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再叫你一聲宣武區
自1908年度支部印刷局選址在北京南城白紙坊,北鈔就紮根在宣武區。
2010年7月,國務院批複同意,撤銷北京市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以原西城區、宣武區的行政區域為西城區的行政區域。
至此,有3000多年歷史的宣武區自己卻成為了歷史。
由於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歷史積澱,宣武區孕育並見證了老北京文化、商業文化、戲曲文化的繁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宣南文化。
而北鈔經過百餘年的渲染與熏陶,自然也是與此相融,這裡有著地道的北京人,有著地道的宣南文化。
宣武區已經離開咱們8年了,但是「宣武區」的消失並不會導致南城文化的衰退,只會在融入老西城後展現出新的魅力。
只是以「宣武人」身份長大的那批人,在感情上還是更歸屬於老宣武,不管過去多長時間,心裡總有一塊地方將永遠留給它,而有些記憶也只屬於它。
身份證上永遠的110104!
8年前,宣武剛剛被撤銷,依然整天將宣武掛在嘴邊,它已經成為一種本能;填寫地址,依然固執的在上面寫下——宣武區白紙坊街。
直到幾年後,才慢慢習慣它的新名字。
如今,宣武區這個詞將離我們越來越遠,在10後的孩子們的記憶中,不會記得北京有個宣武區。
很多北鈔人,都生宣武,長在宣武,對宣武有著很深的感情,今天,我們通過一篇北鈔職工寫的老文章重溫一下我們記憶中的宣武吧!
膠凹印部 安文
說起老北京的風土民情和民俗來,宣南文化是最具平民風格的了。想當初,戊戌那年斬六君子,譚嗣同慷慨賦詩,英勇就義,都是在菜市口,那是全北京最熱鬧的地方!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物是人非,花開花落,斗轉星移,轉眼間已到了21世紀,宣武區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沒變的還是那醇香悠長的人文風貌和文化底蘊!
買首飾,就到菜百
宣武最熱鬧的商業區當然要數大柵欄了。甭管是久居京城的百姓,還是海內外來京旅遊的客人,有空的時候都願意來這逛逛。瑞蚨祥扯段綢布,內聯升來雙千層底兒,馬聚源來頂禮帽兒,張一元包一包上好的茶葉。嘿!一圈下來,從上到下全齊了。
老字號新風貌,透著那個精神!就甭提了!溜達半天也餓了,想吃刀削麵,貓耳兒朵了就去「正宗山西味,京都第一家」的晉陽飯莊,那香酥鴨做的就是地道!新豐樓飯莊,華北飯莊等等30餘家百年老店更是蜚聲四海。
晉陽飯莊
要說宣武最有名的還是那盡人皆知的古玩街「琉璃廠」了,和平門外西至南北柳港,東至延壽街。您就逛吧!創業於1672年的榮寶齋就夠您瞧一氣的了,要再加上震雲閣,汲古閣,寶古齋,韻古齋等等,沒十天半個月您也看不過來呀!中國書店您還去不去了?還有好多好玩藝、好東西你還沒看那!ロ渴了,走累了,信遠齋的酸梅湯正等著您那!這琉璃廠可是考學問的地方。沒個全剛鑽,您也就是看看,瞅瞅罷了!
琉璃廠照片,一輛大15路開過
過年廟會可得去。廠甸,大觀園。「豆汁,熱呦」,把您拽到小吃攤,爆肚、油茶、切糕、焦圈兒、水晶包兒……准能讓您吃的走不動道兒了。
乏了吧?累了吧?牛街禮拜寺,法源寺,紹興會館,湖廣會館……還有,還有,真應了郭慶瑞先生的那首詩,「宣武由來底蘊深,南城自古多士人。文修史志詩書畫,化境梨園戲曲魂。源始周朝始建薊,遠接南北會中心,流芳古貌遺存美,長久都城京味醇。」
牛街
宣武區是一天一個變化!居民小區里更是熱鬧,人們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成了街邊一景。原來擁擠的萊市口大街也拓寬了!牛街正在改造!一面名勝古迹,莊重肅穆,古樸幽雅,翠竹婷婷,三季花香!一面高樓拔地而起,現代化的社區更是隨處可見。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人文環境正慢慢融入到現代社會的發展中。
菜市口
今天下班回家,給孩子們講講宣武的故事吧,讓他們也了解一下曾經的老宣武,這是TA爹媽長大的這片地兒!是TA祖祖輩輩生活的這片地兒!
如今大家已習慣了叫它西城區,而北鈔也早已融入了新西城的大環境,在西城區區域發展戰略的助推下,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在這片沃土上不斷向上生長。
但,宣武不會被忘記。
今天,請讓我再叫你一次宣武區!
GIF
文字:趙乃霖、安文
編輯:趙乃霖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關注北京印鈔
GIF


TAG:北京印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