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時候,滿口仁義道德之人,做事最臟

有時候,滿口仁義道德之人,做事最臟

原標題:有時候,滿口仁義道德之人,做事最臟


文/選讀分享


歷史上有這麼一類人,他們嘴裡說的都是仁義道德,給人一種好偉大好正派的感覺,但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達到目的多髒的事情都乾的出來。明朝末期的」東林黨「就是這類人典型的代表,這群滿口仁義道德之人無恥的事乾的太多了,大明的滅亡和他們有直接的關係。下面筆者帶大家簡單的了解一下東林黨,以下表述只代表個人觀點。一、站在道德的高點不幹有道德的事,叛國投敵也不臉紅

東林黨是文官集團,代表的是南方資本家的利益,這個朋黨在黨爭中勝出把握著朝廷大權,他們架空了皇帝。不符合他們利益的法令,肯定會遭到極力的反對直至廢除。在明朝,工商業的稅收特別低,主要靠的是農業,而有很多人利用法令的漏洞進行逃稅。皇帝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增加國庫的收入,要增加工商業的稅收,這就觸動了東林黨的核心利益,他們才不管人民怎麼樣,用」太祖定下規矩「和」不與民爭利,藏富於民「這兩個道德高點來反對,一個不孝,一個是不仁,就是不管人民的死活。

崇禎皇帝自殺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個太監陪伴,那些大臣們沒有幾個是硬骨頭的。東林黨的頭牌錢謙益和一個青樓女相約跳水殉國,結果只有女子跳了,這位大人嫌水凉就沒跳下去,後來主動的剃髮歸順了清廷。在當時,太監和風塵女子比這類人都要強。


二、要錢不要國家,失敗了為自己瘋狂洗白:都是老大的錯

只有利益的東林黨人眼裡,國家的存亡與他們沒什麼關係。當邊關發生戰事需要錢的時候,他們極力的反對增加工商業的稅收,要錢,就加到農業稅裡面!結果把陝西的農民逼到造反的路上。為了自己的利益,東林黨們把明朝推向了滅亡,只要不加自己的稅賦什麼都能做出來,更別說主動拿出錢來支持明朝了,隨後就是跪服清朝的統治。前面說的那個錢謙益,他被革職回家後娶了青樓女子柳如是,還給她蓋了兩座樓。國家危難之時,有人傾家蕩產的支持自己的國家,有人享受自己的風花雪夜,這就是明朝後期的狀況,不要說明朝不得人心,自己的家再不好,也不需要你的鄰居給你指指點點吧!

編纂《明史》的是哪些人?大家知道嗎。這個錢謙益跪服清廷後擔任的是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他是主要做的是就是編纂明史。話語權落到了這類人手中,加上要極力的奉承清朝和統治者的需要,對明朝抹黑也就很自然了。千錯萬錯都是皇帝老大的錯,因為所有的都要聽皇帝的,和他們這些政策的執行者沒有關係,歷史趨勢使然嘛。看似說得很有道理,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這一點:所以的事情並不是老大一個人說了算的,就算他親自製定的,也會有很多人搗亂。

東林黨秉持大權,做事情為己不為民,這就是臟,一點氣節都沒有;國家陷入危難,他們為己不為國,甚至還有坑害自己的國家,這事做得更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選讀分享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的不一定是真的,請看被誤解的袁世凱
從清朝辮子看精神控制的危害

TAG:選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