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訪華前夕,馬哈蒂爾為何二度訪日?關鍵原因是這三點……

訪華前夕,馬哈蒂爾為何二度訪日?關鍵原因是這三點……

馬哈蒂爾二度訪日

為何總是日本?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在短短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8月6日至9日,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二度訪日。

此前,馬哈蒂爾曾於6月10日至12日出訪日本並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馬哈蒂爾表示未來將加強馬來西亞與日本的關係,並希望馬來西亞能吸引更多來自日本的投資。

8月5日,馬來西亞外交部發布聲明表示,馬哈蒂爾第二次訪日旨在提升馬來西亞與日本的雙邊合作關係,尤其是在教育、科技和交通領域。

短短兩月時間內,為何馬哈蒂爾兩次出訪都是日本?原因或有三點。

暫停中資高鐵項目後

馬來西亞或在日本尋求最優解決方案

東博社注意到,馬哈蒂爾此次行程中有一個特別的安排,那就是參觀日本的高鐵設施。

據悉,日本的新幹線被稱為世界上最早、最成熟的商業營運高速鐵路系統,其運營模式對於其他高速鐵路而言,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然而近年來,中國高鐵的發展後來居上,同樣不容小覷。德國、新加坡、泰國、巴基斯坦等多國政要都曾肯定中國在高鐵建設領域的經驗和技術。

在馬哈蒂爾上任後,因財政問題,馬來西亞暫停了涉及中資的東海岸鐵路計劃以及三條油氣管道等四個項目。

對於被暫停的中資東海岸鐵路,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曾公開表示:「唯有中國對該項目大幅降價,東海岸鐵路才將具有財務和經濟上的可行性」。

在此背景之下,8月7日,馬哈蒂爾參觀了日本的九州鐵道公司安全中心,並上手操作了日本新幹線子彈頭列車模擬器。

過後,他發表推文稱讚了日本新幹線子彈頭列車在不同天氣下的精確和適應性,透露出了對日本高鐵技術和設備的青睞。

「我試用了新幹線子彈頭列車的駕駛員模擬器。它非常精確,能夠模擬天氣和晝夜變化……」

馬來西亞受財政因素影響,一方面下令暫停中資高鐵,一方面積極參觀日本新幹線,企圖尋找成本與技術的最優解決方案,同時也是為8月正式訪華談判做好準備。

再現馬來西亞國產汽車輝煌

日本是否會伸出援助之手?

據悉,馬來西亞將在2020年前啟動國產車3.0計劃,旨在夠重振馬來西亞國內的汽車領域。

據正點國際報道,馬來西亞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20世紀60年代前的汽車整車進口階段;二是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組裝階段;三是20世紀80年代後民族汽車工業起步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期,時任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大力發展民族汽車業,成立寶騰汽車公司。

成立兩年後,馬來西亞寶騰與日本三菱開展合作,技術和研發實力得到快速提升,使馬來西亞成為東盟地區最大的轎車市場。鑒於寶騰的成功,馬來西亞於1992年10月投資興建第二個國有汽車企業Perodua。

然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進口廉價汽車的衝擊下,蓮花因資金鏈斷裂而導致停產,在此之後,寶騰也沒逃脫銷量低迷的厄運被中國吉利收購。

馬來西亞汽車工業曾在日本的助力下崛起,時隔多年,馬哈蒂爾再次向日本汽車尋求合作機遇。

馬哈蒂爾表示,獲得日本汽車專業知識對於馬來西亞汽車業至關重要。他表示,馬來西亞已有一家公司寫信給日產、豐田,尋求與他們的合作。

日本能否助力馬來西亞國產汽車業再現輝煌?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東向政策」升級?

馬來西亞將加強與日本關係

「東方政策」指的是以日本為榜樣,通過學習日韓發展模式、技術、管理方式等,推動實現馬來西亞的工業化。是過去馬哈蒂爾執政期間(1981-2003年)馬來西亞高速增長的代名詞。澎湃新聞援引日媒報道,認為馬哈蒂爾此訪的背後,體現的是馬來西亞與日本加強關係的願望。

在馬哈蒂爾多次示好之下,無疑為日本投資者在馬來西亞進行投資吃下定心丸。 馬來西亞如若獲得日本投資,將有機會實現「東向政策」2.0,同時日本也能藉助馬來西亞擴大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

然而當馬哈蒂爾提出希望日方提供巨額低息貸款和援助時,日方則回應「考慮考慮」。

「東向政策」能否升級?日本的態度如何,或將為日後各國與馬來西亞進行合作提供決策參考。

資料來源:新華社、海外探客、澎湃新聞等

綜合整理:雷藝翎

編輯:雷藝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博社 的精彩文章:

災難面前杜特爾特再次「消失」,其領導能力及健康狀況再遭質疑
泰國要從英國引渡英拉!英國:除非此人已經被捕,否則不會回應

TAG:東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