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寧人注意!開海延期!去海邊玩看到它馬上跑!有人因此喪命……

南寧人注意!開海延期!去海邊玩看到它馬上跑!有人因此喪命……

GIF

昨天我們就說到「颱風要來了!」

雖然此次颱風

不會進入並直接影響廣西內陸地區,

其影響也比之前預計的有所減小,

但是它好歹能緩解一下

這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的天氣啊!

於是今天整個南寧都在等颱風,

就像一個初戀的少女等待男友,

怕他不來,又怕他亂來!

就在準備下班之時,

它真的帶著大雨如期而至

圖片來源:朋友圈

圖片來源:朋友圈

圖片來源:朋友圈

早就聽聞「貝碧嘉」是個「水貨」

果真耳聞不如眼見!

這哪兒是下雨啊?這是「灌水」吧!!

廣西氣象

【颱風「貝碧嘉」致海面風雨大!桂西桂南雨較明顯】今晚(16日)到明天,崇左、防城港、欽州、南寧、北海等市及百色市南部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我區其它地區有陣雨或雷雨。

北部灣海面:今天白天,大雨,旋轉風8~9級,陣風11~12級;今天晚上到明天,中到大雨,偏東風7~8級,陣風9~10級。

18日,桂南大部地區有中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我區其它地區有陣雨或雷雨。

19日,桂東南和沿海部分地區有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我區其它地區多雲間陰大部有陣雨或雷雨。

原來「貝碧嘉」早已在海面

掀起了風浪!

捏,就因為颱風亂來了,

原計劃於8月16日在防城港舉辦的

「2018中國·北部灣開海節」開海儀式

改!期!了!!

據當地政府消息,原定8月16日上午在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漁港舉辦的「2018中國·北部灣開海節」開海儀式(含民俗巡演、愛心海鮮拼盤、企沙原生態海鮮嘉年華),調整至8月18日上午8點30分開始,地點不變,好吃的海鮮更不變

GIF

開海節的調整,影響了不少人的原計划行程,由於欽防高速公路正在施工,為了滿足旅客出行需求,16日至19日,防城港北站重聯4趟動車組列車(D8451、D8354 、D8355、D8452),助力北部灣開海節。

另外,北海市潿洲島旅遊區管理委員會8月13日發布公告,受今年第16號颱風「貝碧嘉」影響,北部灣海面8月15日-16日將有9-10級陣風,並有大到暴雨,北海至潿洲島航線8月15日-16日停航兩天。受此影響,北海至潿洲島航線8月14日不再運送遊客上島,並安排足夠的航班(全部為吉船)接送遊客離島;8月17日的航班視天氣和航道情況再作安排。

請遊客朋友們密切關注天氣和航班信息,及時調整行程安排。有離島計劃的遊客,建議提前購買返程船票,以免耽誤行程。有上島計劃的遊客,建議在8月17日之後再前往潿洲島。

這個消息對吃貨來說簡直是會心一擊!

不過想想這也不過是再等上

兩天而已啦!

海鮮依舊在那兒等著你,

海邊瘋玩計劃兩天後照舊開啟!

圈哥在此就要提醒

準備去海邊玩兒的友仔友女們!

海邊遊玩需謹慎!

看似漂亮的大海可能暗藏風險哦!

// 男子游泳被海蜇「吻」了一下

皮膚如同被鞭打,慘不忍睹 //

涼拌海蜇是很多人喜歡吃的一道冷盤,美味可口又清爽。但就是這個看起來沒什麼殺傷力的海蜇,每年都有不少人在海邊被它蟄傷。

8月6日下午,大連市皮膚病醫院接診了一位30多歲男子。他因在大黑石海域游泳而不小心被海蜇蟄傷。當時,他的雙腿均有條索狀排列的紅斑丘疹,如鞭打樣,左腿特別明顯,瘙癢難忍。

副主任醫師李明鑫表示,這是典型的被海蜇蜇傷後的海蜇皮炎反應,隨即對這名患者進行了抗過敏止癢等對症治療。

而就在兩天前,8月4日傍晚,短短兩小時,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皮膚科接診了40餘名被海蜇蟄傷患者。

// 萬一被咬不能盲目處理

女子自服中藥導致病情加重 //

此前,大連市皮膚病醫院劉俐醫生還接診過一位年輕女性患者。她和家人去海島遊玩不巧遭遇海蜇,腿部被蜇傷,當時用明礬擦洗了患處,後來又去私人診所開了些外用中藥進行塗抹,皮疹面積迅速擴大,導致病情加重。

