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出謀劃策不比諸葛亮差,才45歲就去世了

他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出謀劃策不比諸葛亮差,才45歲就去世了

導讀:他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出謀劃策不比諸葛亮差,才45歲就去世了

文/歷史三國戰

大家在談論起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之時,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會是諸葛亮,但是,諸葛亮更多的才華實際上是體現在了政治上的。在劉備手下,還有一個人屢次提出奇謀,完全不亞於諸葛亮,劉備對他也是十分的重視,而且諸葛亮也是對他敬佩萬分。這個人在劉備創業初期,就已經幫助劉備立下不少功勞,這個人就是法正。下面小編就讓大家了解一下法正和諸葛亮是如何輔佐劉備的。

劉備擁有的謀士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後勤類型的,也就是坐鎮在後方,而另一種則是主攻型的,就是要在前線為戰事出謀劃策。而諸葛亮就是相當於後勤類型的,這就需要他更多的時候是守在後方,為前方進行補給,而法正就是主攻型的,需要經常上戰場,在前線為劉備出謀劃策。法正此人奇謀甚多,助力劉備不少。因此,諸葛亮和法正這兩個人,一前一後的搭配起來,為劉備爭取天下,立了不少的功勞。

據有些人的傳聞所說,法正長相比較醜陋,而諸葛亮卻是個聰明的美男子,所以,這可能也算是法正沒有諸葛亮出名的一個原因。法正的爺爺曾經也是一個有名的士人,也許是家族遺傳以及家風熏陶的原因,法正更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東漢末年,各個諸侯混亂割據的年代一開始的時候,法正和他的好朋友一起歸順於劉璋,但是劉璋這個人十分的平庸無能,而且眼光也不太好,目光十分短淺,不能識別出真正的有識之士,所以,當時的法正並沒有受到劉璋的重用,僅僅是做了一個小縣令而已。而心懷遠大抱負的法正又怎麼可能窩於這一小角,甘願自己做個小縣令呢?所以,他就決定另謀出路,與張松計劃迎接劉備來取代了劉璋。劉備來了見到法正之後,看出了他是一個十分有謀略的有識之士。劉備見到了他這樣的人才,自然是心裡十分歡喜,從這以後,更是重用了法正。

此後,法正一直為劉備出謀劃策,在多場戰役中都為劉備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尤其是在漢中的一場戰役中,他幫助了劉備反客為主,打敗了強大的魏軍,致使魏軍的一員大將夏侯淵在這場戰役中身亡,讓魏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由此,漢中也就被劉備大軍成功拿下。

曹操知道手下猛將夏侯淵死了的消息之後,十分悲痛,就決定親自帶兵前往漢中攻打劉備大軍。但是,因為蜀漢的後方有諸葛亮在後方支援,所以補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與此同時,在前線的法正建議劉備偷襲曹操的運輸隊。因為運輸隊被劉備偷襲,曹操的士兵們沒有了足夠的糧草補給,飢餓的曹軍差一點就全部潰敗。所以,當曹操知道了這是法正提出的計策之後,連他自己都感嘆萬分,自問為何法正不是他自己的謀士?由此可見,法正的謀略之高,足以讓敵軍都十分敬佩。所以,在這場戰役之後,劉備對法正更加重視,更將他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只可惜,天妒英才,法正四十五歲的時候就不幸去世了。法正去世以後,痛失人才的劉備痛哭了好幾日,也難以平復自己悲痛的心情。本來劉備身邊有法正與諸葛亮二人,他們能夠一前一後的幫助劉備,為他出謀劃策,助他完成豐功偉業。可是,現在法正死了,劉備就相當於左膀右臂少了一條,又怎能不悲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樂影視 的精彩文章:

為大漢付出最多的十大開國功臣,戰神韓信不在其中,張良也沒上榜

TAG:泰樂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