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最大的水上村莊:3萬人生活在水上,佔全國人口10%,不願遷到陸地

最大的水上村莊:3萬人生活在水上,佔全國人口10%,不願遷到陸地

在流經汶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的汶萊河畔,有一個特殊的定居點,它由42個緊緊相連的水上村莊組成,稱為水村,已有1300多年的居住歷史。該市一半人口,也就是約3萬人,居住在這裡,佔全國總人口的近10%。水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定居點。

這裡的一切運轉得都非常的良好。學校、警察局、消防局、診所、市場和清真寺都建在水上,整個村莊由36公里的人行道和人行橋連接在一起。因此,許多村莊都可以步行到達。在非毗鄰地區以及村莊不在河岸邊的地區,這些地區可通過水運進入,最常見的交通方式是「水上計程車」。它們是木製摩托艇,可以運送任何人,票價透明,在村莊中的碼頭和附近的河岸你都可以找到水上計程車。

水村配套的教育機構很健全,提供包括小學和中學教育在內的公共教育。每個小村莊至少有一所小學。同樣,也可以找到宗教學校,提供初級宗教教育。阿旺瑟曼中學是唯一一所完全建立在水上的中學。而其他的學校雖然大多建立在陸地上,但是有的學校也有部分是存在水上的。

水村房屋簡約而現代,採用混凝土和木材建造,一些比較老舊房屋已經採用現代材料不斷修復。每棟房屋均配有電和乾淨的水。每家每戶都被提供良好的衛生設施、垃圾處理系統、網路連接和郵政服務。

汶萊河的河岸最初大約是在8世紀開始有人定居。關於水村,最著名的歷史紀錄來自於義大利探險家安東尼奧·皮納菲塔,他在1521年作為麥哲倫艦隊的成員,訪問汶萊時來到過水村,他將是這樣描述水村的:「完全建在水中,它包含二萬五千個家庭,這些房屋都是用木頭建造的,這些高大的木頭建在河床上。」

荷蘭人奧利維爾·范諾特也曾於1600年12月至1601年1月在汶萊逗留期間描述了水村:「由木頭製成,並建在這樣的輕型樁上,當有風暴或其他一些不幸的事件時,這些房屋可以從河的一側移到另一側。」

從15世紀到17世紀,在汶萊帝國時期,當蘇丹國統治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包括菲律賓南部時,水村成為行政中心和重要的貿易中心。由於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等西方列強的到來,當蘇丹國統治在18世紀結束時,水村才開始走下坡路。

那時英國殖民者開始推行一項幫助水村人民在陸地上重新定居的計劃。一開始,並不成功,但後來很多村民都接受了這一計劃,導致其人口大幅減少。儘管如此,如今仍有大量居民在水村生活。 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水村還遭受了轟炸。

而現在的水村,遇到的最大問題之一,恐怕是漂浮垃圾和污水問題。人們承認,問題的根源不僅僅來自水村本身,且還可能是由於陸地上的廢物管理效率低下,特別是在汶萊河的上游支流和溪流附近。政府已採取措施,包括在集水區改造和安裝污水處理廠,以及在水村安裝垃圾收集系統。非政府組織,也組織民間進行過很多次的垃圾清理活動。但是,沒有看到完全顯著成效。

作為汶萊的重要歷史和文化遺產,人們越來越關注水村現在生存現狀。由於居民移民和搬遷的因素,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總體人口一直在減少,估計從1981年的約2.8萬人減少到2011年的1.3萬人。隨著繁忙的現代生活方式的增加,人口的減少正威脅著水村的習俗和傳統的生存方式,也削弱了居民之間的社區意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不宇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秘魯是個怎樣的國家:擁有世界新7大奇蹟之一,和沙漠的神秘線條
最富有的寺廟:人們搶著捐錢,5000年來,寶藏相當於廣東全省GDP

TAG:王不宇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