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發現就是晚期,這種病最愛中國人!又該如何艾灸預防?

一發現就是晚期,這種病最愛中國人!又該如何艾灸預防?

入夏以來,50歲的老王就覺得沒胃口,肚子還隱隱作痛。

一開始他覺得是「濕熱」,喝點涼茶還自覺有效,但沒過兩天又不舒服了。

在家人的催促下,老張只好去看醫生。

結果是肝癌,晚期。

肝是啞巴,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有句話說的好:「胃是喇叭,肝是啞巴」,如果胃出問題了,你會感覺到胃痛,但是從沒聽人說有肝疼的,而一旦查出肝病,基本都是到後期了......

因為肝是人體唯一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所以我們稱它啞巴,無論它堵成怎麼樣,它從不發出疼痛的信號,這也是人們經常忽略它健康狀況的根本原因。而且肝還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基地!也是最易污染的臟腑!

很多人還反應不過來是肝出了問題,如腹脹、乏力、乏困、沒胃口、消化差——往往一查,已經是肝癌晚期。

肝癌愛賴上中國人

最近,不少人一定看到一則新聞:

公司高管兢兢業業工作24年,查出肝癌後,2.5萬月薪變1千2!

而患癌2年時間裡,工作24年的所有積蓄,一下子全部花光。

這件事讓不少人唏噓不已。

而在你感嘆「人情淡漠」、「世間生死」的時候,不得不告訴你一個真相!世界每年新增肝癌患者70萬,中國佔一半!全世界每年大概有70萬例左右的新發肝癌病人,其中35萬例以上就在中國。

中國人肝癌多,也許離不開4點:

01

肝癌95%以上伴隨乙肝

中國乙肝患者近九千萬人,臨床上約95%的肝癌患者是由於乙肝導致的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

2

中國人脂肪肝太多了

脂肪肝患者最終導致肝癌的比例可能沒有乙肝這些比例高,但基數非常大。

中國人太愛吃,三高人群越來越多,這是一大特點。

03

酗酒成為幫凶

我國酒文化源遠流長,工作應酬、朋友聚會、逢年過節,一定少不了喝酒助興,否則總覺得不過癮。

然而,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進入肝細胞後氧化為乙醛,後者具有肝毒性和致癌性,體內過量積聚會對肝臟造成嚴重危害。

04

飲食飲水不潔

肝癌與黃曲霉毒素的攝入有關,黃曲霉毒素是最強的化學致癌物,最易藏在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中,比如花生、玉米、大米等,南方天氣潮濕,往往易使得食物發霉,滋生黃曲霉毒素。

此外,不合理用藥、壓力、熬夜等都成為傷肝的因素!

女人以肝為先天,尤要疏肝

清代名醫傅青主提出:女子以肝為先天

婦人有經孕產乳等特殊的生理特點,而這些都與肝的功能密切相關。

肝經從足至頭,所過之處,包括生殖系統、乳房等功能都與肝息息相關。

肝有兩個基本功能:一主藏血;二主疏泄。一藏一泄,協調配合,即可提供充足的血液滋養,又可使之正常疏散排泄,經孕產乳得以順暢進行。

肝主疏泄還有調暢情志的作用,女性心思細密,情緒易波動,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正常,則情緒易於保持暢達平和,避免暴怒或過度抑鬱。

5大信號提示你:必須養肝!

01

雙目無神,眼乾眼澀

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為什麼小孩子眼睛那麼清澈明亮?因為小孩子「肝常有餘」,肝血充足,雙眼得到充分濡養。

02

指甲蒼白,薄脆易斷

肝其華在爪。肝血充足,指甲才能堅韌、光滑、紅潤有光澤。

03

關節不利,腰膝酸軟

《黃帝內經》曰:肝氣衰,筋不能動。筋是什麼?筋連接關節和肌肉,起著牛皮筋的作用。我們的關節之所以能屈伸旋轉,靠的就是筋。肝主筋,筋需要肝血濡養,

4

臉色發青,色斑叢生

青色與肝相對應,臉色發青多與肝有關。肝主藏血、主疏泄,肝好則氣血平和,面部血液運行充足,面色紅潤有光澤。

色斑稱為肝斑,肝氣鬱結,不能及時疏泄出來,就會導致氣血不能上行至頭目,面部氣血循環不暢,色斑就都出來了。

05

口乾口苦,食欲不振

肝膽互為表裡,正常情況下,肝氣上升,膽氣下降。若肝氣鬱結,不能正常生髮,膽氣也就無法正常下降,而一旦膽氣上逆,就會口苦。氣有餘便是火」,肝氣鬱結會導致肝火旺盛,就會耗傷津液,出現口乾癥狀。

肝不好?少吃藥,多艾灸!

01

1、藥物傷肝,引起央視關注

今年「3·18全國愛肝日」,央視新聞直播間進行了專題報道:我國慢性病患者(帶病生存需要長期服藥)人數已超過2.6億……在我國3000餘種臨床用藥中,有報道可引發藥物性肝損傷的藥物高達1100餘種,超過1/3!藥物性肝損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

如果你確定用藥物調理,在服藥前,首先必須確認你服用的藥物本身絕對安全,絕對不會引起肝損傷,否則「一邊補水一邊漏水」,完全是得不償失!

02

艾灸調肝,具有絕對優勢

一、具有絕對的安全性!

二,無需藉助胃腸道吸收。肝有一個很明顯的不同——肝不易受補,即便服用沒有毒副作用的葯膳膏方也未必管用。作為外治療法的艾灸自然成了當之無愧的首選!

三,艾灸一方面能養肝護肝,另一方面還能補陽昇陽,陽氣補足了,就會「陽密乃固」,對身體起到全面調理的作用。

日常養肝艾灸穴位:

1、肝俞穴:與太沖穴搭配,它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艾灸它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2、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配合肝俞具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

3、足三里:是補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靠它們運化,所以養肝必須把脾胃這個運化氣血的「機器」保養好。

4、太溪穴:是腎的原穴,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肝必須要滋陰。

5、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刺激太沖,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

6、行間穴: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肝火的穴位。

肝不好的灸友可常灸這幾個穴位,每個穴位灸20分鐘左右,可以很好的起到養肝護肝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常洗內臟,氣血兩旺!
五臟各自有「火」,祛火方法不同!整個夏天的降火方法都在這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