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太監鮮為人知的三個來源:第一性價比高,第三有人爭先恐後

古代太監鮮為人知的三個來源:第一性價比高,第三有人爭先恐後

導讀:

今天的故事,要從中國歷史上一群大家都知道,卻誰都沒有見過的特殊人群說起。這類人在長達四千年漫長的中國歷史上,不斷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和完善,逐漸變成了古代帝王確保宮禁制度有效運行的主要力量之一。說到這裡大家可能都猜到了,沒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科普的這群人就是太監……

相信有小夥伴說了,太監不就是閹人嗎?有啥可說的,這樣的文章鋪天蓋地。可是,任何為大家所熟知的東西,也一定會有鮮為人知的內幕——閹人也不例外。如果咬文嚼字的話,就拿「閹」字來說,原意就不是大家想像的那種意思。《說文》里對這個字的解釋,是掌管宮門關閉的意思,而更一層的的含義是監視,所有出入宮門的人,都是他們的監視對象。這樣也就確保了後宮的婦女們不能隨意出入宮門,外界的男性更不能隨意進入後宮,可以保證帝王妻妾的貞潔。

咬文嚼字不是今天的重頭戲,我們今天的重點,主要是講講太監的幾個來源,小編總結了幾條,也不知道說得對不對。有興趣的同學,接著往下看吧!

第一條渠道:戰俘。代表人物:鄭和

太監來源的第一條渠道,就是通過戰爭所俘虜的敵方俘虜。這種渠道成本低,見效快,還可以在肉體和精神上摧毀敵人,可以說是最受皇帝喜歡的一種渠道。這種通過戰爭所得到的太監,大致又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將戰俘強行閹割後送入宮中,比如大家都熟知的三寶大太監鄭和,就是這類太監的代表人物。第二類就是在戰爭中被俘虜的敵方太監,可以直接為我所用。比如秦始皇在統一戰爭中所俘虜的各諸侯國的太監,直接拿來充斥到後宮的太監隊伍中,零成本零污染,性價比最高。

第二條渠道:罪犯。代表人物:司馬遷(嚴格來說,太史公不是太監)

這第二條渠道,就是受過宮刑的男性罪犯,宮刑是什麼相信不用小編贅述了,小編想啰嗦一下的是這種刑法最初的實施範圍,宮刑最開始的時候,是用來懲治男女之間授受不清的刑法,所謂「男去其勢,女閉其幽」就是由此而來。到了秦漢,宮刑的實施範圍擴大,其定位也成為了僅次於死刑的一種刑法,其目的也不再是懲治姦夫淫婦,而是使受刑者通過此刑,達到斷子絕孫,生不如死的目的。司馬遷因為替兵敗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觸怒了漢武帝,因而遭此人間酷刑。不過到了隋唐以後,體刑的種類越發花樣繁多,杖刑,笞刑,車裂,凌遲等等不一而足。宮刑也就逐漸的推出了歷史舞台。以宮刑為渠道而生產太監的歷史也隨之宣告結束。

第三條渠道:自宮。代表人物:魏忠賢,李蓮英,東方不敗等

前面說了,太監的前兩種來源主要是 戰爭和罪犯。可是戰爭畢竟是不會經常發生的一種政治行為,因為犯罪而被處以宮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為了解決供不應求的生產矛盾,自宮者應運而生,並成為了隋唐以後太監來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讓人咂舌的是,儘管閹割是人類的奇恥大辱,可是受到各種利益的驅動,人們對此還是趨之若鶩。擠在這條渠道中的人,又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便是那些為了取悅帝王的權貴通過矇騙購買等手段,從民間搜刮貌美的民間幼童,然後強行閹割後進獻皇宮。第二類便是那些為生計所困的百姓。由家長請人閹割自己的孩子後送入宮中為奴。第三類就是遊手好閒的青年子弟,受到皇宮中奢靡生活的誘惑,不惜自宮自薦為奴,這類人到了宮中,往往盜取宮中寶物,達到養家糊口的目的。也有一些人,天生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最後在太監階層中嶄露頭角,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更有些厲害的,甚至還可以掌握朝政大權,就連王公貴族都要畏懼三分。這類人的代表人物有魏忠賢,劉瑾,李連英等。

總結一下,在中國古代家天下的君主專制時代,太監資源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的,從最開始的被動受刑到後來主動自宮,這種現象愈演愈烈,最終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道獨特而又扭曲的現象。但是歸根到底,仍然和封建皇朝漠視人性,肆意踐踏人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各位親愛的看官,看了今天的文章,你們還想穿越嗎?

每晚九點,以拙筆為笤,拂開蒙在歲月身上的歷史塵埃,把那些年裡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換上新裝,呈現在您的眼前!感謝訂閱關注,每晚九點,小郝和您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郝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魯迅兄弟反目始末:二弟屈服悍妻,驅逐老母,魯迅罵之小人!
劉邦每天受父親白眼,便用一樣「美食」報復,這個辦法絕了!

TAG:小郝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