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常犯的兩個錯誤,使尿蛋白、肌酐總是得不到有效控制
尿蛋白總是無法轉陰,血肌酐一直在持續升高,感覺治療好像沒什麼效果,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醫院選擇不合適
醫院選擇不合適
大部分腎病患者會下意識地認為醫院越大,治療水平越高。所以雖然挂號非常難,但還是不遠萬里擠進了病號大潮。
實際上,大醫院的優勢在於醫生們臨床經驗非常豐富,因為接觸患者數量很多,每天都要高強度應付各種突髮狀況,在專業度上確實值得信賴。
但也正是因此,大醫院的治療往往無法深入,並且由於存在更加保守、固定的規則,導致腎病治療幾乎等同於流水線作業,形成了非常固定的治療套路。
極度缺乏自我管理
極度缺乏自我管理
對於腎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來說,住院治療只是為了控制突發癥狀或進展過快的病情,真正主流的治療是在家的自我管理。
這裡所說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飲食、運動、起居、情緒四個方面,醫生們肯定強調過不止一遍了,但困難在於,一旦出院,醫患之間的聯繫就會完全中斷,醫生根本無法監督患者是否執行了醫囑。
至於患者自己,能夠長期堅持一種好習慣的人本來就是鳳毛麟角,生病之後自制力只會變得更差。
如何提升腎病治療的效果?
如何提升腎病治療的效果?
腎病當然是無法治癒的,但我們可以通過良好的治療和管理,讓腎病進展變得非常慢,確保患者的正常生活不受打擾,尤其是阻止尿毒症過早到來。
因此,能否找到合適的醫院以及能否做到良好的自我管理,至關重要!
同其他慢性疾病不同,腎病治療的花費與療效並不一定成正比,更重要的是,由於發病機制尚在探索中,導致化驗單數據的變化並非評估療效的唯一依據。
所以,建議大家多多學習腎病的相關知識,多了解一些,雖然不一定能幫助提高治療效果,但一定能讓你少走彎路。


※也許你的尿蛋白這次沒能轉陰,但腎病治療並非完全沒有效果
※尿蛋白4+沒你想得那麼嚴重,腎病檢測不能只看表面數據
TAG:腎博士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