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產手機亟待突破「創新者的窘境」

國產手機亟待突破「創新者的窘境」

北京時間8月2日晚間,蘋果登頂萬億市值,而它之所以能成為增長和創新的神話,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幾十年如一日以產品為中心。

蘋果就是憑藉這個戰略持續增長並顛覆了個人電腦、動畫電影、音樂、行動電話、平板電腦、數字出版六大產業。

蘋果之所以成為顛覆者,要感謝喬布斯把全部資源都放在了產品上,把產品及體驗盡量做到極致。這點,尤為值得當今國產手機廠商學習和研究,因為他們集體陷入了「創新者的窘境」。

這種窘迫在於,當手機行業進入存量競爭,硬體與性能的比拼已讓位於服務與體驗,但是,強調「微創新」的一眾國產手機廠商因為缺乏技術積累及對自身發展戰略的把握,仍在盲目追求各種功能在手機上的疊加,而不去正視消費者的需求或無力解決產品的痛點,這讓他們日復一日打著創新的旗號被動或主動地陷入營銷之戰。

好在,這不是集體淪陷。

幾乎與蘋果實現萬億市值同一時刻,華為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Canalys分析師稱,這是七年來三星和蘋果聯合稱霸的格局首次被打破。

近十年,華為公司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位列全球第三;2017年研發費用支出人民幣896億元,約佔總收入的14.9%,研發投入排名全球第六,領先蘋果等一眾公司。

持續的高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讓華為形成了芯—端—雲的三層能力創新,也拉開了與其他廠商的差距。

在談到2018年將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真正走向崛起的元年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特彆強調的是,市場份額呈現出的只是一個自然結果,並不重要。華為追求的是用戶滿意度。華為內部考核的不是KPI,而是以用戶滿意度為核心。

這番話雖然聽起來有點「雞湯」,但卻是大實話。安卓手機太複雜,華為的許多世界級科技創新,為的都是提升用戶體驗感知,把簡單應用做到極致。

同蘋果一樣,如今的華為也在戰略上強調產品,強調「取捨」,雖然這種思維方式是反人性的,因為人喜歡求全,但有可能你今天的不成功,恰恰不是因為做得太少,而是因為做得太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