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PPO Find X與vivo NEX 完整PK,這裡有一份超詳細報告

OPPO Find X與vivo NEX 完整PK,這裡有一份超詳細報告

OPPO Find X對比vivo NEX

鈦媒體註:鈦度實驗室,是一檔針對當前熱門科技產品進行評測解讀的欄目,上一期我們分析了主流熱門降噪耳機:世界在喧囂,我們在降噪:四款主流熱門降噪耳機橫評,這期就來看看兩款最熱門的國產旗艦手機誰更好。

前不久,vivo和OPPO先後強勢發布了兩款新旗艦手機——NEX和Find X,兩家人別出心裁的隱藏鏡頭理念和設計感。無論是設計還是配置都不亞於目前任何國產旗艦機,讓人刮目相看。那麼我們的問題來了,如果作為普通消費者,到底該入手它倆誰更好呢?

這次,鈦媒體就為大家找來了NEX和Find X兩款手機,分別從下面這7個維度進行對比:

產品外觀

升降攝像頭

解鎖方式

系統操作

語音助手

硬體性能

攝像頭拍照

詳細參數對比

對比開始前還是老規矩,看看兩款手機的硬體參數。這次我們使用的是Find X(標準版)與NEX(旗艦版),在處理器和內存上完全相同,為高通驍龍845+8GB內存。存儲空間方面,Find X為128GB,NEX為256GB。

兩款手機差距最大的地方在於屏幕、升降結構以及攝像頭模組這三大部分。Find X和NEX在這些方面的差距,也同樣反應在售價上,Find X目前是4999元的起售,而NEX則是3898元起售。本次測試的Find X(標準版)與NEX(旗艦版)分別為4999元和4998元,價位屬於相同級別。


左:OPPO Find X 右:vivo NEX

對於Find X和NEX兩款手機來說,他們最大最搶眼的特點就是對全面屏的更深入詮釋。與蘋果和其他廠商主打的「劉海」全面屏不同,oppo和vivo兩家通過可升降攝像頭技術去除了「劉海」這最後一大困擾。

左:OPPO Find X 右:vivo NEX

在參數方面,NEX屏幕達到6.59英寸,屏佔比達到91.24%,解析度為2316×1080。而Find X屏幕大小為6.4 英寸,屏佔比高達 93.8%,解析度為2340x1080。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Find X與NEX在屏幕方面都採用了三星定製OLED屏幕,與傳統LCD屏幕相比,其擁有更好的色彩柔和、大視角以及更快的相應速度。

OPPO Find X

同樣是90%以上的超高屏佔比,雖然Find X整個屏幕大小要比NEX稍小一些,但多出來2%的屏佔比在視覺效果上並沒有落後。並且,Find X在屏幕中還使用了柔性曲面屏,左右兩側都有曲面效果,這也讓大家平日觀看手機時更有一種「無邊」的體驗。

NEX方面為全屏幕而運用到的「黑科技」在於所謂「全屏幕發聲技術」,擺脫佔據頂端空間的傳統聽筒,通過微單元震動驅動整塊屏幕發聲,讓整塊屏幕本身變成「聽筒」。

相比之下,Find X採用全面屏+曲面屏的設計思路,在實際觀看效果上要比單一的全面屏好得多。所以在屏幕對比階段,Find X要具有更多優勢。

左:OPPO Find X 右:vivo NEX

反觀Find X與NEX的機身介面,它們都採用了USB Type-C介面,在充電與數據傳輸的過程中會有更好的體驗。不同的是,NEX只對前置攝像頭採用升降結構,使得機身頂部一側留有更多空間,讓其可以保留3.5mm耳機介面。

而Find X則將所有攝像頭都設計為升降結構,使得內部硬體排列要更加緊湊。為此Find X取消了3.5mm耳機介面,用戶只能通過Type-C介面進行轉接。

OPPO Find X

手機作為我們日常最使用最高頻的智能設備之一,它的設計不但要時尚好看,也要擁有更舒服的握持感。

為了滿足這兩個要求,Find X在整個外觀設計上採用了4曲面概念,屏幕雙曲面+背部雙曲面,讓整個手機左右兩側形成了更加圓滑的效果,配上漸變色的3D曲面玻璃後蓋,美顏與手感兼得。

vivo NEX

而NEX的設計就更加低調,其背部雖然也採用了玻璃材質,但vivo加入了全息幻彩技術,加上納米級激光工藝,在後蓋上雕刻出數萬個幻彩衍射單元,在強光照射下會顯示一種「色彩斑斕的黑色」的感覺。相比於Find X來說,NEX顯得更加低調。

在整個外觀對比環節,Find X與NEX的屏幕都非常搶眼,超大屏佔比對於顯示效果來說確實能增加不少。而顏色設計方便,我更加傾向NEX低調的「黑色」,Find X的背後雙曲面在手裡的握持又很舒服。

綜合考慮,在外觀與屏幕方面,我還是更加喜歡OPPO Find X,設計好看、手感更好還有曲面屏幕,這些都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GIF

