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大女孩《感謝貧窮》引爆網路:你最窮的時候是什麼情態?

北大女孩《感謝貧窮》引爆網路:你最窮的時候是什麼情態?

文 /張 蘿

01

最近,北大准學子王心儀的一篇《感謝貧窮》引爆網路。王心儀出身河北貧困農家,一直成績優異,今年更是以707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

王心儀和媽媽

她在文章中說,「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和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在《感謝貧窮》這篇文章中,王心儀回憶了貧窮生活的苦痛,媽媽體弱多病,姥姥因為沒錢醫病而去世……但末了她還是發出感慨:「謝謝你,貧窮。」

王心儀的故事足夠勵志,但「感謝貧窮」的措辭引發巨大爭議,有人淚濕眼眶,有人不以為然,知乎上很多人評論:貧窮不值得感謝,它恰恰是苦難的根源。你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我倒覺得,十年寒窗之後終於考進中國的頂級學府,那份自豪足夠釋放多年來被貧窮壓抑的自尊,揚眉吐氣之時發出感嘆:「感謝貧窮」,這恰恰表明,貧窮給了她太多的苦痛和壓抑,留下了太深的烙印。

就像被戀人拋棄後都會深陷失戀的痛苦一樣,待到有一天,終於找到了更優質的伴侶,開啟了更鮮亮的人生,這時的你可以洒脫地對曾經拋棄你的人說:「謝謝你拋棄了我!」那份洒脫里分明是滿滿的復仇的快感。

所有的苦難,只有我們真的擺脫了,實現了華麗的轉身,回望來時的路,才會憶苦思甜,過去的苦,才會成為現時的陪襯,才會更覺出當下的甜,才會放下仇恨,跟過去的苦難和解,進而釋然。

而如果苦難一直都在,無邊無際,沒有盡頭,誰會感謝苦難?!

所以,女孩現在對貧窮有多感謝,當初就有多憎恨,好在她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人生轉折性跨越,一個頂級大學的光環足夠讓她擺脫最底層的貧窮,未來可期,於是,她用多年的應試教育習得的文章套路,狠狠地發出了「感謝貧窮」的喟嘆,好暢快,好解氣!言下之意:貧窮,我終於快要甩掉你了!

如是而已,豈是真的感謝?!

當然,未來的大學生活中,因為貧窮,她依然會面臨很多挑戰,和家境優渥的同學相比,她難免會有心理落差;因為貧窮,大學畢業後的人生規劃和職業選擇都可能與家境好的同學不同。而這些考驗,極有可能是伴隨一生的。這些她未必預見不到。

02

王思聰畢業後創業練手,父親給了他幾個億作為啟動資金,而且他完全沒有任何顧慮,不用擔心虧了怎麼辦。虧了只當交點學費而已,完全影響不了他的生活和家族的事業,有什麼好顧慮的呢。

但是底層家庭的孩子呢?

前段時間本人身體微恙住院了幾日,剛進病房時,聽見隔壁床位的李大姐跟前來探望她的親友聊天,竟一副痛心疾首捶胸頓足的樣子,「我真想跳樓算了。」

嚇了我一跳。以為發生了什麼天大的事。

親友好生安撫,李大姐才稍稍平復。

親友走後,她才細說原委。原來這位大姐有糖尿病,平時吃吃藥即可,這次病情加重住院,都因為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兒子去年大專畢業後,說是跟同學一起在外地找了一份工作,還談了個女朋友,他的同學。

李大姐當時還挺高興的,沒想到一年後兒子闖了大禍才告訴她,他根本沒有找工作,大學畢業後他就和幾個同學合夥開了一家奶茶店,入股的錢有向富二代的同學借的,還有網貸的,湊了十來萬。因為不善經營,奶茶店只堅持了半年就關門了,但網貸的利息卻翻翻了好幾倍,高達好幾十萬了,還不了,於是求助父母,才說出了事情。

李大姐差點被氣瘋,致使血糖飆升,住進了醫院。

「孩子想創業,這是好事,他沒告訴你,只是不想讓你擔心」, 我勸慰大姐,「他還是想做點事的,只是投資失敗,就當買點經驗教訓唄。」

但對李大姐來說,兒子創業試水的失敗後果相當嚴重,她和愛人收入微薄,她還有病在身,根本沒什麼積蓄,償還幾十萬的外債唯一的辦法就是賣房子,賣他們唯一的住房,一個兩室的小套,是多年來做小生意賺來的。現在房子已經掛出去了,以後的日子他們只有租房住了。

