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才是一篇好稿子?

怎樣才是一篇好稿子?

有很多事情,做久了反而會陌生起來。一位資深的媒體朋友說,她以前很篤定地知道什麼是好稿子,怎麼寫出一篇好稿子,現在有時候會自我懷疑起來。

她說的好壞,其中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是,稿子是否寫出了真相。媒體被稱作「第三公權力」,民眾的期待很高,責任很大。作為媒體人,她自己也有清晰的理想。

公眾需要真相。但很多媒體因為背後各種利益集團的訴求,都很難公正地表達。同時,在這個人人皆媒體的時代,內容泛濫,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也更難傳播,真相很容易被掩蓋。最殘酷的是,有些真相,因為各種原因看不到,即便看到了,卻不能表達,因為會傷了利益、傷了和氣。這種問題遇到得多了,就難免覺得心累。

到底有沒有真相。馮唐說,要是司馬遷沒被切了小雞雞,估計中國的史書還是雞巴味。話糙理不糙,所以,真相很難得,一直如此。

你有機會見了漢武帝,即便他很真誠,也很難掏心掏肺地跟你說所有的事情。同一個事件,在他心裡,因為某種隱晦的原因,不能全部告訴別人,於是猜測和想像就有了空間。歷史有趣也就在這裡。

有一次羅振宇和羅永浩兩位創業者聊天,他們談到,如果可以有機會交換一個人的生活,他們最感興趣的是政治家。羅振宇說:「羅斯福打著一個特別光明偉大的旗號,而過著一些特別猥瑣,甚至是算計的生活,但是其實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偉大,哪些是真的猥瑣的算計。」他們兩個人都知道自己過不了那樣的生活。那種看似扭曲的撕扯力,可能才是世界完整的真相。

很多真相,需要很久才會被大家看到,甚至於,那時候大家也不在意真相本身了。

真相不會缺席。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公布的GDP增長,很多人都不信那個數字。但是即便統計里有水分,但是拉開四十年的維度來看,成就是擺在太陽下的,沒法遮蓋。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是全球第二了,但是廣大民眾的真實消費能力究竟是怎樣,我們似乎很難看到,但是拼多多快速崛起,瘋狂增長的用戶數和變化不大的客單價在告訴我們,數量相當大的消費者們面對的消費升級,會是另外一條路。

真相會遲到,但是大都不會缺席。很多事情的不同側面本身就會拼出一個個真相,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又不太健忘。

真相不僅是黑和白,更多的是灰色。多年前,吳曉波做記者的時候,曾經去一個「造假村」做調研,具體說是做假藥的。村民們把麵粉和糖攪拌在一起,然後蒸干成顆粒狀的東西,灌到各個袋包裝裡面去,就變成板藍根、養胃沖劑等各種各樣的袋包裝葯。吳曉波做完調研離開這個村的時候,跟那個村的村長說,「你們有沒有道德,所有買你這個東西的可都是病人。」

那個村長就跟他講,「我最大的道德就是讓我全村的人都富起來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我是那隻抓住老鼠的貓。」

這件事使得他感覺到,無論人生和國家的進步,不是一個黑和白非常分明的一件事情,大量的事情是發生在一個灰色的地帶。

這就和近期的疫苗案是一樣的,公眾的第一想法就是把制假者就地正法,認為這樣簡單又合理。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記者要做的是維護公器,把事件客觀地記錄下來,告訴大家。

掌權者們在約束條件下負責著這個社會未來的藍圖,他們轉身向左,是那些實業家,負責推動真實的改變;他們轉身向右,是那些媒體人,他們負責在普世價值觀的標準下監督,把看到的事實告訴眾人,哪怕只是片段。

就近期的拼多多上市而言,吳曉波想必能夠理解黃崢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廣大消費者真實的需求所推動的,但是他依舊需要明確地表達出對品牌侵權的聲討,這是他媒體人角色所必須做的,同樣黃崢也需要走自己該走的路,在尊重現實的前提下,不斷迭代和改善。

媒體總是衝動、嗜血的,受限於各種條件,有著說不盡的瑕疵,可是它的「根本善意」不能有絲毫動搖。否則,即便再熱鬧,表達再多情緒,對於公民社會和弱勢群體,也沒有什麼益處。

「應當努力看到硬幣的兩面,而不要妄圖知道事實的全部真相;相信普世價值,也要理解特定時期和角落裡的頑劣;絕對真理中往往包含著某天滑向最荒謬的基因。我們盯著燈籠,以為一直在找光,有時關注的卻是燈籠的配飾。」這是我的個人體會,也送給了朋友。

普世價值不會變,好稿子的標準應該也不會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雲峰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馬雲峰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