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有啥別有病,尤其是在外太空

有啥別有病,尤其是在外太空

最近天氣變得有點怪,一會高溫難耐,一會暴雨傾盆,大家都有照顧好自己嗎?萬一生病了,吃藥打針是小,身體上的難受才真的讓人不爽。

我們普通人生病是很常見的,可是看起來「高大上」的宇航員們在太空也會生病嗎?

宇航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人群之一了。宇航員這種高尖端的職業,篩選是極其嚴格的,身體素質,心理抗壓能力,還有應變能力都比普通人強很多。

他們在被允許進入太空之前還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審查和隔離。然而,儘管採取了所有預防措施,他們還是會生病。

例如:阿波羅13號的弗雷德·海斯在危險的任務期間不得不面對痛苦的尿道感染。

(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阿波羅13號》就詳細講了三位宇航員的苦難經歷,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下)

飛船發射後第二天,服務艙發生爆炸,重創了阿波羅13號,造成水、氧氣的外泄,同時損壞了船上的電池組及二氧化碳過濾設備。

雖然三位宇航員最終安全返回了地球,但海斯由於缺少飲用水以及排尿困難患了尿道感染必須住院。

弗雷德·海斯

在危險的太空,宇航員都會遇到什麼疾病呢?他們又該怎麼辦?

空間適應性疾病

零重力環境會改變很多正常的身體機能。一個是體液漂浮,這會讓內耳混淆並使體液由下往上流動。這導致了空間適應綜合症(SAS),這是一種在太空常見的疾病,有點像太空中的暈船。

宇航員的身體需要幾天才能適應失重,在此期間他們可能會出現頭痛或者嘔吐的癥狀。

儘管處理嘔吐物似乎是一場噩夢,但美國宇航局有一個好方法:宇航員攜帶特殊的密封嘔吐袋,如果他們在發射期間或在地球軌道上只要產生嘔吐,就可以使用它們。使用後,將袋子扔進垃圾桶就沒事了。

感冒和流鼻涕

宇航員在太空飛行之前已經被隔離過,因此在太空中暴露於病原體的可能性其實很低。

但是,宇航員還是會流鼻涕,他們和我們一樣會感冒。並且鼻涕在零重力環境下基本不會向下流,因此宇航員的鼻子在空間站會感覺比我們在地面上更加悶熱。

更糟糕的是,細菌似乎在無重力的環境中更容易茁壯成長。病原體可以形成更厚的細胞壁,更強的抗藥性 。

幸運的是,吃了葯,感冒甚至是流感都會被治癒,即使是在太空中——所以宇航員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碰撞擦傷和其他小傷害

在零重力下漂浮的宇航員很容易撞到東西,有時會造成一些傷害。當他們想要檢查傷口狀況時,他們會打電話給地球上的醫生,醫生會給他們一些好的建議。

地球上的醫生可以指導宇航員如何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超聲波來檢查,或者為了響應船上發生的特定醫療狀況給予他們額外的訓練。

需要手術的重大疾病

如果有太嚴重的疾病要處理,宇航員還可以通過將它們帶到太空的聯盟號宇宙飛船返回地球。

這種情況歷史上只發生過一次,1986年,一名叫Vladimir Vasyutin的蘇聯宇航員由於前列腺感染而不得不離開禮炮-7軌道實驗室。他當時返回地球需要大約六個小時 ,現在的話只要三個小時就夠了。

之所以送回地球醫治,是因為現在還不具備太空手術的能力——零重力下,血液會直接從傷口漂浮並污染整個艙室

為了摸索研究深空急救外科,科學家進行了大量零重力外科手術實驗。科學家們正在測試一種名為水浸式手術系統(AISS)的設備。

這個設備用一個填充液體的小型圓蓋將病人的手術區蓋住,外科醫生能夠穿過圓蓋操作儀器、手術刀和內窺鏡。這個裝置不但可以防止血液噴得到處都是,還有助於保持傷口乾凈。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不得病,只是航天員作為人類探索未知的先鋒,唯有他們維持穩定的身心狀態,後續的探索及冒險才得以繼續下去。

想到這,面子君不禁由衷的敬佩他們,要是沒有他們的犧牲奉獻,我們想離開地球還真是困難。希望科學家們能早日找到更好的方法,千萬不要讓宇航員再被疾病折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地理 的精彩文章:

大學最委屈的20個專業,你流的淚,是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
再見,免費師範生!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