OPPO Find X雙軌潛望結構

之所以Find X與NEX能做到如此大屏佔比的全面屏,就得益於他們的攝像頭升降結構。

在Find X中這個結構叫做雙軌潛望結構,OPPO將11個元件集中在它身上,正面包括25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距離感測器以及點陣發射器等,背部包括2000萬像素+1600像素與閃光燈等。

簡單的說,只要你想拍照,想用手電筒,那你就得讓Find X的雙軌潛望鏡結構升起。

GIF

vivo NEX升降式前置攝像頭

相比於Find X如此激進的升降結構,NEX則顯得更加沉穩保守。屏幕「劉海」位置最主要的元件其實就是前置攝像頭,所以NEX用可升降結構將前置攝像頭隱藏,大家使用過程中,只有自拍時需要將其升起。

至於兩款手機的升降結構,我在這裡先不說誰更好一些,結合下面的解鎖方式,大家會看的更加清晰。


GIF

OPPO Find X人臉識別解鎖

除了升降攝像頭的不同方案,Find X與NEX在解鎖操作方式上也用了兩套大相徑庭的解決方法。OPPO在這次Find X機身中採用了3D結構光技術,利用人臉識別的方式完成手機解鎖和支付等功能的驗證。

但此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Find X前置攝像頭為隱藏狀態,每次解鎖都會將其升起後進行識別,雖然整個過程並沒有很長時間的延遲,但經常解鎖操作肯定會降低升降結構的使用壽命。

GIF

vivo NEX屏幕指紋解鎖

而vivo則聰明很多,在NEX機身上並沒有採用人臉識別解鎖方式,而是貫徹了屏下指紋解鎖技術,本次搭載的第三代屏下指紋解鎖,無論精準度還是速度都有所提升。

面對兩個看似相同的升降結構設計,vivo對手機的改變僅在前置攝像頭一方面,對於它來說我們平日的使用頻率並不是很高。

而激進的OPPO則讓Find X的整個攝像模組全部都變為升降設計,我們平日解鎖、拍照以及手電筒等高頻功能會增加其使用頻率,並且突然的改變也會讓使用者突然難以適應。

整個升降結構方面,我更加喜歡vivo的獨立前置攝像頭升降設計,它並不會對我們傳統的使用方式進行多大改變,僅在自拍時會自動升起前置攝像頭,平時減少了通過物理結構改變手機形態的過程。這樣較低的使用頻次出現改變後,我們並不會有很彆扭或很在意的感覺。


OPPO Find X搭載ColorOS 5.1系統

看完了外觀方面,我們接下來對其內在軟體進行一系列對比。在系統方面,Find X與NEX相同,都是基於Android 8.1系統進行深度優化。

其中,Find X使用了ColorOS 5.1系統,在功能、操作與界面上都作出深度優化,從界面、APP以及負一桌面都有很不錯的視覺與流暢度提升。

vivo NEX搭載FuntouchOS 4.0系統

NEX則採用了FuntouchOS 4.0系統,它同樣對Android 8.1原生系統作出了非常多的調整,同時也包括界面、APP以及負一桌面等方面。

其實對於OV這兩家師出同門的品牌來說,在手機操作系統方面並沒有太多的差異化,包括設計風格、功能菜單以及負一桌面的內容幾乎都相同。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這兩款不同的操作系統都非常方便,針對輸入、後台以及APP的適配能力都很強,人性化的設計也不需要什麼學習成本。


OPPO Find X語音助手

對於本次的旗艦升級,OV兩家都更加註重AI語音功能的開發。Find X中加入了語音助手,NEX中也用上了Jovi助手,對於這兩款手機的語音功能,誰會更加聰明呢?

在Find X中,語音助手為單獨的APP功能,並沒有獨立按鍵設置,開啟後我們可以按住最下部麥克風進行對話識別。針對我們日常的天氣、路線以及資料查詢等指令可以準確執行。

vivo NEX Jovi語音助手

在NEX機身上,vivo特地為Jovi語音助手加入了獨立按鍵,無論在什麼樣的狀態下都可以喚出進行語音指令輸入。

相比於Find X,NEX使用的Jovi更加聰明智能,比如在「我想定外賣」這個指令下,NEX會直接打開外賣屬性的APP,而Find X只會簡單寒暄。還有就是路線選擇過程,Jovi會確定目的地後直接打開地圖進行規劃,而Find X還需要點選確定。

在系統本身搭載的AI語音助手環境,NEX Jovi能力更為出色。其語音交互體驗,相較於如蘋果iOS系統的Siri語音助手而言,更容易識別和適應中文語言環境。確實在國內用戶之間,更能在不同生活場景里扮演好生活助理的角色。


OPPO Find X與vivo NEX硬體對比

對於兩款定位旗艦的手機產品來說,其硬體也是我們最關注的方向之一。在Find X與NEX(旗艦版)中,它們均搭載了目前高通驍龍最強的845晶元,和Adreno 630 GPU,還有RAM採用8GB大內存輔助。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強大的硬體配置與深度優化的系統結合的非常緊密。對於多程序運行,單獨APP開啟以及操作流暢度都沒有什麼問題。

