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師開示 福報

法師開示 福報

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說的這個小話題呢,就是「福報」。

福報呢,當然中國自古以來都講「福」,也喜歡福。福祿壽也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的標配,非常地好。但福對於我的理解僅僅是因果上的一個另外一種相。它是從因果裡面來的,也是對於因果一個比較形象的闡釋。

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學佛的一個比較直接的目的是要改變自己。因為只有改變了自己,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自己的命運更好。但是如果要改變自己的話,事實上是缺了教理這塊是很難的。因為我很少發現有僅僅通過參加法會能夠改變習氣的人,包括各方面的一些習氣上能夠扭轉的人可能不是太多。

事實上學佛呀,大頭應該是佛學教理。因為只有把教理學好了,才能有一個修行的指明燈,能夠幫助我們具體地去汲取佛教上的般若智慧。獲得智慧是我們前進的非常有力的助緣,如果說學佛不能汲取智慧的話,這樣就比較徒勞。

當下的果就是未來的因,而且它已經既成事實,我們也不用糾結於過去。但是我們如何得到它,我們如何在因上作用,讓它變成現在的果而成為未來的因呢?它裡面有一個問題就在於我們有一個習氣,也可以說是行為上的慣性,或者說是佛教裡面所說的這種習氣,就是像西方人說的性格吧。說性格決定命運,雖然我不完全贊成,但是也不可以否認它有一定的道理。它的道理就在於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它有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一種行為上的軌跡,這就是為什麼命運是可以算出來的,但也是可以變的原因所在。

就像我們生活之中,說讓你什麼事都不做,現在的生活就很好了,可能依然會缺少幸福感,覺得存在感低,找不到自己的一個追求所在。因為凡夫就是這樣,總需要去找一個依託,因為自己的心性不夠,必須要一個東西佔據他自己的心,他才會感覺到充實,才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沒有了一個所依,那麽就會覺得茫然,這種茫然很容易跟痛苦掛鉤。

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去追求一樣東西,但是一直都追求不到,得不到就會很痛苦。所以就會出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追求到了也會痛苦,追求不到更會痛苦。所以我們生活上的這種滿足、幸福感,要真正從源頭上來說,與我們的這種福報的汲取,我們達到了某種預想值,沒有本質上的關係。

而與他有本質關係的事實上只有一個,就是我們自己的心嘛!這就是為什麼越容易知足的人,他的生活越美滿越幸福。但是說都這麽說,可是真正要讓一個人去做到「知足常樂」這四個字不容易,為什麼呢?就是有一個攀比與分別在裡面作怪。因為你看到別人特別好,本來自己覺得還挺好的,那麽一旦這種分別相出來了,自己又不能抑制住自己對於境的那種分別、執取,那麽就會產生落差,這樣也會由於分別帶來的煩惱,而產生逼惱之苦。

GIF

其實我們退一步去看這個事情,就是我們對於生活要追求美好,有錢的希望更有錢,善緣比較多的呢希望有更多的善緣。我們去看它的話,其實不難發現的,這個都是應該算是比較強烈的執著了。而煩惱,包括苦,從哪裡來?就是從執著裡面來的。所以客觀地說,福報它是福報,但是也依然可以成為我們煩惱的來源。

所以我在文章里說「有錢不一定代表就有福報,有才也不一定代表有福報」,所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實。我今天聽到一位法師講了一句話,覺得非常地對,就是我們的這個生命就是拿來開悟的。拿來去汲取那種無漏的般若智慧的。我們的生命不是為金錢服務,為事業服務,為家庭服務,而恰恰反過來,金錢、資源、事業是應該為生命服務的,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面可以通過汲取福報來轉化為般若智慧。

不是很多人能夠天天只依靠打坐就能夠開悟的,所以必須要去跟世間的緣分發生摩擦、發生聯繫,從眾多的境裡面,不管是善緣還是惡緣,都能夠汲取增上緣,這樣幫助自己去進步。其實更多的對於我們的助益反而是來自於逆緣,也就是逆增上緣,就是對於我們不好的事情。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覺得它不是福報,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嘛,越不是福報的事情呢,換個角度看,它可以給我們在修行上帶來更多的助益。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佛陀時代,就包括佛陀本人也要去經歷苦行。雖說純粹的苦行成不了佛,但是苦行對於欲上的剋制,在強化自己自制力上的功勞是功不可沒的。

