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過七夕,難道不可以嗎?
先祝各位過七夕的七夕快樂,不過七夕的周五快樂!
GIF
本周的羅家從英國拍攝+度假回來後忙到爆肝,忙到健忘,忙到根本不記得周五是什麼特別的日子。
一組人趕著去為卡詩拍攝全新廣告;
另一組人坐了7小時火車去青島出差;
然後火車上改了7小時ppt
連軸轉到昨晚才有了歇口氣的機會,趁著來到海濱城市的機會,夢想能靠著海景吃頓好的,再喝一口袋青島啤酒,也算是給夏天收個完美的尾。
青島人民真的hard core!
走了十幾分鐘找到一家本地人推薦的海景西餐廳,迎上來的服務員小姐姐一臉為難:對不起對不起,因為明天七夕我們家都被訂滿了,今天廚房提前下班了……
「啊原來是七夕啊??」
羅家的七夕特供餐
在海景餐廳里坐了半個多小時,服務員小姐姐接了半個小時的預訂電話,據說求婚都已經排了三場(裝飾的捧花應該還能循環利用吧)
羅少女激情發問:七夕不是本來是乞巧節嗎?怎麼又變成情人節了?
製片統籌小姐姐在線回答:咱什麼節日都能過成情人節,除了清明重陽和過成淘寶的11.11……
出於好奇(閑的)我們又仔細探究了一下七夕的來龍去脈,發現它從一個和愛情無關的節日搖身一變為虐狗節,其實也不過是近二十多年的事情。
1993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在《時事報告》里評論七夕:「為什麼不可以把這一天當作中國的情人節,省得小青年去過外國的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的概念第一次出現了,但反響不大。2002年,河北省文聯等單位舉辦了「七月七愛情節」。從此之後,尤其是2006年各電視台開始給七夕造勢之後,「中國情人節」的概念便如同黃河之水決堤一發不可收拾了。
emmm原來是「上面」說要過中國情人節(對抗西方情人節)然後大家就慢慢開始大張旗鼓過七夕了。
聯想到昨天的新聞熱點,有消息說專家建議建立生育基金,規定40歲以下公民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
emmm那現在是上面鼓勵要結婚生二胎?大家就一定要去生嗎?
當然不可能啦。
計劃生育出生的獨生子女一代看到這種新聞簡直凌亂
這條專家建議昨天被群嘲後,今天已經被官方公開駁斥了。現代人越來越有共鳴:每個人都應該有對生活的選擇權,強行要求大家都早早步入婚姻養育兒女是病態。我們不可能被荒誕的建議左右自己的選擇,可另一方面,卻有被節日氛圍左右心態的危險。
類似的標題,一年大概要見20次
一溜的微博和公眾號推送「七夕」,宣傳浪漫「虐狗」,其實都是被專業團隊刻意美化過的信息,節日無非也是365天里平凡的一日,機緣巧合被有心人選出來大肆宣傳包裝而已。一味接收難免會干擾到自己的心情。享受愛情和婚姻的人自然甜蜜,但也不必要求所有自由人都如此。想不想過節,留給自己選擇就好。
微信上轟炸的,網站推送給你的,可能並非就是你想要的。你也許不知道乞巧節的真正含義、沒收到滿大街價格翻倍的已經謝了的玫瑰,照樣可以拿幾片乾花玫瑰一個人在家泡個澡,也可以和一大家子人去吃一頓一個月都減不掉的超級高脂肪火鍋,也可以勇敢到對抗颱風、打傘去電影院,看一些非熱門的好電影。
走過路過幫幫忙,讓《小偷家族》沖個億吧
羅家也沒沒收到巧克力和玫瑰,忙於拍攝的工作日,一樣會在鏡頭裡看到花。
不過七夕,一樣是能看到花的
還是配合專業打光的花hhh
像這樣拍攝商業廣告時,我們也會儘力保留自己的創意、保留藝術追求,這才樹起了獨特的風格。
過節也是一樣的,保留你自己的意見,怎麼開心怎麼過就好。
《沉默的大多數》里王小波引用羅素的話講過:
「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TAG:LPFilms羅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