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詐騙蔓延!只要手機開機,賬戶里的錢就會被盜刷,還無法防範?

新詐騙蔓延!只要手機開機,賬戶里的錢就會被盜刷,還無法防範?

最近,有一種新的詐騙形式出現了,而且形式非常可怕——你根本就沒有辦法防範!

月初,有網友爆料自己的驚奇經歷,他一覺醒來,手機收到了數百條驗證碼,自己的支付寶、微信、手機銀行等應用的錢全被盜刷……損失高達數十萬元,而這位網友在睡夢中什麼都沒有做。

這次的金融詐騙方式的出現,讓很多網友都直呼「很絕望」,因為即使你的支付密碼設置的很複雜,你的賬號很安全、你可以保證不會亂下各種APP、你的詐騙防範意識也很強….但在這種攻擊技術下都毫無抵抗能力。

唯一能抵抗該詐騙手段的方式,只有你沒有任何網路支付、網銀等網路金融賬戶。因為這個詐騙形式是基於我們所有網路帳戶的最後一道安全防線——手機。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位網友在睡夢中什麼都沒做,卻被詐騙了十餘萬的原因。

因為,這個詐騙是偽基站詐騙。對於基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的手機是連在運營商搭建的基站上的,我們的手機一般都是連接在距離我們最近的那個基站。

而偽基站,顧名思義就是騙子們搞了一個和正規基站差不多的東西,就是一個無線發射設備,放置在小區、大樓等地。它相較於那些正規基站,要離用戶更近一些,所以,這個時候它的信號是強於正規基站的。

然後,你的手機在連接到這些偽基站之後,這些偽基站會以各種官方號碼給我們發信息,這就是很多人會收到看似很正規的簡訊,實際上卻是惡意鏈接的原因。

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設備——簡訊嗅探設備。用它來監聽、嗅探所有正規基站發來的簡訊。

這樣,騙子就可以用手上的殺手鐧「偽基站GSM劫持+簡訊嗅探技術」,先用你的手機號去嘗試登陸你的網銀賬戶、支付賬戶,登錄的方式,就是簡訊驗證碼登錄。這時,網路平台就會發一個驗證碼給你。於是,騙子通過劫持到的驗證碼輕鬆登陸成功。於是,接下來就發生了,我們開頭講的那種結果。

事情發生後,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去各金融以及支付平台找說法。但是,對於各支付平台而言,你發出支付要求,平台反饋確認簡訊,從流程上來講是正規的。所以,一旦發生損失,那麼維權索賠是極其困難的。

根據,當初爆料騙局的網友後續反饋來看,後續的交涉也是一波三折。

但是,很可惜的是,目前並沒有非常有效的方式能夠及時的阻止這種詐騙行為,根據各方面提出的防範措施,如下圖所示:

在為受害者惋惜的同時,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為有效的手段來阻止該電信詐騙。

當然,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也要多留一個心眼,盡量能夠識破騙局防止詐騙。下面,筆者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見的電信詐騙方式,給大家打一個預防針。

第一種:低價or特價廣告

很多網友在上網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以假亂真的淘寶網站。其實,這些都是騙子們搭建的「假網站」,用「低價特價」的廣告做吸引,一旦你在該網站下單,就有可能收到系統故障的提示,後期還有可能讓你登錄「銀行」釣魚網站,或者假稱返利,一旦你登錄,那麼你的賬戶里的錢就會被轉走。

所以,我們在點進去網站之前,一定要看準是否有「官網」認證。

第二種:冒充各種正規公司

這種詐騙一般都是通過簡訊的方式進行的,簡訊的內容都是公司有高額貸款業務,如果你打電話去諮詢,就會被騙子帶入坑裡,一步步要求你繳納保證金、定金、預付利息、中介費等各種費用,誘使你將錢匯至指定賬戶。

對於這種詐騙方式,有效防止的辦法是,收到類似簡訊直接刪除,不要打電話過去諮詢。

第三種:好友微信借錢發語音「是我是我」,借錢

這是最近新興起的一種騙術,通過發送語音來博取信任進而「借錢」,由於語音聽起來是事主本人的聲音,所以同事、朋友很可能被騙。

有效的防止辦法是,與陌生人應減少語音交流,盡量打字,避免對方收到你的語音之後,有可乘之機,把你的語音進行編輯去騙人。

第四種:在陌生微信群里領紅包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群里看到類似的消息:「千萬現金紅包全網送!」「點點手指頭轉發就可以拿走現金大獎!」……當你點開後,就會發現這種「紅包」都是一個個鏈接,為了顯示紅包的「真實性」,網頁下方還往往附帶著「某某網友已成功提現××元」的字樣。

騙子還會建立所謂的紅包群,然而,這種紅包群里都是「10個人9個人是托」,通過偽造一系列的轉賬記錄來增強真實性,最後讓受害者上當。

對於這種詐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千萬不要點擊,也不要田自己的任何信息。

除此之外,最近一些打著「區塊鏈」幌子的詐騙也在新興,大家一定要做好防範措施。

一旦發現自己被騙,一定要第一時間整理相關文件去銀行和公安機關說明。切記,天上掉下的一般都是磚頭,而不是餡兒餅。

所有資料來源於網路公開資料,侵刪。(更多精彩v x搜索「資識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識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TAG:資識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