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生病吃藥無可厚非,但長期服藥也會給身體帶來損害,如何減少對藥物的依賴呢?其實,在我們的身體上就可以找到答案。

經絡與穴位就好像人體的天然藥房,可以幫助我們防病保健,祛病強身,而且還無毒副作用。

在十二經絡上分布著諸多穴位,它們都著有各自的「專長」。將這些穴位單獨或組合使用,通過敲打,按摩等方法,簡單易操作,效果卻不比吃藥差哦!

1、六味地黃丸——復溜穴

復溜穴,屬足少陰腎經穴,復溜穴就是要讓停留下來的水又重新流動起來的意思。它位於小腿內側,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此穴滋腎陰效果極好,可補腎益陰,利水消腫,改善整個腎的功能,每天揉按3-5次,每次2-3分鐘,以產生酸脹感為宜。即可相當於服用一天六味地黃丸的效果。

另外,按摩復溜穴對女性下焦冷、痛經、手腳浮腫有效。也可治療腸鳴、水腫、泄瀉、盜汗、自汗、腳氣等病症。

2、十全大補湯 ——太溪穴、湧泉穴、復溜穴

鹿茸、枸杞、蟲草是眾所周知的補腎佳品,其實在穴位里也有這樣的補腎組合——它們就是復溜、太溪、湧泉。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① 太溪穴: 為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有滋陰益腎,改善手足冰冷之功效。

② 湧泉穴: 這個穴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吧,它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屬足少陰腎經,有開竅、瀉熱、降逆的功效。作為中醫臨床急救穴之一,配水溝、內關主治昏厥。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太溪、復溜兩穴常相配而用,按摩效果很好也無特殊禁忌。 操作中,哪個穴位敏感就先揉哪個穴。兩個穴位每天交換著揉一揉,可壯陽強身,散熱生氣。

若同時艾灸腎俞、關元、氣海等穴,那就真成了一劑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補湯了。

3、逍遙丸——太沖穴、陽陵泉

按摩肝經的太沖穴和膽經的陽陵泉,和吃中藥逍遙丸效果一樣,可疏肝解郁、養血調經,且見效更迅捷。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① 陽陵泉: 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穴道。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用大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陽陵泉穴約2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按摩此穴可治療慢性胃炎、胃痛。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② 太沖穴: 在腳面最高點,下面是大腳趾和二腳趾分叉的地方,用手的食指指腹,抵在凹陷處,把發力點作用在骨頭上,點揉3-5分鐘。

作為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改善煩躁、易怒、眩暈、月經不調的情況。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4、牛黃清心丸——少府穴

少府穴: 屬於手少陰心經,穴位於手掌面,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當小指尖處,每次按摩5分鐘,每日兩次。

按摩少府穴有清心瀉火、行氣活血的功效,最強的功效是清心除煩,掐掐它就相當於吃了一味「牛黃清心丸」。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5、麥味地黃丸——尺澤穴

尺澤穴:屬於手太陰肺經穴,可緩解治療咳嗽、氣喘、咽喉腫痛。位於人體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微屈肘取穴,每次3分鐘,每日兩次。

按揉肺經的尺澤,若加上腎經的復溜,相當於麥味地黃丸。具有潤肺、滋陰、去心火、納氣、平喘、止咳嗽等功效。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6、牛黃解毒丸——內庭穴

內庭穴:位於足背,當2、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屬足陽明胃經,可清胃瀉火,理氣止痛。

內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當於牛黃解毒。大凡胃火牙痛、咽喉痛、熱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內庭,所以它是一個去熱的穴位。

7、參苓白朮丸——太淵穴、商丘穴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① 太淵穴: 屬肺經原穴,位於人體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太淵穴屬土,肺經屬金,正好是「土生金」,其補中氣之氣最強,按摩、艾灸都有顯效。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② 商丘穴:穴位於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可以治療各種炎症,補足氣血、保養乳腺。該穴屬足太陰脾經,屬金,脾經屬土,剛好也有「土生金」之功效。

太淵、商丘這兩穴合在一起來用就是免費的參苓白朮丸。補肺健脾,益氣止瀉,對於改善體倦乏力功效顯著。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8、保和丸——大陵穴

大陵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穴,穴位於人體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稍加用力按揉。

此穴性屬土,可緩解治療口臭、心痛、胃痛、嘔逆。還有健脾的功效。吃完飯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從心臟借點血幫助運化,相當於吃保和丸,為您增加胃動力,消食導滯,緩解脘腹脹滿。

六味地黃丸、牛黃清心丸、參苓白朮丸,這9大葯都有代替的穴位

9、杞菊地黃丸——曲泉穴

曲泉穴,是溝通肝腎的要穴,位於人體的膝內側,屈膝,在大腿與小腿連接褶皺盡頭的凹陷處便是曲泉穴。用拇指需稍加用力按揉每次5~8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說到功效,按摩曲泉,可滋陰補肝,主治肝腎陰虛、眼睛酸澀,相當於吃了杞菊地黃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