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賞七夕相關詩詞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賞七夕相關詩詞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詩經》時代,人們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在東漢時就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在中國古代詩詞中,不乏對七夕描寫的作品,帶著對愛情的祝福與憧憬,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美麗的詩詞吧。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兩漢]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題解】

在中國關於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的時代在東漢後期,略早於曹丕和曹植。將這首詩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對照,可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裡 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了。

【注釋】

迢(tiáo)迢:遙遠的樣子。

牽牛星:河鼓三星之一,隔銀河和織女星相對,俗稱「牛郎星」,是天鷹星座的主星,在銀河東。

皎皎:明亮的樣子。

河漢女:指織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隔河相對。河漢,即銀河。

纖纖:纖細柔長的樣子。

擢(zhuó):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

素:潔白。

札(zhá)札:象聲詞,機織聲。

弄:擺弄。

杼(zhù):織布機上的梭子。

章:指布帛上的經緯紋理,這裡指整幅的布帛。此句是用《詩經·小雅·大東》語意,說織女終日也織不成布。《詩經》原意是織女徒有虛名,不會織布。而這裡則是說織女因相思,而無心織布。

涕:眼淚。

零:落下。

清且淺:清又淺。

相去:相離,相隔。去,離。

復幾許:又能有多遠。

盈盈:水清澈、晶瑩的樣子。一說形容織女,《文選》六臣註:「盈盈,端麗貌。」

一水:指銀河。

間(jiàn):間隔。

脈(mò)脈:含情相視的樣子。一作「默默」,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

【品評】

現代徐中玉、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此詩表面上字字在敘寫織女的天上愁思,實際卻句句在抒發思婦的的地上離恨,閃現出浪漫的絢麗色彩。」「詩中在開頭四句和最後兩句都運用了疊字詞。這些疊字描寫物態,表達情思都十分貼切生動。而且首尾的疊字互相呼應,形成全詩和諧回蕩的節奏,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題解】

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七夕相會的故事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這首以這樣一個凄婉哀怨的悲劇故事為題材的小詩,抒發了鍾情男女的哀怨與離恨,詩人對這對有情人寄予深深的同情。

【注釋】

煙霄:雲霄。

歡情與離恨:神話故事,織女為天帝孫女,長年織造雲錦,來到人間,自嫁與河西牛郎後,織造乃斷。天帝大怒,責令她與牛郎分離,只准每年七夕(七月七日)相會一次。

此宵:七月七日。

【品評】

首句「煙霄微月澹長空」由寫景人手。一彎殘月掛在高高的夜空,顯得孤寂凄涼。這為牛郎織女七月初七的相會提供了背景,同時渲染一種氣氛,這種氣氛與人物的心境相合。從首句對環境的描寫,使讀者即便不知道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會感悟到《七夕》令人感傷的基調。

「銀漢秋期萬古同」中「秋期」二字暗扣題面,「萬古同」三字承上句意,表現了自然界銀河天象的永恆狀態。意思是說,「秋期」的銀河總是「微月澹長空」,從而進一步渲染了凄涼的意境。另一方面也說,分居銀河東、西兩邊的牛郎織女,一年之中只能懷著深長的情思隔銀河相互眺望,「惟每年七月初七夜渡河一會」。這是多麼可悲、可嘆的故事!於是,詩人以詠嘆的抒情筆調寫道:「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每年七夕,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終於相聚在一起,說不盡綿綿情話,道不完思念愛慕之意;他們會珍惜分分秒秒難得的時光,溫存相守,彼此慰藉,享受著無比的歡樂與幸福。遺憾的是良宵苦短,短暫的歡聚後,留給他們更多的則是無盡的相思和難耐的凄寂。相會的歡樂,離別的痛苦,這一切都發生在七月七El夜,由牛郎和織女來品味。

全詩緊緊圍繞「七夕」神話著筆,景合情切,不蔓不枝,最後以尾句中的「此宵」扣合題面「七夕」。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題解】

《秋夕》是唐代詩人杜牧(一作王建)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現了一位官女舉目無親、百無聊賴的苦悶心情。

