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杜月笙去借錢,此人拿出一張支票,並說:杜先生,要多少自己填

杜月笙去借錢,此人拿出一張支票,並說:杜先生,要多少自己填

杜月笙是上世紀舊上海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當時的上海魚龍混雜各色人物齊聚一堂,而杜月笙原本也只是一個打工仔,在黃金榮手下當個馬仔,看看場子,鬧鬧事,如果杜月笙一直這樣混下去的話,說不定能混個賭場頭目噹噹,或者死在某場亂斗中,成為舊上海的養料。老話說,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沒有準備,你甚至都連見到機會的機會都沒有,而杜月笙是個有抱負的人,他的眼見遠不只是當個看場小弟這麼簡單。

黃金榮的老婆見杜月笙是個可造之才,便給了他一個機會,結果這一給,就一發不可收拾,從此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杜月笙越做越大,而地位也越來越高,最終成了舊上海最讓人懼怕的大佬。有人說杜月笙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全都是因為時勢造英雄,機遇到了,就算是豬也能登高望頂,其實不然,杜月笙最厲害的地方不是他的權勢,而是他的為人處事原則,杜老闆一直給身邊人灌輸一個道理,存錢遠不如存人情,錢有用盡時,而交情卻不會。

在杜月笙最風光的那幾年,他沒有仗勢欺人,反而當起了善財童子,只要是杜月笙感覺有希望、有衝勁的人,他都會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不僅如此,杜月笙對窮苦人家也極具耐心和善心,每當到了寒冬時節,杜月笙總會派遣小弟去給窮人送過冬的衣物,此外他還讓手下人準備了許多治療常見疾病的藥材,每家每戶都發一點,以備不時不需。杜月笙是個沒有忘本的人,就算他在作秀,那也真幹了實事。

抗日戰爭時期,杜月笙為抗日積極奔走,在上海為抗日隊伍募集了許多物資,他自己也花了不少錢,利用自己的渠道,為抗日隊伍購買了不少急需物資,上海三大亨,也只有杜月笙在家國危難之際站了出來,黃金榮一言不發,張嘯林竟還當起了漢奸。解放戰爭之前,杜月笙決定遠赴香港避難,離開了自己的老巢,杜月笙也就失去了斂財的門道,到了香港之後,杜月笙一家的開銷很大,經濟很快就跟不上了,並不是說杜月笙沒財富了,只是許多財產都沒法變現。

杜月笙晚年的時候,相比早年的生活,他的生活寒酸了許多,家境也落魄了許多,然而一大家子都等著吃飯,最後沒辦法,杜老闆只能厚著臉皮去借錢,雖然杜月笙曾接濟過很多人,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感恩,有些人願意慷慨解囊,有些人卻左顧而言其他,就是不開借錢的口,杜月笙晚年也著實受了不少氣,世道艱難,人心不古,有些交情比紙還薄,從這一方面看,杜月笙早先的大部分投資都打了水漂,但是投資這個行業,只要成功一個就不虧。

有個叫劉航琛的四川實業家,這個人和杜月笙並沒有打過多少交道,但是劉航琛對杜老闆的大名早有耳聞,而這一次杜月笙就是問他借的錢,當時杜月笙還不怎麼好意思開口借錢,二人聊了會天杜月笙才開口提借錢的事情,而劉航琛一聽杜月笙要借錢,立馬拿出一張支票來,並且告訴杜月笙「杜老闆,需要多少自己填,沒超過150萬就不用知會我,超過了跟我講一聲就行。」劉航琛的一番話讓杜月笙感動不已,危難之際才見真情。

杜月笙在散財的時候,便已經明白,當初撒出去的錢,大半都會打了水漂,他卻依舊樂此不疲的散財,這也是杜月笙的高明之處,無心插聊才能柳成蔭,而他遭遇也向世人說明白了一個道理,錢財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在最風光的時候,一定不能志得意滿,時刻都要有危機意識,這樣才能走的長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楊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林徽因夫婦都是清華教授,兒女卻沒考上清華,結果他們選擇這樣做
乾隆讓和珅去賑災,和珅卻向粥里摻沙子,一語道破緣由眾人欽佩

TAG:胡楊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