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關於家庭問題的無解實驗

一場關於家庭問題的無解實驗

是枝裕和鏡頭裡的家庭,不是托爾斯泰所言相似的幸福家庭,恰恰相反,他關注的都是那些各色各樣的不幸家庭。在每部電影里,他都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去探討家庭和人性的複雜。他屬於「溫柔一刀」,在看似沖淡平和的故事和鏡頭下,帶來迎頭暴擊。電影《小偷家庭》又一次對家庭、社會與人性展開思辨,而且這一次來得更加徹底、深刻。

對於「小津接班人」這一稱號,是枝裕和一直是拒絕的,他曾經在採訪中多次回應,自己身上沒有小津安二郎的遺傳因子,反而是侯孝賢對他的影響更大一些。從題材上看,小津和是枝裕和都是拍家庭片的好手,而且節奏緩慢、情感細膩的風格比較類似。但從故事及其表達而言,二人其實相差甚遠:小津安二郎對家庭和親情有種近乎宗教式的虔誠,他是懷著對傳統家庭結構的挽留之情拍電影的,但在是枝裕和那裡,家庭則成為一個被重新審視,甚至懷疑的對象。

是枝裕和鏡頭裡的家庭,不是托爾斯泰所言相似的幸福家庭,恰恰相反,他關注的都是那些各色各樣的不幸家庭、破碎家庭、非正常家庭:《無人知曉》是幾個被母親遺棄的孩子,《海街日記》是幾位身份複雜的姐妹,《如父如子》則通過抱錯孩子探討血親關係和撫養關係哪個更重要……在每部電影里,他都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去探討家庭和人性的複雜。

與小津相比,是枝裕和其實是反其道而行之,對傳統家庭這一概念進行解構。很多人說,是枝裕和的風格非常溫柔,其實恰恰相反,他屬於「溫柔一刀」,在看似沖淡平和的故事和鏡頭下,他作品裡的人物往往要面對家庭帶來的迎頭暴擊。家庭給個體帶來的種種影響,是枝裕和沒有迴避,沒有隱藏,而是狠狠地直面一切,一如他最開始拍攝的紀錄片一樣。

《小偷家族》也延續了是枝裕和的一貫表達,在這部從戛納載譽歸來、被稱為他的集大成之作里,他又一次對家庭、社會與人性展開思辨,而且這一次來得更加徹底、深刻。是枝裕和曾透露,該片最初的靈感來源於一則社會新聞,一家人謊報親人沒有去世,繼續騙取養老金。從這則新聞出發,他展開了對當下日本家庭的社會實驗。

初聽片名,可能以為這是一個窮苦家庭的溫情故事:處在社會底層的一家人被迫要靠偷盜為生,但他們之間的感情非常好,每天依然快樂地生活著,甚至還幫助了一個陌生小女孩,待她如同家人。不幸的是,這只是殘酷生活真相的第一層。在溫馨的家庭生活表面下,這個家不過是一個拼湊起來的烏托邦。

不過,當觀眾發現這層真相時,已經被大量飽滿鮮活的生活細節所打動,相信了這幾個人之間的感情:他們都是一群被原生家庭和社會遺棄的邊緣人物,湊在一起搭夥過日子,互相抱團取暖,互相舔舐傷口,在與家庭成員互動的同時又能保持較大的獨立性。這樣的「家庭」,似乎比因血緣組成的真實家庭要更為理想化,而且更加值得同情。

但這也只是真相的第二層。當這個家庭的種種秘密曝光時,觀眾驚訝地發現,原來這個互相取暖的烏托邦家庭,不過是為了生存組成的一個利益聯盟,成員之間彼此算計。這種理智和冷漠在「奶奶」去世這件事情上達到高潮:一家人得知她死去後,冷靜地把她埋在家裡的地板下面,然後順理成章地接受她的遺產,每個月開心地去銀行取她的養老金。

然而生活和人心遠比想像的複雜,雖然有算計,但每個家庭成員的真情流露,又是不能被否認的。一家人聚齊在屋檐下,看著只有聲音沒有畫面的煙火那一幕,無數觀眾潸然淚下。最後這個家被拆散時,「爸爸媽媽」對「兒子」的不舍與放手,都讓人揪心難過。

通過這部作品,是枝裕和再一次將「家庭」這個命題拋向觀眾:是什麼讓一群人成為一個家庭?是血緣重要還是經歷重要?如果我們可以選擇拒絕天然的原生關係,那到底要依靠什麼維繫新的家庭關係?他沒有,也不忍心在電影里回答這些問題,但看完影片的觀眾,都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及其背後的殘忍事實。

是枝裕和曾在接受採訪時說,《小偷家族》不是要探討家庭,而是透過家庭去呈現日本的社會問題。片中的日本和我們印象中那個燈紅酒綠的霓虹國也大不一樣,東京高樓大廈林立之間,原來也存在這種「老破小」,和「老破小」里住著的一家人:貧窮、失業率高、老人無人贍養、孩子被家暴……這些問題因何而生,如何解決,是枝裕和沒有,也不能給出回答,他能做的,只是把這些殘酷呈現給觀眾。

直到故事結束,所有問題都是無解的:「媽媽」入獄,「爸爸」的生活依然沒有著落;「兒子」去了孤兒院,可沒有人給他愛和溫暖;「女兒」 被送回親生父母家,等待她的,只有不聞不問的父母和莫名其妙就會挨的一頓打……電影的結局沉重,讓人看不到任何希望。這些溫情背後的殘忍,才是是枝裕和電影真正想要表達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漫威實驗室里誕生的超級英雄:它不是人形卻能說人話,死侍不死身!
當電蚊拍遇上殺蟲劑,怎麼就著火了?實驗帶你揭開真相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