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球員為主教練為輔,「回家」後的五年規劃劉煒說給你聽

球員為主教練為輔,「回家」後的五年規劃劉煒說給你聽

「早上好,上海。」回到上海男籃的那天清晨,劉煒開啟了塵封四年的微博。這一刻,或許他在過去的四年間已經想了無數個日夜。大鯊魚劉煒,雖然從未改過自己的微博名,但在落筆簽約的那一剎那,這個名字重新連接了。

01

「落筆算是走完第一圈了」

落筆後的這份平靜,一直持續到了他公開亮相的那天,儘管對於梅隴訓練基地的這片訓練場,他再熟悉不過,就連上海東方大鯊魚籃球俱樂部副總經理曹健都直言,「這就是你的主場。」可踩上地板的那一刻,劉煒卻緊張得像個剛上學的孩子,「首先因為是剛剛簽約了,然後至少是出去學習了四年,回到熟悉的場地的第一步,肯定會還是比較緊張,但更多的是幸福與開心。」

這種複雜的情緒,在劉煒的心中開始蔓延,古人云近鄉情怯,劉煒的心理活動也大抵如此。這次回到梅隴訓練基地,劉煒沒有選擇原來的那間宿舍,「現在變化比較大,很多東西還在慢慢收拾整理。」

面對媒體的長槍短炮,劉煒找了自己的「小兄弟」蔡亮做救兵,可他開口的第一句卻直呼後者已經是個老隊員了,「對他們來說,其實現在球隊,全運會這幫小孩都是1995、1996年的,那他自然而然也會被稱作是老隊員了,其實也是開玩笑的。」劉煒笑著說道,「就像羅智一樣,他說本來他是老隊員,現在我回來以後,他不是最老的隊員了。其實我覺得可以體現出一點,就是球隊目前團隊氣氛,是比較融洽的,而且各球員之間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這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跡象。球隊成績有起伏的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法,有這樣好的氣氛,好的溝通,能把每個人能力都發揮出來,更能體現一個凝聚力。

老隊員、退役……曾經類似的詞語,劉煒本人都略顯排斥,那時候的總覺得他骨子裡有股不服輸的狠勁。如今回到上海,反而自己卻拿這個話題開起了玩笑,「主要是因為環境。因為現在在家裡,此前還在外面學習,現在學習完準備好回來以後,更加從自己內心能坦然面對很多東西,等於是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多一點。勢必而然,經過這次簽約以後,其實對自己未來五年規劃有個大致的方向了。

02

「現在的微博不太習慣了」

2014年7月1日,劉煒在離開上海前發了最後一條微博,至此之後的四年時間裡,他的微博再無更新,就連認證都停留在了新疆男籃隊員,不過他的微博名和頭像卻還停留在大鯊魚的時期,或許他一直在等著重新回來的那天,「其實密碼都找了挺久的。」劉煒說道,「現在微博又多了很多東西,比如說你發張照片,裡面可以配個圖,真的已經不太習慣了。」

四年時光,可以改變很多東西的模樣,但不變的卻是上海球迷對劉煒回家的期盼,在當初那最後一條的微博有超過一萬次的轉發,有六千多條的評論,裡面大部分的評論都圍繞著「回家」二字展開。

如今再翻看那些留言,劉煒坦言那些煽情的文字都多少會觸動他柔軟的心弦,「其實也會看,但是看心情。有的時候,我感覺我的淚點還是比較低的,所以說看心情。因為每個人回到家的感覺都不一樣,對我來說又是那麼特別,真的是非常開心。而且今年又能回到熟悉的主場打球,那感覺肯定不一樣的。」

「因為回家了。」說起自己開始更博的原因,劉煒的回答言簡意賅,「其實從我內心來說,慢慢回想,其實出去的感覺對我的幫助還挺大的。因為人老是在一個環境的話,他不會像出去經歷過的人提高這麼大。而且就像我說的,人的眼界、格局,只有出去以後接觸了不同的人,接觸了不同的事物,才會看的更遠,所以說挺感謝這四年的。對於我來說是個磨練,是個準備。應該說,時機一到,我也畢業了,我也準備好回家了。」

03

「大巴下來終於可以左拐了」

回到上海的這段時間,除了訓練之外,劉煒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給到了家人,「挺累的,陪著孩子玩挺累的。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為感覺自己從未離開過。」在劉煒看到,回到上海男籃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的,你想強求也強求不了。」

在上個賽季做客源深時,劉煒第一次帶著自己的兒子來看球,不過小傢伙貌似對於籃球並不感冒,「我覺得兒子現在還小,他好像不是很喜歡籃球,反而我女兒挺喜歡籃球的。」劉煒表示因為孩子還在長身體的階段,考慮到球賽比較晚,會影響他們的休息,所以還得看他們自身的狀態,再決定是否帶兒女一起去到現場。

對於支持自己的球迷,劉煒有說不盡的感謝,「感謝、感動。下次再見到小黃魚球迷會,我就可以從主隊更衣室出來跟他們擊掌了,而不用再繞一圈了。而且不只是一場比賽,是所有的主場常規賽,包括季後賽都能看到他們,包括現場所有的球迷,還是很開心的。」毫無疑問,這份感動在下個賽季的首場比賽會變得更加「洶湧」,「第一場比賽倒還真沒想這麼遠,但我知道大巴下來進門終於可以左拐(進主隊更衣室)了,不用右拐了。」

轉型「菜鳥」教練

以球員為主教練為輔

東方體育日報:現在身體狀態恢復得如何?