【注釋】

秋夕:秋天的夜晚。

銀燭:銀色而精美的蠟燭。銀,一作「紅」。

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

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團扇。

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天,一作「瑤」。

坐看:坐著朝天看。坐:一作「卧」。

牽牛織女星:兩個星座的名字,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人物牽牛和織女。

【品評】

《冷齋夜話》:(詩)有意含蓄者,如《宮詞》曰:「銀燭秋光冷畫屏……」。

《艇齋詩話》:小杜《秋夜》宮詞云:「銀燭秋光冷畫屏……」含蓄有思致。星象甚多,而獨言牛女,此所以見其為宮詞也。

《註解選唐詩》:此詩為宮中怨女作也。牽牛織女,一年一會,秦宮人望幸,至有三十六年不得見者。「卧看牽牛織女星」,隱然說一生不蒙幸,願如牛女一夕之會,亦不可得。怨而不怒,真風人之詩。

《唐詩正聲》:吳逸一評:詞亦濃麗,意卻凄婉。末句玩「看」字。

《增訂評註唐詩正聲》:楊云:幽怨自見。郭云:小妝點,入詩餘便為佳境。落句似淺。

《唐詩鏡》:冷然情致。「坐看」不若「卧看」佳。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同弼為直接體。

《刪訂唐詩解》:吳昌祺曰:雋而小。

《三體唐詩評》:崔顥《七夕》後四句公:「長信秋深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此篇點化其意。次句再用團扇事,亦渾成無跡。

《唐詩摘鈔》:《苕溪漁隱》云:此詩斷句極佳,意在言外,其幽怨之情不待明言而見也。敖清江云:落句即牛女會合之難,喻君臣際會之難。

《增訂唐詩摘鈔》:燭光屏冷,情之所由生也。撲螢以戲,寫憂也。看牛女,羨之也。

《載酒園詩話又編》:亦即「參昴衾裯」之義。但古人興意在前,此倒用於後。昔人感嘆中猶帶慶幸,故情辭悉露,此詩全寫凄涼,反多含蓄。

《精選評註五朝詩學津梁》:細膩熨貼,善寫秋夕家庭。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詩中不著一意,言外含情無限。

《唐詩三百首》: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

《唐詩評註讀本》:此宮中秋怨詩也,自初夜寫至夜深,層層繪出,宛然為宮人作一幅幽怨圖。

《詩境淺說續編》:為秋閨詠七夕情事。前三句寫景極清麗,宛若靜院夜涼,見伊人逸致。結句僅言坐看雙星,凡離合悲歡之跡,不著毫端,而閨人心事,盡在舉頭坐看之中。

《唐人絕句精華》:此亦閨情詩也。不明言相怨之情,但以七夕牛女會合之期,坐看不睡,以見獨處無郎之意。

《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宋]晏幾道

喜鵲橋成催鳳駕。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乞巧雙蛾加意畫。玉鉤斜傍西南掛。

分鈿擘釵涼葉下。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路隔銀河猶可借。世間離恨何年罷。

【題解】

這是一首「七夕」詞,用神話中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比喻人間的愛情生活。

【品評】

開頭三句講述神話故事,把內容重新組合,從新的角度敘述出來:鵲橋已經搭成,催促織女起駕,前去赴會;牛、女分離長久,歡會為遲,上天垂憐,准許他們七夕相會。後兩句,寫七夕乞巧的民間風俗,小女子們著意打扮,既可見她們對織女星的虔誠敬重,又可見她們興奮喜悅的心情,並且顯得七夕民俗更加親切。牛、女剛剛相會,馬上又要分別。「香袖憑肩」兩句的描寫是相當傳神的,相挽相靠,難捨難分,「誰記當時話」則是說極度的激動和悲傷掩蓋了一切,連分手時說了些什麼話都沒有記住。最後把天上和人間相比較,牛郎織女雖然「路隔銀河」,可每逢七夕仍有鵲橋相通,而人世間就沒有這種福氣了,不能相聚的痴男怨女們,什麼時候才能消除他們的離恨呢?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題解】

