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PPO R17新技術曝光 後置相機增加TOF 3D識別

OPPO R17新技術曝光 後置相機增加TOF 3D識別

在Find X發布之前, OPPO就舉辦了3D 結構光技術溝通會,展示了使用 3D 結構光原型機和 5G 3D 視頻通話。隨後,3D 結構光技術就迅速在Find X上搭載,讓OPPO成為安卓陣營第一個量產的 3D 結構光的手機廠商。8 月 6 日,OPPO 在北京召開了一場TOF技術溝通會,按照此前的節奏,該項技術將很快會在OPPO新機上搭載。

什麼是TOF?

相信很多用戶對該項技術都比較陌生,在技術溝通會上,OPPO為我們介紹了該項技術。TOF 的英文是 Time of Flight,直接翻譯過來就是「飛行時間」,它的原理是適應特殊的發射器發出經調製的近紅外光(OPPO 用的是波長 940 納米的激光),光線遇到人或物體後反射後再折回到接收器上,通過測算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就可以計算出距離被測物體的距離。

TOF 方案包含了 5 個核心的硬體單元:紅外發射單元、光學透鏡、成像感測器、控制單元、核心演算法計算單元。

紅外發射單元的 Vcsel 發出脈衝方波,然後通過 Diffuser 將光調製均勻的面光源並發射出去,發出去的光線被目標物體反射回來,經過光學透鏡的過濾,打到 TOF 專用的成像感測器上並進行光點轉換,利用核心演算法計算單元將 RAW 圖換算成深度圖。

TOF 和 3D 結構光的區別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種做 3D 立體視覺,分別是雙目方案、3D 結構光方案、TOF 方案。下面則是三者對比區別:

和利用自然光進行被動採集的雙目方案不同,3D 結構光和 TOF 都是主動採集方案(需要額外「打光」),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 3D 結構光發射的是 DOE 衍射後的散斑,而 TOF 發射的是面光源。

簡單來說,3D 結構光的優勢是精度更高,缺點是工作範圍有限,目前的方案 1.2 米基本就到頭了;TOF 的衰減問題則要小很多,工作距離可以達到 5 米甚至更遠,缺點是近距離的精度目前相比 3D 結構光還有比較明顯的差距。未來,OPPO將會把這兩項技術應用在同一手機上。不過,今年的新機不會同時搭載這兩項技術。

OPPO TOF 方案具備自己獨特的優勢

OPPO 的 TOF 能實現了 1% 的絕對精度和 0.5% 的相對精度,具備嚴苛的精度標定。另外,OPPO 還採用了索尼最新的為 TOF 打造的背照式 CMOS 感測器,功耗可以降低 3 到 5 倍,具備全天候工作的能力。

OPPO TOF的應用場景

OPPO TOF的應用場景也是非常廣泛,極具想像力,TOF 獲取的精確數據來虛擬「試穿」衣服,和 AR 結合「虛擬」裝修房間,通過實時 3D 建模的數據玩體感遊戲。隨著5G的到來,OPPO TOF、3D結構光技術與5G技術的融合,將為OPPO手機帶來更科幻的體驗。

據了解,OPPO TOF技術已具備量產條件。OPPO R17將在後置拍照上採用背照式 CMOS 方案的 TOF 技術,拍照表現將進一步提升。更多年輕人選擇的拍照手機,OPPO名不虛傳,對於即將發布的R17,你期待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期間網約車叫不到?高德地圖一鍵全網叫車,又快又省!
德國學生髮明手機安全氣囊,iPhone X 可以隨便摔了!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