劉煒:肩傷其實挺長時間的,而且好得比較慢,其實慢慢在恢復,現在感覺大概有六到七成左右,因為怕打比賽又把它拉傷,希望能把它徹底養好,然後能百分之百地回到訓練當中去。因為之前一直在跟球隊協商,休賽期就是在保持體能,現在身體感覺不錯的,平時訓練基本還是參加,只是在對抗項目上還是會做些許調整,其他就全部都是跟隊的。然後看隊伍和李導的需求,我就根據需要去安排訓練計劃。

東方體育日報:李導的這個「魔鬼夏訓」對於你這樣的老隊員來說,是不是完成起來比較困難?

劉煒:其實我對訓練方面還可以,因為我還是挺喜歡動,挺喜歡練的,所以說看每個人怎麼想,因為如果你覺得這個東西對你有用的話,你會咬牙去拼過去,其實體能各方面我覺得還是要靠練,如果單單靠休息靠養是養不出來的。

東方體育日報:有過全運會的經歷,是否磨合起來會相對而言更快一些?

劉煒:全運會因為主要是「95後」、「96後」為主,但是現在你也可以看到全運會主打的年輕隊員,上場時間會相對少一些。比如說上海的老隊員,像蔡亮、羅旭東、田雨晨、張兆旭還是比較熟悉的,其他相對而言還是比較陌生的。

東方體育日報:現在和球隊的化學反應如何?

劉煒:其實沒有想太多,想的只是能把自己狀態調節得好一些。現在隊伍後衛比較多,而我更多的就是希望說把他們粘合起來。後衛多的好處就是你可以有陣容的變化,針對不同的隊伍,會有一、二、三套打法,就相當於人家說的板凳深度,我們一個陣容的變化也可以當作是板凳深度,我想會更好一些。化學反應現在還不知道,希望通過訓練、比賽,然後慢慢能打出來。

東方體育日報:怎麼評價吉默·弗雷戴特這位球員?

劉煒:打球非常聰明,而且各項能力都非常好,我覺得不單單是在場上,而且在場下各方面為人都非常不錯,其實也是特別期待和他一起打球。

東方體育日報:看到夏季聯賽你在場下和隊友的溝通比較多,是提前進入教練的角色了嗎?

劉煒:沒有沒有,因為現在還有球員的身份。其實我覺得只是現在看的東西會更多一點,想的東西會更多一點。如果是單單球員的話,做什麼事情相當於比較單調。如果要慢慢適應這個轉型的過程的話,還是要有時間,要有個適應的過程。主要是因為有時候你在場上打和在場下看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就是說換了個角度。我看到點問題,然後我就跟施宇晨有個交流,提給他幾個問題,讓他來回答,其實也是一種互相的幫助和交流,就一問一答,相互之間有個促進。

東方體育日報:自己給下賽季的一個定位是怎麼樣的?

劉煒:作為老隊員來說,要做好傳幫帶作用,不單單是球場上把大家擰成一股繩,在場下也要更多去把大家鼓勵起來,適當分擔一些教練員的工作。然後就是學習,今年自己的腦子裡會多了兩個字,就是教練,對我來說還真的是「菜鳥」。如果球員是老隊員的話,那教練就真的是太年輕了,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這完全是不一樣的層面,需要學習、如果是球員的話,不會像現在想這麼多,但現在慢慢要去換位思考,如果我是教練,我會怎麼去做。在這裡,也挺感謝俱樂部的,因為給了自己一個很好的平台。像李導、陸導、鄭導,他們也是冠軍教練組,包括新的外教,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然後通過觀察李導他們在場上陣容的轉變,以及什麼時候該換人等等,再加上自己的大賽經驗,能把這兩方面相融合。其實說的簡單,做起來挺難的,路還長,希望自己能慢慢適應這個角色,今年球員教練各一半。

東方體育日報:李指導之前有透露說,新賽季會讓你嘗試一些教練組的工作,自己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嗎?

劉煒:所以說我自己在慢慢適應,畢竟現在我還是個球員的身份,所以現在我只能以球員為主,教練為輔,然後去慢慢轉換。就像跟隊訓練,現在還是要百分之一百是跟著球隊訓練,練完之後很多項目可以適當地去和李導溝通,看自己怎樣慢慢適應新的角色,怎樣慢慢轉型。

圖文編輯:張毅瑋

視頻編輯:劉籽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體育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32強球衣長啥樣?奈及利亞隊的爆款了解一下
是誰,讓內馬爾搭上了回家的順風車?

TAG:東方體育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