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房運動興起、房租暴漲3300元,到底是誰榨乾了年輕人最後一滴血?
編者按:近期對於房價調控的政策接連出台,但是在遏制高房價的同時,城市的房租卻在瘋狂上漲,一場在資本加持下的圈房運動正在興起,房租已經成為壓死年輕人最後一根稻草。
最近,北漂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
無需多說,先看看這份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發布的七月份北京市房價數據。看到租金欄下面的一片火紅了嗎?環比上漲最高達7.93%!(較上月)同比上漲最高達39.69%!(較去年同期)
這不是象徵租金上漲的紅色,而是北漂們吐出鮮血的顏色!
全市租金均價更是上漲每月92.33元每平米,環比上漲2.63%,同比上漲21.89%!相比於購房價格的原地踏步,租房市場的表現怎一個優秀了得。
幾乎所有的北漂都在說,房租是這個城市最大的門檻。
過去我們總覺得,這個門檻不會升得很快,理由是,房租是以收入為基準的,收入只要不提高,租金炒得高了就會租不出去,終究還是要落回原地。
但最近,論壇上的一張帖子,把這個問題又帶回到我們面前。
7500炒到10800!房東都傻了
發帖的這位是陳先生,在帖子中,他直言看不懂這些中介為什麼要虧本搶房子。
這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據網友透露,正常為7500元一個月的整租房,中介正在以9500元的價格大肆徵收。5000元一個月的房,中介開口就給8000塊一個月。只要你是整租房,最終成交價總會溢出23%左右。
作為中介,李先生剛剛以8000元每月的租金,成交了東四環老君堂附近一套總面積為180多平方米的四居室,他透露,這套房子正是同鏈家、潤邦一起和房東談的,談價過程如下:
房東報價 6500 元
鏈家報價 7500 元
李先生報價 8000 元(簽三年)
最終的成交價比房價的出價高出23%!
深入交談後,李先生還表示這套剛剛拿下的房源,他可以分得利潤的10%。刨去起初的裝修、家居等費用,頭一年的分紅將在1萬左右,後兩年收入無疑將更多。
從裝修到可入住,中介李先生表示,「十天之內便可完成!「,隨後,便可掛在平台上供租戶選擇。
「房子面積夠大,我打算給每個房間建獨立衛生間,裝完之後,按3300元租出去,肯定搶手!」 這樣算來,這套房月收入將達13200 元每月,比8000元的成交價憑空高出65%!達到房東預期的價格6500元的200%!
別忘了,在中介平台上發布的房源,每年還要給服務費,一般為一個月的房租。這樣又是一筆3000左右的利潤到手。
在北京,每一個整租房交給中介的過程,都是一場競拍大會。不同的中介輪流出價,鎚子則握在房東手上,誰能出到更高的價格,他手中的鎚子就為誰落下去。
資本入局,中介們正瓜分著北京城
回頭再看,那個問出「中介是不是傻」的房東,倒更像是一個小孩子。
中介當然不是傻子,他們有一套成熟而系統的工藝程序,它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強大力量。只要走完這套程序,總收入甚至會達到房東預期價格的200%!
那就是打隔斷。
房子再大,也怕隔斷。只要打了隔斷,地下室可以住人,陽台、廚房當然也可以!甚至有的客廳角落處不需要隔斷牆,拉上一道屏風,又成了一間合租房!若不是實在不方便,中介甚至有心把廁所都租出去,畢竟拆了馬桶又是一個小單間。
你可以想像這些租房子的北漂們,他們睡在陰暗的地下室里;睡在油汪汪的排煙罩下面;甚至睡在陽台的地板上。在這裡,人對於異性第二性徵的反應是遲鈍的,只要不是全裸,沒有人在意你從房間出來時穿著什麼。
這還不是中介的真正可怕之處。和美團、滴滴等燒錢大戶剛成立時一樣,現在的他們做事,是不顧及成本的。
蛋殼公寓自2015年成立後便接連融資,17年6月A+輪融資上億元,今年2月再次獲得B輪融資1億美元。自如成立於2011年,也在2018年初完成40億A輪融資。
有了錢幹什麼?燒錢!像滴滴、美團那些前輩一樣用槓桿的方式去燒錢。燒錢的目的是為了圈地,市場佔有率和房源數才是中介平台的目的所在。
這也是中介平台最可怕的地方,我可以不賺錢,我可以虧錢拿房源,只要我能達到圈地的目的。
在中介平台眼中,圈地的盈利效應是一條非常清晰的上揚曲線。未來總會有一天,各大平台把這偌大北京城的房子圈了個乾乾淨淨,你佔了天通苑,我得了西二旗。屆時,房東就很難再從中介手中拿到超額的價格了。
21世紀的圈地運動,北漂成了殭屍
不得不說,這樣的圈地動作非常危險。
從本質上來說,二房東本就是一個分開再銷售的模式,他們收房改造出租就必然推高租金。如果沒有資本的加入,每個二房東要考慮實際需求,他就會有所節制。
畢竟房租太高,就有可能閑置的時間更長,最終拉低整體的租金回報。而一些房東也會選擇自己打隔斷,跟二房東打一場價格差異的戰鬥,從而形成市場多樣性競爭,這種良性市場機制可以有效遏制房租過快上漲。
但現在,資本的入局打破了一切,中介平台為了圈地可以不盈利,也就意味著房東只有把房子交給二房東才能實現最大收益。
試問哪個房東不想賺更多呢?而一旦中介平台在整個租房市場形成了壟斷,就極有可能產生哄抬房租的事情。
這看似是一個很圓滿的事情,房東拿到了更高利潤,中介平台燒錢圈到了地,誰是吃虧的人?答案就是那些北漂們,這個城市最疲憊也最窮苦的人。
而房租的上漲,也與北京市最近的動作有關。
2017年以來,北京的租房供給,不增反減。特別是2017年年底,大興一場大火震動了四九城,北京開始整治群租房,在客觀上壓縮了供給量。
可以簡單地算一筆賬。北京規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的居住人數不超過2人」,也就說,一套100平米的小三房,最多只能住6個人,但搞成群租房,住25個人綽綽有餘。僅以20人計算,清理一套群租房,意味著14個人無房可住,相當於消減了2套房源。
看數據,2017年1—4月,北京就整治違法群租房3709戶,全年預計在7500套。也就是說,北京租房市場,變相減少了1萬餘套房源。
一系列動作的結果,就是租賃市場的供應急劇下降,需求陡然而升,最終苦的還是那些北漂們:工作半年,去了房租,再去掉水電衣食開銷,工資竟一分錢都剩不下!想要追個心上人,只能找老家的朋友借上一點錢。
這樣就能解釋,為什麼喜歡出門的你,總能在地鐵上碰到一個剛剛畢業的年輕小夥子,他經常是高高瘦瘦的,握著扶手時有明顯的肌肉,唯獨臉上是面無血色的,眼神也黯淡著沒什麼光。原來那不是生了什麼病,而是早早被房租吸幹了血。
本文轉自金融五道口
精彩活動推薦
《科創&金融》系列活動之股權激勵專題培訓
08
22
經篩選後確認入選的上海市科技企業免費,並提供午餐及培訓材料。
希望現場參與的朋友,請猛戳上方小程序報名


※2018上半各省GDP排名正式出爐,快看看你的家鄉排在第幾……
※深度分析:中國「獨角獸」到底有幾分功力?
TAG:陸想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