「沒想到混到後半輩子,窩都沒了。」大姐無限悲戚。

唯一欣慰的是,奶茶店關門後兒子在上海找了份工作,在王思聰投資的一家網路公司做了電競教練,在網上教人打遊戲,收入還不錯。

所以很多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畢業後會趕緊找一份工作養家,現實不允許他們去嘗試創業或其他的可能,因為輸不起。

波先生的一位同學一直遺憾大學畢業後沒考研,其實那會兒他並不是不想考,而是父母供養多年,家裡還有弟弟要上學,他不忍再拖累父母幾年。

現在那些考研的同學一般都留在了一線城市,有了更好的發展機會,而他急於想減輕家庭負擔,畢業後就在直接進了一家事業單位,三四線城市的,有了穩定的收入,家人的生活終於有了改觀,他也很快娶了妻生了子,日子波瀾不驚。但這種一眼看到頭的日子讓他心有不甘。沒成想,這樣的日子也難以為繼了,眼下,受互聯網的衝擊,他所在的行業正在迅速衰落,收入銳減,不得不轉型。因為沒有更高的學歷,可供選擇的路徑大大受限,讓他置身痛苦的中年危機之中。

他感嘆,如果不是因為窮,他當初肯定會考研,他的人生也許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03

貧窮何止會狹窄你的視野,刺傷你的自尊,限制你的想像,帶給你痛苦、掙扎和迷茫,也會束縛你的手腳,讓你在追求夢想的路上瞻前顧後,畏手畏腳。

這樣說,有人馬上會想到李嘉誠,想到馬雲,但馬雲和李嘉誠都只有一個,概率很小,他們的成功除了個人天賦和毅力,還有特定的時代背景和機遇,不可複製。王心儀們也很少,有網友跟帖感嘆,這樣的農家孩子走進北大的鳳毛麟角,除了努力還得有極高的天分。

對於同樣努力的兩個人來說,家境明顯好很多的那個,擁有的發展機會也要高得多,這是概率的問題。而當下競爭激烈的社會,有錢又努力的人比比皆是,比如特朗普的女兒和女婿,他們都是商業帝國的公主和王子,卻依然比常人努力很多,這才能為他們的商業帝國錦上添花。

所以 「寒門再難出貴子」一說才會引起普遍的共鳴。

跟我一樣經歷過貧窮的人普遍的感受是:貧窮就像一顆種子,默默地根植於內心深處,像刻入骨子裡的基因一般,如影隨形。大多數可能的情況下,當你遇見不公,就會抱怨老天,如若你幸運地踏著萬千寒門子弟的骸骨成為鳳凰男女,當你某一天遇見那些曾經跟你一樣貧苦的孩子時,你會慶幸自己甩掉了貧窮,但是每每想起那窮得可怕的日子,還會心有餘悸。

所以知乎上有網友說:貧窮會讓你時時刻刻如履薄冰,在有機會的時候不敢出手,略有起色時仍擔驚受怕。若是遭逢劫波,一不小心,就死。死在最陰暗的角落裡,連個喊冤或者哭泣的機會都沒有。

社會學家早就提出了 「馬太效應」:強者佔據了有利的社會資源和地位,甚至能夠以自己為出發點制定法律和規章制度,而弱者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中不斷奮鬥,難以改變自身弱勢的地位,所以強者會越來越強,弱者會越來越弱。

當然,物質基礎也絕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就像我們每個人,如果沒有健康這個「1」,後面就難以附著其他的「0」一樣,沒有努力奮鬥的「1」,再雄厚的物質基礎也沒什麼卵用,甚至還會壞事,哪個時代都不缺敗家的紈絝子弟。

成功的關鍵是內外因綜合的結果,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內心是否足夠強大,強大到不被貧窮擊倒,不被富裕消融了心智和夢想。

所以才有那麼多人到中年的為人父母者,在身心俱疲地陪伴孩子成長成人的同時,還在拼盡全力賺錢養家,為孩子的將來積累必要的物質條件,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因為窮而畏手畏腳,怯懦自卑,而是陽光,自信,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那是富裕的生活才能浸潤出的氣質。

同樣出身底層的我今天特別想做個調研,希望能收到反饋:你窮過嗎?最窮的時候是什麼情態?貧窮給你的烙印是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波羅蜜說 的精彩文章:

基友?損友?得一知己,不易

TAG:波羅蜜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