《鵲橋仙·纖雲弄巧》是宋代詞人秦觀的作品。這是一曲純情的愛情頌歌,上片寫牛郎織女聚會,下片寫他們的離別。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論於一爐,融天上人間為一體,優美的形象與深沉的感情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美好的愛情。此詞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尤其是末二句,使詞的思想境界升華到一個嶄新的高度,成為詞中警句。

【注釋】

纖云:輕盈的雲彩。

弄巧:指雲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

迢迢:遙遠的樣子。

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評析】

沈際飛:(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腐臭為神奇! (《草堂詩餘四集·正集》)

李攀龍:相逢勝人間,會心之語。兩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談。七夕歌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獨少游此詞謂「兩情若是久長」二句,最能醒人心目。 (《草堂詩餘集》)

黃蘇:七夕歌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少游此詞謂兩情若是久長,不在朝朝暮暮,所謂化臭腐為神奇。凡詠古題,須獨出心裁,此固一定之論。少游以坐黨被謫,思君臣際會之難,因托雙星以寫意,而慕君之念,婉側纏綿,令人意遠矣。 (《蓼園詞選》)

《鵲橋仙·乞巧樓空》

[清]納蘭性德

乞巧樓空,影娥池冷,佳節只供愁嘆。丁寧休曝舊羅衣,憶素手、為予縫綻。

蓮粉飄紅,菱絲翳碧,仰見明星空爛。親持鈿合夢中來,信天上、人間非幻。

【題解】

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詞為七夕悼念亡妻而作。上片寫物是人非,觸景傷情。愛妻一去,便帶走了所有的歡愉,連天上人間齊歡欣的七夕,也從此冷冷清清,凄凄慘慘。那些她一針一線縫製的舊羅衣,也就此深藏在箱底,怕翻撿出來,勾起難堪的回憶。下片寫因思成夢,移情入景。夢中愛妻手持金鈿而來,分明是在告訴他「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全詞表達了詞人對愛妻的懷念之情以及對彼此之間的感情的思念。

【注釋】

七夕:農厲七舟七日之夜、俗稱七夕。《荊婚歲時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平織女集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縷彩, 穿七孔針,或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網瓜上,則以符應。」又,《東京華夢錄·七夕》云:「至初六、初七日晚,貴家多結綵於庭,謂之乞巧樓,鋪陣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歹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故七夕是為古代一大節日,此日除乞巧外,民間還有曝晾經書,弄化生(用蠟作的嬰兒),即乞子,同時亦有乞富、乞壽等風俗。

影娥池:池名。《三輔黃圖》謂:漢武帝於望鵠台西建俯月台,台下穿池,月影入池中,使宮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唐上官儀《詠雪應詔》:「花明棲鳳閣,珠散影娥池。」

丁寧:同叮嚀。

羅衣:軟而輕的絲製衣服。

蓮粉:即蓮花。

菱絲:菱蔓。

翳:遮掩之意。

鈿合:金飾之盒。

盒:古作「合」字。古代女子以此為定情之信物。陳鴻《長恨歌傳》謂:「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又,李賀《春懷引》:「寶枕垂雲選春夢,鈿合碧寒龍腦凍。」

【評析】

現代作家盛冬玲《納蘭性德詞選》:「容若集中共有兩首七夕詞。《台城路·塞外七夕》聯繫行客不歸、閨人愁絕,刻畫的是生離的痛苦。這一首《鵲橋仙》則專就喪妻之痛立意,訴說的是死別的悲哀。全詞寫的雖然是對亡妻的懷念,但始終緊緊扣住『七夕』這個題目,用典嫻熟自如,能切合抒情的需要,體現了較高的藝術技巧。」

首都師範大學東方古籍研究所學者張秉戌《納蘭詞箋注》:「此篇約作於愛妻亡故之後,詞中表達了樓空人去,物是人非的傷感,又進而生髮出夢幻般的奇想。亦實亦虛、饒有浪慢特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佩風詩社 的精彩文章:

白玉樓前吟夜雨,薛濤紙上懶花叢

TAG:佩風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