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次施肥,不用追肥」是真的嗎?四招教你識破騙局「新套路」

「一次施肥,不用追肥」是真的嗎?四招教你識破騙局「新套路」

化肥在農業生產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僅能提升土壤肥力,還能提高作物產量,因此總有一些「忽悠團」會在化肥上做文章,用花式騙局來騙取農民朋友的辛苦錢。

這些人大多會選擇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村莊;打著從北京請來的「農業專家」的幌子,組織種植戶現場「授課」,講解作物增產的管理技術,還會特別說明只講技術,不賣貨;最後忽悠團還提供免費送貨上門的售後服務。

一套流程下來,總是有很多村民被洗腦,乖乖的自掏腰包,以為自己撿到了大便宜。

為啥忽悠團總能成功?

首先,這些團伙抓住了大多數人貪圖便宜的心理。

比起農業專家,農民們對化肥的專業知識了解相對淺薄,聽到這些低價化肥和正規肥料含量相同還便宜幾十塊難免會心動,再加上一些贈送的小禮品、免費服務等,農民們自然會經不住誘惑上當受騙。

其次,這些「忽悠團」騙術過硬,憑著一副三寸不爛之舌,就能把三無肥料說得高大上。

忽悠團們能大張旗鼓的在村裡活動,當地或許有人暗戳戳的給他們撐腰,雙方合作,分取提成,很多人在利益面前也會淪陷。

因此農民朋友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千萬別被各種花言巧語套路了。

以下的說法都不可信!

「26菌、28菌」,菌的種類越標越多

其實市場上很少有含有5種及以上有益菌種類的生物肥,農業部專家建議:生物肥料添加微生物種類不宜超過3種

菌的數量越標越高

菌的數量過高帶來兩個問題:一是成本增加;二是過高的微生物含量可能給農作物帶來不良的後果,比如抑制生長

一言不合就「國外進口」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宣傳口號,其實90%以上的所謂進口水溶肥都是國產貨,還有近些年出現的一些概念複合肥也是這個騙術。

各種「鉀肥」闖天下

鉀比較貴,所以有些肥料直接起個名字就叫「××鉀」,但這種肥料往往打著「黃腐酸鉀」、「高鉀」的旗號,裡面鉀的含量微乎其微。

「一次施肥,不用追肥」

人人都有省工、省力、省錢的心理,但是天底下沒有一勞永逸的美差,要是哪樣化肥標註了這樣的功效,一定馬上拉黑。

識破了化肥騙局,我們還要會鑒別真假,這樣農民朋友們才能在今後的農事活動中挑選真正有用的化肥來幫助自己增產增收,那麼如何避開「西貝貨」,小編這就來支招。

看:一看肥料包裝。正規廠家生產的肥料,其外包裝規範、結實、包裝袋封口嚴密。一般注有生產許可證、執行標準、登記許可證、商標等;假冒偽劣肥料的包裝一般較粗糙,包裝袋上信息不清。

二看肥料的粒度。氮肥(石灰氮外)和鉀肥多為結晶體;磷肥多為塊狀或粉末的非結晶體,如鈣鎂磷肥為粉末狀,普鈣則多為多孔、塊狀;優質複合肥粒度和比重較均一,表面光滑、不宜吸濕和結塊。而劣質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顆粒大小不均、粗糙、濕度大、易結塊。

摸:將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壓轉動,有「油濕感」的即為正品;而乾燥如初的則很可能是冒充的。

嗅:通過肥料的特殊氣味來簡單判斷。如碳酸氫銨有強烈的氨臭味;硫酸銨略有酸味;普鈣有酸味;而假冒偽劣肥料則氣味不明顯。

濕:如果外表觀察不易識別化肥品種,也可根據在水中溶解狀況加以區別。將肥料顆粒撒於潮濕地面或用少量水濕潤,過一段時間後,可根據肥料的溶解情況進行判斷。比如硝銨、硫酸鉀、氯化鉀等可以完全溶解(化),普鈣、重過磷酸鈣等部分溶解;複合肥顆粒會發散、溶解或有少許殘留物,而假劣肥料熔解性很差或根本不溶解(除磷肥)

最後,小編再提醒大家,購買農資要到正規的、熟悉的農資店去購買,莫要讓一季的莊稼,被人忽悠得減了收成。

來源:土流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視網 的精彩文章:

TAG:農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