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汽車「交易與金融」,遇到歷史的拐點了嗎?

汽車「交易與金融」,遇到歷史的拐點了嗎?

據說有才華的大人物都關注了【金融高管會】

十年前,美國次級貸危機爆發,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內外資企業稅率統一,南方雪災、三聚氰胺,上證跌至1664點,4萬億...這些關鍵詞相信很多朋友回想起來還會歷歷在目,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事情。十年後,銀保監會合併、汽車新零售出現熱度、融資租賃轉由銀保監會管理、P2P史上最嚴監管、進口車關稅降低,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這些也都算得上國內汽車行業的大事件,給才過去一半的2018年汽車行業蒙上了一層迷霧,交易與金融的環境發展到底會有哪些改變?

過去的十年,無論是汽車的交易還是金融,每年都保持了高速的增長,尤其是近幾年,催生了很多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新零售、新金融方案。從傳統的購車流程:主機廠到4S再到消費者,到現在互聯網賣車、金融前置、帶額購車等,交易方式變得更加多樣、途徑更多,也更加便捷。互聯網企業在模式創新上確實動作快於傳統車廠、車商,和傳統金融機構,但隨著傳統車企逐步應用車聯網技術、金融機構採用新的互聯網的徵信技術、風控技術,傳統車企、金融機構在產品、渠道還是保持著上游的優勢,依然會是行業的領導者。互聯網要做的是如何更好的與傳統車企、金融機構合作,而傳統的車企、金融機構要更好、更快的進行變革。

5月,新車零售市場182.5萬輛車,同比增長4.4%,累計同比增長6.9%,看上半年的total覺得還不錯,市場交易量還保持了一個較高的增長率,但我們看一下4、5月分各省的情況,下圖:

就顯得不那麼樂觀了,受到金融監管加強、環保治理擴大、房市限購吸收資金等因素帶來負面影響,除了中西部,原先的主力沿海各省是全面下跌。令人更加擔憂的是整個流通渠道,原先新車銷售毛利佔比總利潤15%-30%,到現在幾乎全面倒掛,賣車不賺錢的口號終於在今年全面實現了,4S店的經營更像是賭博,在祈禱自己的售後流失率不要低於一個百分比。

有人把汽車的交易比作汽油,金融比作潤滑油,作為衍生業務的金融起到的是更好促進交易的作用,金融對交易有直接的刺激作用,例如一成首付的直租業務更是挖掘釋放了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購車需求。但交易才是發動機工作的根本,沒有交易就不會有金融。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汽車交易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首先看一下人口這個長期因素,車子、房子作為二十多歲適婚人群來講是一種剛需,但自1991年人口增長斷崖式的下跌之後,我國近些年的出生率一直在1.2左右上下,90後比80後少3100萬人,00後比90後少4100萬人,人口減少帶來的消費力的改變不言而喻。而行業參與者可沒有變少,「蛋糕」小了,吃「蛋糕」的人沒少,自然行業內競爭的壓力會日趨擴大。第二國內的經濟壓力下行,面對美國貿易戰,首當其中的就是金融機構,緊接著是中小企業。而這場戰爭中,體現的不僅僅是外患,原本內部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房地產泡沫等內憂正走在崩盤的邊緣,槓桿出清、產能出清已經在這個時候轉變為被動擊穿的局面。精英階級多數已完成了轉移,甚至成為做空的協從犯。受到傷害只能是普通民眾,最受傷害的可能就是中產階級了,這些有著一定消費力,推動消費升級的一幫人,也是汽車行業增長的主力軍,中產覆沒了,汽車行業也必將收到巨大打擊。

拋去宏觀的概念,如何優化、調整現有模式,使得汽車更加貼近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的購車、用車、養車提供便利。科技無疑是最好的驅動力,從早些年就提出的車聯網概念,到今天已經有車廠構建起了初步的系統框架,例如上汽的斑馬系統、東風啟辰互聯網車型的試點等,相信在不久的時間,就會對金融智能風控、分時保險、後市場養護、廣告營銷等領域產生巨大的變革。

可以預見在新的汽車生態中將迅速崛起一批新興企業以提供車聯網相關係統和平台服務。目前在前裝市場還沒有形成產業規模,產業生態之際,後裝市場便成了車聯網技術的驅動市場。

給自家品牌打個廣告,萬位科技是一家物聯網數字位置服務商,面向汽車金融機構提供智能化風控方案,車商流通渠道S-CRM客戶管理方案、以及向保險行業提供創新型財險、分時保險、車險UBI等家庭、公共、企業級解決方案。

以汽車金融風控管理為例,目前經濟壓力下行,隨著國家去槓桿、收緊銀根的落實,汽車金融的風控合規性、完善性才是金融機構的核心驅動力。一切以模式為優先,不重視金融資產管理,加槓桿放高利貸的行為,終將會被市場淘汰。作為萬位科技車輛風控智能化戰略的重要支撐,RMS系統是國內唯一實現以車輛為屬性的車輛風險管理平台,嵌入了萬位科技針對客戶需求設計的風控分析模型,實現智能化的風控分析,根據風險權重,自動判斷車輛處於高危、可疑、正常情況,並給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做到對於車輛行為數據的高級分析。

那麼,RMS系統是如何能過做到?兩個方面:

第一,建立聯接,彙集數據。聯接是RMS系統的基礎,而汽車金融風險管理的不同業務場景對聯接也有著不同的需求。RMS在聯接了貸前、貸中及貸後的不同場景之後,根據客戶的具體問題和挑戰,和客戶一起去開發解決方案,彙集數據。

第二,分析數據,讓數據產生價值。RMS系統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採集數據、實時監測。我們一直在考慮的是將海量數據存儲到雲端,以支持資源靈活調度和運維可視化,並通過機器學習、認知分析等技術對數據加以處理,直接輸出風控結果,讓每個業務環節產生海量數據真正產生價值。

借用平安金融的一句話,科技:觸動客戶體驗及行業業態的變革。汽車市場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創新與變革,科技助力汽車市場消費模式的改變正悄悄的展開。「拐點」什麼時候來,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願我們都能緊跟技術變革的潮流,主動去迎接改變,在各自的行業中,先行一步。

作者簡介:

郭強系萬位科技CEO,在汽車金融行業有超過10年的從業經驗,對貸後風控、汽車金融保險等均有一定的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高管會 的精彩文章:

TAG:金融高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