劉俐解釋說,該患者開始的處理是正確的,但後來又使用不明藥物對皮膚造成了刺激,形成了繼發的接觸性皮炎,導致病情複雜,增加了治療難度和風險。

醫生指出,該患者被海蜇蜇傷後沒有及時正確處理,而是選擇了用熱的艾蒿水擦洗,對破潰的皮膚形成了新的刺激,導致病情加重,形成了水皰和滲出。

// 海蜇毒比河豚毒450倍 //

眾所周知,吃河豚肉會中毒導致身亡,而海蜇毒比河豚毒還厲害!有研究表明,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250倍、河豚毒素450倍。海黃蜂水母,刺絲囊可分泌類眼鏡蛇毒,對人類危害最大,蜇傷後5分鐘即可致人死亡。

南寧生活圈粉絲供圖

海蜇身體分為兩部分——傘部和口腕部。口腕部,就是我們稱作「海蜇頭」的部分,它有八條口腕,其下有絲狀物,呈灰紅色,分泌毒液的觸手就位於這部分。

海蜇觸手表面布滿能夠分泌毒液的刺絲囊,而在每個刺絲囊外側頂端都有一個針形觸發器,一旦外界刺激接觸到觸發器,刺絲囊就會彈射出來,將毒液注射到接觸者體表,以達到防禦或捕食目的。

// 專家解讀海蜇蜇傷後的皮膚癥狀

被蜇部位通常會感到刺痛、灼痛 //

大連市皮膚病醫院副主任李醫師說:

「海蜇的毒液經它的刺胞注入人體後,可引起皮膚過敏、中毒甚至死亡。每個人蜇傷的輕重程度各有不同,這與海蜇種類、蟄傷方式、面積、時間、現場處理情況、就診早晚及個人自身體質的敏感程度均有密切關係。」

南寧生活圈粉絲供圖

被蜇的部位通常會立刻感覺刺痛、灼痛,持續數分鐘甚至數十分鐘,被蜇後最快可在半分鐘內便在蜇傷處會出現線狀排列的紅斑、丘疹或風團狀等皮膚癥狀,隨著時間推移癥狀可能會消退或加重,嚴重者會出現水皰、滲出等皮膚癥狀。

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出現遲發性過敏反應,有的人被海蜇蜇傷後3-5日甚至更長時間後才出現皮膚過敏癥狀,有的則是剛被海蜇蟄過後皮膚便出現過敏癥狀,但經治療好轉後數日,皮膚同樣位置又再次出現同樣過敏癥狀。這種遲發性過敏反應病例在門診中也經常會遇到,不容忽視。

若被大型、毒性強的海蜇蜇傷,通常在1至4小時內會出現畏寒、發熱、腹痛、噁心、嘔吐、胸悶、呼吸困難、肺水腫等,最嚴重的後果就是致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由過敏性休克、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腫所導致。

// 被蜇傷後,千萬別用淡水沖傷口 //

海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但海蜇的觸鬚碰到人就會纏繞人體,釋放毒素,且漂浮在海中的死海蜇,也可能蜇人。

網路配圖

// 如果發現海蜇千萬不可碰觸,更不能捕撈 //

當在海邊趕海或游泳時,若感覺皮膚有不明原因的刺痛和瘙癢感時,要警惕是不是自己已經遭遇海蜇襲擊,應立即停止玩耍,立刻觀察自己的皮膚是不是出現條狀或片狀紅疹等癥狀。

若發現已出現過敏等癥狀時,一定不要用淡水沖洗傷口,這樣會促使留在皮膚上的海蜇觸手繼續釋放毒液。可以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粘附在皮膚上的觸手或毒液,不能直接用手擦拭,可以用海水沖洗。如果有條件可以用小蘇打或明礬水冷敷患處,這樣可以清除殘留在皮膚上尚未放射出毒液的刺胞,可明顯減輕蟄傷癥狀。

進行緊急處理後,一定要細心觀察,若出現噁心、嘔吐、胸悶等癥狀,要第一時間就近到綜合性醫院急診科就醫,進行急救和治療,以緩解過敏或中毒癥狀,謹防致命危險的發生。

網路配圖

// 千萬不要亂塗藥膏,亂用偏方 //

被蜇傷後的一段時間內,都要密切關注皮膚變化,一旦再次發生遲發性過敏反應,需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馬上就要開海啦,

希望到海邊遊玩的友仔友女

千萬要注意安全!

海邊玩耍看似無害卻暗藏「殺機」!

請動動手指,讓更多人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寧生活圈 的精彩文章:

9月1日起,廣西全面停止門診輸液!但不少南寧人卻說:還是想輸液!

TAG:南寧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