秋韻說著拙劣的韓語日語裝作不是中國人的樣子以此減少有些突如其來的熱情,哈哈。
>
第二天出海,我們躺在甲板上的墊子上,把腿掛在護欄上舒展,貪婪著這份慵懶。海上漁船在陽光下帶有毛茸茸的光暈,無依無靠地飄蕩著,靜謐地如同默片。昏昏欲睡的午後,我耷拉著眼看見有幾隻海豚越起,在海天銜接一線的地方。打了個哈欠,看到船上插著的埃及國旗迎風飄揚,迷迷糊糊地睡過去了。
盧克索
從赫爾格達出發前往盧克索的路上,經過一個以種植甘蔗為生的小城鎮。導遊說,這是一座沒有工業,只有農業的城市。因為氣候炎熱,所以人們通常早上五點就開始工作,下午早早結束回家。在客車上看著沿途破敗的街景,沿河凌亂分布的平房,漫街的黃沙和垃圾交錯,我甚至覺得這座城市還不如很多貴州的農村顯得發達。穿長袍的老者隨性坐在街頭交談,黝黑的皮膚在陽光下顯得鋥亮,不時停頓下來,嘬一口水煙,吐出的霧氣在空氣里久久不能消散。
位於盧克索北部的卡爾納克神廟是埃及古迹中規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擁有134根巨型石柱與20餘座廟宇,通過斯芬克斯大道與盧克索神廟相接。埃及是萬神之國,他們的神話也和他們的宗教交錯,據說盧克索神廟就是太陽神阿蒙神與妻子每年團聚一次的地方。神廟是很有意思,但我因為沒有做足功課,對於這些背後的故事也還是一知半解,時至今日已經沒什麼太大的印象了。
他看了一眼又一眼
沉默不語
Luxor
倒是之後坐馬車環了小半個盧克索城來得更有趣。下車後拍了張穿車夫起身趕馬的照片,背景就是盧克索神廟,天很藍。
開羅博物館
顛簸七八個小時,從赫爾格達前往開羅。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埃及最大的城市,開羅卻早已失掉古時候繁盛的模樣,正坐城市浸在破敗的土黃色調里,更是充斥著頹唐的味道。幸而有開羅博物館,保存著一個前世的埃及。博物館除了一塊羅賽塔石碑是拓本,其餘全為真品,且藏量驚人,是世界上很多博物館無法比擬的。向來沒有藝術方面造詣的我,在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藝術品時,也只能驚嘆於古埃及人的超高技藝。不過比較令我在意的一點是,很多千年的文物被沒有任何保護的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能夠被遊客很輕易的觸摸到,不過現在新的博物館馬上要投入使用,但願當地政府能在文物保護方面上點心吧。
>
購買了木乃伊陳列館的門票,進館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緊張,畢竟木乃伊也算是童年陰影的一部分了。但隔著玻璃櫃,看到他們就這麼真實地展現在面前的時候,內心卻是無比平靜。法老們面容安寧,嘴巴微張,頭髮牙齒依舊完整,繃帶纏滿了他們身體的每一寸裸露,時間好像真的就在他們身上靜止住了。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以此希冀法老復活,充滿崇敬與虔誠,千年以後,仍令聞者動容。
阿里清真寺
開羅舊城制高點有一座土耳其建築風格的阿默清真寺,乳白色賦予其一種不同於其他寺廟素雅。去到那裡的時候正好碰上伊斯蘭教徒一日之中禮拜的一次,古蘭誦經迴響在大堂,聲色低沉,好像從遠古時代傳來。看見陽光穿過琉璃穿入室內,乾淨利落,澄澈透亮。在清真寺俯瞰整座城市,有種時間交錯重疊的錯覺。
哈里里市場
雖說是當地最大的手工藝品市場,也著實讓人有些失望,陳列的工藝品據說大多是義烏製造,失掉本土內核的物品充其量也只是商品罷了,不再有它本身該有的意義。
倒是被一位拾荒老者吸引,在幾個當地邀請我們合照時,老人在我面前比了一個耶的手勢,並沖我咧開一個燦爛的笑顏。可惜當時沒有來得及按下相機快門,成為我旅途最大的遺憾之一。坐在市場門口的咖啡店和領隊導遊聊天消磨時間,聽到開羅水煙的價格時候順便吐槽一下上海的物價,礙於媽媽們在身邊也不敢嘗試嘬一口。(此處呲牙笑表情)。
金字塔
金字塔銘文記載著這樣的句子: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安拉的眼睛一樣。不管之間聽過故事,看過多少圖片,站在金字塔面前時,內心依舊被深深觸動著。陽光給石塊鍍上金邊,又鋪天蓋地地傾倒在這塊神奇的土地。撫摸巨石粗糙的紋理,裡面沾滿的是千年歷史的塵埃,石塊上每一條脈絡,都曾浸滿奴隸的汗水,腳下的每一片土地,都有曾經的屍體。金字塔是不朽,是宇宙洪荒里漫長的美,是穹頂之下埃及人刻下的永恆榮光,卻也是千年前一位黑皮膚少年眉宇間的倏然,他的悲喜,都藏在了宇宙背後。
每個法老在世時便會開始修築金字塔,作為自己輪迴往生時肉體的棲息所,並憑藉詛咒保護這個墓穴。可能是因為宗教的關係,在我看來,埃及人始終秉持著一種向死而生的生命觀,即是在活著的時候,便開始為轉生做準備。或許是這塊土地被注入的信念太過強大了吧,也讓我敦促內心,萬萬不可打擾到這裡的安寧。古埃及言語說,人們敬畏時間,時間敬畏金字塔。倉促看過獅身人面像,離開時候夕陽正緩緩沉入金字塔叢中,氣氛凝重。沉睡的法老在夢中囈語:異鄉人,時間已到,你該離開了。
遇上了一群很有趣的人:深諳中國套路當地導遊,一副老油條腔調卻招人喜歡;一開始覺得不靠譜有點凶的領隊,熟絡之後發現其實是個很可愛的哥哥,每天和我們挖八卦挖得也是樂在其中;教藝術的教授夫婦與他們學藝術女兒,一家三口身上都有一種特別的氣質;來自廣州的一大家子,其中的爺爺還邀請我們返程回廣州時候,請我們吃最正宗的粵菜;聽他講觀看天葬經歷的大伯,回來之後才知道他是一名老戲骨級別的著名演員;看著很年輕卻已都是為人父的兄弟組合,無時無刻都把宇宙能量,星座神學這樣的詞掛在嘴邊,還用塔羅牌替我們算命,也算是睏乏的客車行程里的樂子之一。
Cairo
摘下懷念
記住美妙
和發小認識的第21個年頭,雖然小時候家裡就會經常一起帶著出去玩,但這一次卻是我們三個人一起走得最遠的一趟。旅行中,有人問我我們的關係,我還沒來得及張口,轉轉說,:「我們不是你朋友哈。我們是你家人。」很幸福,好朋友大概就是這樣,讓人心安的存在吧。
一不小心又通了個宵,只能天亮說晚安了。


TAG:strawberries小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