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羅斯對美加征40%關稅,強力回擊美國貿易霸權

俄羅斯對美加征40%關稅,強力回擊美國貿易霸權

2018年以來,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向全世界發動貿易戰,嚴重衝擊了當今國際政治和經濟秩序。美國政府一意孤行,一方面延續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一方面也對俄加收鋼鋁關稅。面對美國的蠻橫,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當然不甘示弱,決定以牙還牙,加入到國際上反擊美國霸凌的行列中去。

據報道,根據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此前簽署的命令,自8月5日零時起俄正式對從美國進口的部分商品加征25%至40%的關稅,作為對美加征鋼鋁關稅的反制措施。此前,美國政府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啟動「232調查」,並最終導致對上述產品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

隨著特朗普「通俄門」的不斷發酵,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忽冷忽熱,忽好忽壞。兩周前的美俄還親密地舉行著峰會。特朗普不僅否定了俄羅斯干預美國前年的大選一事,並且和普京站在了同一戰線上。當然特朗普也招致了國內兩黨的強烈批評,更有甚者大罵其為「賣國賊」。其實這樣的較量,早在43年前赫爾辛基舉行的美蘇峰會就出現過,不過當時的贏家是美國,而蘇聯卻深陷漩渦。

1985年至今的30多年裡,俄羅斯人先後經歷戈爾巴喬夫的6年、葉利欽的9年以及普京掌權的18年。二十多年前,每逢總統大選,俄羅斯知識精英總是哀嘆這是「沒有選擇的選舉」,因為無人可選,民眾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現在,在「普京4.0時代」,總統大選也被形容為「沒有選擇的選舉」,只是這時「沒有選擇」變成了「無需選擇」:普京獨佔鰲頭,擁有民眾絕對的支持率。

挽救俄羅斯於歷史迷途

1985年3月,蘇聯3年時間裡接連送走三位年老多病的領導人後,迎來了年輕的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戈爾巴喬夫打著「民主化、新思維」旗號,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路線

起初進行經濟改革,但淺嘗輒止,也不見任何成效。他斷定改革的阻礙來自黨內,來自政治體制,於是在1988年拉開全面激進政治改革的大幕。不到3年時間,戈爾巴喬夫不僅沒能革新蘇共,給蘇聯人民帶來「民主、人權和自由幸福」,反而徹底搞垮了蘇共和蘇聯,輸掉了「冷戰」,成就了西方資本主義的世界霸權。

上世紀90年代初,打著反共、反蘇等旗號上台的葉利欽在蘇共和蘇聯的廢墟上宣布,要向美國等自由世界國家看齊。之後9年,他在俄羅斯推行「全盤西化和私有化經濟改革」,結果帶來的不是他所許諾的「人民資本主義的幸福天堂」,而是「野蠻資本主義」「寡頭資本主義」,俄羅斯社會深陷泥潭。上世紀90年代末,金融危機和車臣戰亂使俄羅斯又一次瀕臨分裂甚至崩潰。

葉利欽和普京

蘇聯解體後的10年,葉利欽治下的新俄羅斯步履艱難,與外交失勢、經濟大幅衰退相比,更可怕的是持續的政治衰敗。那時的俄羅斯極力試穿「西式民主」外衣,到頭來只是徒有其表的民主假象。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各地官員為所欲為、各行其是。激進的經濟全盤私有化變成權錢勾結大肆瓜分國有財產的分肥盛宴。財閥政治、寡頭政治盛行,家族勢力和黑幫「暗箱」操作屢見不鮮。

世紀之交,普京接過權棒,也繼承了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等留下的沉重政治遺產和「爛攤子」。經過18年、3個總統任期的勵精圖治,普京拯救國家於懸崖。

普京多次強調,對曾歷經歷史動蕩和變革失敗的俄羅斯來說,最重要的是穩定和社會團結,任何政治改革都必須審慎而負責,必須漸進、穩定和連貫。俄羅斯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機制」,以確保在未來數十年內保持長期穩定發展,這才是符合自身實際的俄羅斯之路。

不得不對西方奮起反擊

在西方眼裡,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是巨大的威脅和挑戰,是西方思想和模式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西方將俄羅斯視為異類由來已久。100年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就將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俄視為「眼中釘」。1918年,十多個帝國主義國家武裝干涉,妄圖將蘇俄「扼殺在搖籃里」。

二戰後,西方大國更是將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視為「自由世界」的威脅,率先築起冷戰「鐵幕」。此後50多年,西方陣營除保持強大軍事壓力,還以「水滴石穿」「和平演變」等手段與蘇聯進行政治思想較量。他們不斷發動政治戰、心理戰、人權戰,妄圖以民主、自由、宗教、民族等問題為借口,撕開蘇聯制度的口子。

1988年以後,戈爾巴喬夫正是落入西方陣營布下的種種「政治陷阱」而亡黨亡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僅失去「超級大國」和社會主義陣營「老大哥」的地位,而且被西方大國視為「冷戰」失敗國家。

戈爾巴喬夫

普京掌權後也曾一度向西方世界示好,但多年來,西方列強並未改變對俄羅斯的輕視和排擠,這使普京徹底放棄了贏得西方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幻想。

2006年,普京提出國家主權至上,回擊西方的政治滲透,維護俄羅斯的利益和政治安全。這使西方政要和媒體近些年來愈發氣急敗壞,加大對普京和俄羅斯的妖魔化和打壓,逼得普京不得不奮起反擊。

「普京道路」成俄政治品牌

20世紀俄國思想家別爾嘉耶夫說,俄羅斯是一個「難解之謎」。俄羅斯哲學家也早就發現了俄羅斯民族「熱情與冷酷」「文明與蠻橫」等雙重性格。這在普京身上就有所體現,他既受到俄羅斯民族性格中生猛和驍勇氛圍的熏陶和滋養,又有長期在隱秘特工部門的工作經歷和訓練,因而兼具「熊」的蠻力和「豹子」的敏捷。他善於蓄勢待發,善於防守反擊而出奇制勝。

18年來,在俄羅斯跌宕起伏的歷史波濤中,在東西方碰撞和對抗較量中,普京率領俄羅斯民眾既有多次徘徊但又披荊斬棘,終於找到俄羅斯的定位和角色,找到目標和未來前進的方向。

在當今世界政治的大賽場上,普京無疑是頂級選手之一。普京秉承「穩、准、狠」的一貫風格,在與西方的競技中表現出高超的決策效率和領導能力。「普京風格」「普京道路」,也正成為新時期俄羅斯立足於世界舞台最大的「政治品牌」。

在普京心目中,俄羅斯應當是當今世界一個具有領導力和影響力的強國,俄羅斯的發展道路必須考慮也應保留自身特點。他強調:「俄羅斯民族不能迷失自己,俄羅斯永遠依舊是俄羅斯。」

這次大選再次表明,俄羅斯人相信普京,相信普京內心的強大,相信他的執著和努力。

不過,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局勢和西方世界的圍追堵截,俄羅斯社會能否順利走上普京畫出的政治坦途?

已經走出迷途的俄羅斯能否在普京帶領下,攻堅克難,再度實現國強民富的俄羅斯之夢?

我們將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張樹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他的新著《俄羅斯之路30年——國家變革與制度選擇》現已面世。

相關書籍推薦

《俄羅斯之路30年:國家變革與制度選擇》

張樹華 著丨2018.0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信出版集團 的精彩文章:

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中國「基建狂魔」的歷史基因從何而來?秦始皇表示,此鍋他不背!

TAG:中信出版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