那麽六波羅蜜裡面這種修行不間斷的要求,實際上就是在我們這種習氣、行為慣性上去作用,或多或少地能夠改變自己,它是這麽一個發心跟原理。我們每天都有這個念頭去靜坐、去拜懺、去懺悔、去行布施、做供養等,那麽這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念頭,但是如果每天都堅持,滴水亦可穿石,它的力量是會很強大的,它是能夠在我們的習氣上去作用的。

事實上無論是布施還是供養,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給予,是在供養師父,去支持寺院,去供養寺院。但實際上真的是在布施給自己,供養給自己。就像我們在世間去對別人好,實際上對別人好其實就是在對自己好。如果我們對別人不好實際上也就是對自己不好。善因善果、惡因惡果。

福報包括福德,可能更多的是注重世間因果的遷流,引導眾生在因上去做好取捨,然後相應地能夠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果,這是它的一個特點。那麽其實功德的話呢,更多強調的是心性上了。如果說一個人對於功德的修持程度比較高的話,是不應該在福報上過於執著的。

對於福報的理解要站在因果上,甚至於站在三世的因果上去理解它的話,這樣對我們整個宏觀上的引導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我在文章裡面有寫器世間的事物分分合合是沒有人能夠了了分明的,之所以我們要敬畏因果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佛法上用因果來解釋給我們聽,分善惡二法來引導我們去做選擇。

這種以善惡法來引導我們拿來做選擇的一個區分,就是拿來區分這個福跟禍的。我們做好的,有了善果那就有福報;做不好的,有了惡果,那就是惡業嘛。惡業那就有惡報,有不好的事情,會得病,會出現那樣這樣的問題。道理很簡單,但真正地要去理解,其實幷不容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大家都把它掛在嘴邊,但如果真正理解這句話,去把它落實在自己一生之中,真的很不容易,能做到這樣的至少也是一個我們世間的大菩薩。其實前面說這麽多呢,最主要就是說不管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資源,那麽我們所擁有的資源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汲取的。事實上對於這些東西最重要的不是說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最重要的而是我們怎麼去擁有它,這是最主要的。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去說,其實修福報並不難。真正難修的可能是功德,功德不好修,需要自己去用心。福報,只要你付出了,就有回報。就跟種地一樣,只有你把種子種下去了,灌溉了,它就一定會開花結果。要是我們不去種,那沒有辦法。所以修福報修的就是布施,這就是為什麼六波羅蜜第一行就是布施的原因所在。

福報是我們學佛去修功德的一個資糧。為什麼是資糧呢?因為沒有福報的話,我們很容易被外境所牽染。福報多了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能量,更多的心力去放在更高的一個追求上面。當然了,對於根性特別高的,即使沒有福報依然能夠修行得很好。這是說對於一般人而言。

佛教如果說真要拿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因果。無論是修行還是我們當下地去眾善奉行,諸惡莫做,包括我們最終的目的成佛,都是依賴在因果之上的。如果說一個人學佛能夠對於因果了解非常到位全面的話,其實成不成佛也就沒有那麽重要了。這就是為什麼到了最後連成佛都要放下的那麽一個根本的原因所在。因果呢,從因果裡面所詮釋出來的福報,包括福報再往上的功德,所謂福德與功德都是這麽來的。

所以最後要說的呢也就是公眾號裡面所最後說的,《金剛經》裡面就有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其實福報當然也是不出有為法的,從根兒上說呢當然是夢幻泡影。雖然是夢幻泡影,它依然有它自己不可代替的作用。比如說善資糧是我們心性上進步,開得佛之智慧的一個基礎。只是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當我們修行越往後,對於福報汲取的那顆執著心是要慢慢減弱。

最後祝願大家福報增長,增長到自己根本就不在乎它了。等到那天我想呢,只要還依然在學佛,依然有佛緣,出離心就會伴隨你,般若智慧就會以更快的速度向你奔來。祝大家吉祥如意!福慧增長!早日成佛,阿彌陀佛!

常 清

安然之處

安然處之

安然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然處 的精彩文章:

TAG:安然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