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歐洲吉普賽人都是流浪「鬼」?

歐洲吉普賽人都是流浪「鬼」?


吉普賽人是一個和猶太人一樣命運坎坷、四處流浪的民族。一般認為,吉普賽人於公元11世紀離開印度北部,開始流浪生涯,沿著波斯到土耳其,再到東南歐,最後於15世紀到達西歐。至20世紀下半葉,吉普賽人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不過主要還是在歐洲。





吉普賽人,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叫法,英國人稱他們為吉普賽人,法國人稱他們為波西米亞人,西班牙人稱他們為弗拉明戈人,在俄羅斯他們則被成為茨岡人。而他們自己則自稱羅姆人。




吉普賽人是一個天生流浪的民族,內心有著強烈的民族性格,保持著一種關於流浪的浪漫和嚮往,他們拒絕其他文化和變化,這使得他們與所在的國家格格不入。吉普賽人的特性,我們可以從梅里美的小說《卡門》中有一些了解:熱情、奔放、洒脫,終年在城市和鄉村之間流浪,嚮往自由,不願受拘於法律的約束。





吉普賽人素來以神秘的形象著稱,他們不事農桑,主要尋求與流浪生活相適應的生計,男人以販賣家畜、馬戲馴獸師、補鍋和充當樂師為業,婦女則從事卜卦、賣葯、行乞、表演等行業。





在所屬國的人們看來,吉普賽人從事的都是不正經和低下的行業,因此長期以來,流浪和貧窮的吉普賽人都遭受歧視與迫害。希特勒統治德國時,像對付猶太人一樣,將大量的吉普賽人關進集中營。至今世界上不少地方仍對吉普賽人保有極其反面的印象。




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多數吉普賽人已經拋棄了那種用於長途旅行的大篷車,過上了定居的生活。儘管他們仍然沒有穩定的工作,但至少他們願意改變了。





二戰前,一個吉普賽人的居住地,通常他們會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然後繼續流浪。





正在做飯的吉普賽女郎。




二戰之前流浪在歐洲的吉普賽小孩。





二戰前流浪在歐洲的吉普賽小孩。







吉卜賽人也叫茨岡人。以過遊盪生活為特點的一個民族。原住印度西北部,10世紀前後開始外移,遍布世界各洲。茨岡語屬印歐語系新印度語族。吉卜賽人現以改說各所在地的語言,信奉當地流行的宗教,擅長歌舞。



很多朋友啊,臉盲,一見到外國人覺得長的都一樣。。。其實,仔細看還是有差別的,比如吉普賽人,長臉有點方,臉形上寬下窄,下巴有點尖,長眉毛,眼睛大而長,很明亮,佔據上半臉的大部分比例,鼻樑額外長、高和直,嘴巴有點寬,表情沉著神秘有些冷漠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野 的精彩文章:

超燒腦:名畫里隱藏的神秘人是誰?

TAG:GO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