GIF

OPPO Find X遊戲體驗

日常遊戲體驗中,Find X搭載的遊戲模式可以做到很好的信息打擾屏蔽,防止電話、簡訊以及APP通知影響到遊戲體驗,並且針對遊戲在網路上還有特殊優化,防止因網路原因出現的卡頓。

GIF

vivo NEX遊戲體驗

Find X與NEX因為硬體的先天優勢,都可以將《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的畫質調整為「HDR高清」,和「最高幀率」模式。在運行大型3D遊戲過程中,兩款手機都有很高的畫質和流暢度表現,實際體驗效果非常不錯。

在硬體對比的環節,Find X與NEX不相伯仲,從硬體和系統的優化到實際體驗流暢性,兩款手機都可以配得上旗艦之名。


左:Find X 右:NEX

手機的拍照功能一直是OV兩家主打的噱頭之一,在Find X與NEX身上它們也很好的繼承了優異拍照性能的特點,硬體參數方面如下:

Find X的後置攝像頭採用2000萬+1600萬像素雙攝像頭模組,主鏡頭感測器則使用的是索尼IMX519感光元件。

而NEX的後置攝像頭採用1200萬+500萬像素的雙攝像頭模組,主鏡頭感測器使用的是索尼IMX363感光元件。

單從硬體來看,Find X的像素與感光元件都要好於NEX。接下來的實拍照片,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兩款手機拍照之間的差距。

上:OPPO Find X 下:vivo NEX

Find X和NEX在拍照方面都使用了AI技術支持,當我們拍攝不同場景時,相機會自動調整參數,保證拍攝照片的效果,這樣也大大省去了我們學習的成本,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

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Find X對於畫面細節的刻畫要比NEX更加優異,畢竟像素要高出不少。上面這兩張照片的局部截圖可以看到房屋頂部和窗戶細節都還原很細膩。

左:OPPO Find X 右:vivo NEX

在逆光環境下的HDR模式,Find X拍攝出的照片更加自然,而NEX對於暗部的還原色彩更加濃重一些。兩種HDR演算法其實都不錯,在高光與暗部相結合的部分都沒有特別突兀,對於這一功能兩款手機沒有太大差距。

左:OPPO Find X 右:vivo NEX

色彩還原部分,兩款手機的白平衡準確性都毋庸置疑,OV兩家多少款產品迭代到如今,演算法已經非常成熟。

而對於各種顏色的還原,Find X的飽和度有些偏高,對於喜歡照片顏色更加鮮艷的朋友會比較舒服,而NEX的色彩則稍微淡一些。

上:OPPO Find X 下:vivo NEX

暗環境對於當下所有手機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一方面要保證細節還原,另一方面在高ISO下也要保證畫面不輕易出現噪點。

對於像素更高的Find X來說,噪點控制更加不容易,從截圖暗部可以看到,細節有不少流失,出現了細小噪點情況,但相反光線充足的部分的細節則刻畫不錯。相比Find X來說,NEX暗光拍攝正好相反,暗部噪點控制不錯,但亮部細節出現了模糊的問題。

左:OPPO Find X 右:vivo NEX

兩款手機都是雙攝方案,他們在大光圈拍攝時都有明顯的虛化效果。兩款手機的虛化過度和演算法詫異不大,邊緣複雜和背景虛化都可圈可點。

但Find X的人像模式(大光圈)有個小問題,它不能手動調整光圈大小,而NEX則可以從F0.95開始手動調整,自己控制虛化程度。

在拍照這一環節的對比中,Find X具有高像素和更高飽和度特點而NEX則在暗光和大光圈拍攝方面擁有更好的效果

對於日常的一些基本場景,我個人認為兩款手機的成像效果並不是很大,對於人物、靜物以及靜物等日常拍攝題材,Find X和NEX都可以給大家簡單不錯的拍攝效果。


Find X對於用戶來說改變的更加激進,包括人臉解鎖、拍照或者手電筒等功能都需要用到升降結構。高頻的使用過程,使用長時間後會讓那零點幾秒的等待去放大。

而NEX雖然也是升降結構,但它就比較保守,單獨前置攝像頭的使用頻率並不高。並且第三代屏下指紋解鎖速度很快,平時使用時與此前接觸到的手機沒有太多改變。

拋開物理結構的改變,Find X與NEX在系統、性能和拍照方面大家都不用擔心,最頂級的硬體和師出同門的優化設計,讓他們之間如同姊妹般相近。

AI上我比較喜歡NEX,它的Jovi確實想一個小助手一樣,只要通過語音就可以完成不少操作,可以說是當下語音操作的典範之一。

性價比方面,vivo NEX(普通版)3898元的售價無疑更接地氣一些,Find X 4999元的價格可能會讓人好好糾結一下。(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Kiwi,攝影/Kiw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專家批人工智慧亂象:沒有AI晶元這一說法
峰瑞資本李豐:美元港幣加息,部分獨角獸將迎來「寒冬」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