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帥小伙帶一玉器去鑒寶,不小心說出大秘密,全場大笑不止

帥小伙帶一玉器去鑒寶,不小心說出大秘密,全場大笑不止

我們中國古代的文化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每一代都有著不用的文化,也都產生了很多文化的產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古董,文物,但是有很多的東西都是遺落在世界各地,脫離了大家的視線,但是國內除了很多的鑒寶節目,促使人們都能把自己珍藏的寶貝拿出來讓大家瞧瞧,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帶來一個小伙帶著玉佩參加鑒寶節目,結果不小心說「漏嘴」的事。

這位藏友帶來了一個特別小的玉佩,自稱是產自戰國時期的玉璜,是在鹽淮地區里下河一帶很典型的一件玉璜,是我哥的一件作品,然後主持人指出小伙說的話暴露出了這是假貨,小伙急忙改口說是藏品,引得全場大笑不止,這件玉璜來源於一位老先生,因為小夥子的哥哥和老先生有著共同的愛好,就是收藏古董和文玩字畫,所以老先生在臨終之前把這件寶貝送給了他的哥哥,但是很多人都了解玉璜不是單個出現的,都是組佩,所以這個可能就是組佩中的一件,但這到底是不是戰國時期的產物呢?就讓我們的專家來看看吧。

專家接過手看了一番之後,表示這個玉璜非常的美,兩段龍頭側向,乳釘非常突出,簡約的做工很顯出它的神采,玉質,色彩都是達到了最完美的結合,看古玉的話,存世看包漿,出土看沁色,這塊玉看不出沁色,只看得出包漿,應該是民國前出土的,不然包漿不會達到這個程度。

這是一套組佩中的最上端,如果是三個孔的話也可以稱之為玉珩,講究的是平衡之意,想要斷定是否是戰國出土的就要先看他的工藝,春秋玉器的紋飾都是層層疊疊,所以說極其複雜,而到了戰國的時候,這個紋飾就變得清晰明朗簡潔起來,如果是西漢時期這件玉璜摸上去就沒有那麼凹凸了,但是這件玉璜確實凹凸感強烈,這也是戰國時期的特徵,所以這就是一件戰國鼎盛時期的玉璜。

在2013年的時候香港拍賣會上拍賣了一對玉璜,成交價達到了47.84萬元,但是小夥子帶來的這個成色要比拍賣會上的這個好很多,所以價值更高。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記解說員 的精彩文章:

父親花光所有積蓄買個爐子,女兒要出走,專家看後:對你父親好點
英國女孩遠嫁中國男孩,英國丈母娘前來炫富拜訪,之後卻傻了眼

TAG:史記解說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