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是為「情敵」下葬,福芝芳給王明華風光下葬,而許廣平對朱安卻只有這4個字

同樣是為「情敵」下葬,福芝芳給王明華風光下葬,而許廣平對朱安卻只有這4個字

本文系作者七七授權有閑者說歷史原創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取、洗稿

魯迅

提到民國時期,有一句話用在這裡很合適:「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新舊社會的交接點,在這個時期,思想解放,追求自由。這個時期的女子,有了一定的地位,也有了一定的主見。很多思想進步的男男女女也逐漸開始追求自由戀愛,拜託父母包辦婚姻的束縛。但是,可能大多數人還是表面高舉「自由戀愛」的大旗,卻又不得不屈服於世俗,接受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一個自己不愛的伴侶。

朱安

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用筆墨當武器來喚醒世人,他一定程度上救了國人,但是他卻負了一人,那人便是朱安。朱安是母親為他挑選的媳婦,但是魯迅卻不願意接受她,不僅從未碰過她一次,還時不時嘲諷她的無知。剛剛新婚就離家走了。剩朱安一人獨守空房。後來,還有了許廣平,他就更是把朱安拋諸腦後。魯迅先生追求自由,但這一切的代價,便是賠上朱安這個女子的一生。

魯迅死後,朱安的日子越發難過。身患沉痾,全身浮腫,有沒有經濟來源。但她至死也不願賣掉魯迅藏書(當然,許廣平勸阻,文化界人士曾親自登門勸阻也是一個原因),直至最後凄涼地死去。朱安是沒有什麼文化,她去世唯一的願望,就是可以遵循家鄉紹興的習俗入葬。這也是朱安的唯一心愿。但是,許廣平卻交代:「喪事從簡從儉,以符魯迅「埋掉拉倒之旨』。但因病人沉重,恐難理解『魯迅精神』,此節不必先向其徵求意見。」短短四個字,「埋掉拉倒」,這本是魯迅死前的遺願,卻被許廣平強行搬到自己的「情敵」朱安的身上,讓人難接受。

王明華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民國時期,同樣給「情敵」下葬的另一位女子。她就是梅蘭芳的二房妻子福芝芳。她的「情敵」便是梅蘭芳的原配王明華。值得一提的是,福芝芳還是王明華親自幫著娶進門的。按理來說,同在一片屋檐下,又同時愛著同一個男人,爭風吃醋在所難免。但是,福芝芳和王明華卻以姐妹相稱,相處極為融洽。

福芝芳

王明華病危早逝以後,福芝芳親自為其選購墓地,最終選中一塊名為「萬花山」的山坡地,只因為「萬花」與「畹華」諧音(梅蘭芳,字畹華)。王明華膝下無子,福芝芳便派自己的兒子作為孝子,前去接王明華的靈柩,並為其盡孝子之禮,戴孝送葬。梅蘭芳去世以後,福芝芳安排王明華與梅蘭芳合葬。

同樣是為「情敵」準備葬禮,福芝芳的所做令世人敬佩稱讚,而許廣平的「埋掉拉倒」就不禁讓人唏噓不已。再回看朱安的一生,究竟是誰的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被清廷封禁數百年,一本八千字的筆記是如何講述一場比南京大屠殺慘烈百倍的歷史
最猖狂太監:欺上瞞下私通貴妃,最後還把皇帝殺了,結局很慘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