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元不背鍋!印度貨幣暴跌觸發經濟危機,暴露印度經濟糟糕真相!

美元不背鍋!印度貨幣暴跌觸發經濟危機,暴露印度經濟糟糕真相!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

在歐洲人擔心義大利不良貸款和壞賬可能會「炸毀」歐洲銀行業的同時,印度的不良貸款率也於近日引發了一波擔憂。

印度壞賬率高企,僅次於義大利

據彭博社7月4日援引IMF發布的《金融穩定指標》數據和印度央行6月底發布的《金融穩定性報告》數據稱,截至目前,在全球前10大經濟體中,義大利和印度擁有最高額銀行壞賬率,其中,印度的壞賬率是11.6%,僅次於義大利的14.4%。

而據彭博社今年4月末發布的數據顯示,印度正規銀行部門的資產總額接近1.7萬億美元,但不良貸款及問題貸款規模高達2100萬美元,據此計算,截至4月,印度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率高達12.4%。

事實上,印度銀行不良率高企早已不是新鮮事。

世界銀行在其於今年初發布的《2018年全球經濟展望》中就提到,印度的銀行業和企業已經認識到不良資產問題的顯著性,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不解決,印度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前景將可能受到影響。

印度政府已出手整治

對此,印度政府已經開始採取措施。

例如,印度儲備銀行(RBI)從2015年啟,就啟動了「資產質量評估」,規定銀行需按照印度儲備銀行的要求,列出一些最大的違約賬戶;對於遭受持續增長壞賬衝擊的公共部門銀行,印度政府則已經承諾拿出約2.11萬億印度盧比(約合320億美元)的資金幫助調整資本結構。

具體執行方面,今年1月,印度政府表示,將在3月份之前向20家公共銀行發放近140億美元資金,以換取他們實施改革。

2月,印度央行收緊了銀行解決不良資產的指南。根據新指南,銀行不得使用貸款重組計劃來推遲承認不良債務。如此一來,銀行的盈利能力受到衝擊,因為他們不得不宣布很多現有貸款為不良資產,並要求更高的貸款損失準備金。

最新消息是,印度財政部長皮什·戈亞爾(Piyush Goyal)於本周一(7月2日)發表講話時稱,由於印度儲備銀行預計該國銀行系統中的債務問題還將持續惡化,印度政府計劃設立廣泛對銀行不良資產進行廣泛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來接管印度銀行眼下十分龐雜的不良債務。按照計劃,該資管公司將持有價值不少於7300萬美元的逾期賬戶資產,並在銀行出售這些資產抵債之前,聘僱資產周轉專家來幫助銀行來優化資產。

因為國有銀行對國有企業太慷慨?

對於銀行體系中形成大規模不良貸款的原因,美國財經媒體CNBC將其歸咎於印度國有銀行對印度國有企業的「過分慷慨」。

CNBC稱,印度的國有銀行控制著整個國家超過70%的銀行資產,但這些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敞口高達1500億美元。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股票團隊高級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組合管理總監蘇庫馬爾·拉賈於近日告訴CNBC說,多年來,印度國有銀行一直在為鋼鐵、電力和基礎設施等部門的項目提供資金,而這些項目的表現並不好,且當商業周期轉向時它們成了不良資產;但好在與過去不同的是,現在的印度政府不願意僅僅通過資本重組來援助陷入困境的銀行。相反,該政府正在推動更大規模的的結構性改變。

據路透此前報道,截止去年底,印度21家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約為8.26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8000億元),而私營部門的壞賬僅1.1萬億盧比(1060億人民幣)。

目前,印度銀行這一輪的壞賬風險還沒過去,下一輪的挑戰有在醞釀中了。

有專家認為,在未來數個季度內,印度銀行的不良資產聲明將接近尾聲;但隨著銀行開始收回不良貸款,真正的挑戰將會出現。

今年早些時候,塔塔鋼鐵公司斥資3520億盧比(約合51.4億美元)收購了破產的不丹鋼鐵公司。據報道,這筆錢佔了塔塔鋼鐵所欠銀行貸款的三分之二。

Kotak Institutional Equities的聯合負責人普拉薩德指出,「到目前為止,情況似乎還在繼續。真正的挑戰將出現在下一代資產上,其中包括電力公司以及中小企業。」

他還補充解釋稱,陷入困境的電力公司不太可能找到買家,因為電力行業在配電方面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小公司將面臨同樣的問題,唯一願意出手的買家可能是這些公司的現有所有者。

存在於印度金融領域的其他危機

除此之外,眼下的印度金融市場還存在著其他重重危機。

據彭博社4月報道,欺詐醜聞、資本外逃。以及自動取款機無錢可取……,都是之前一段時間以來印度銀行體系遇到的難題。多重風險疊加,印度金融體系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已經開始對更廣泛的印度經濟和總理莫迪產生不利影響。

對於銀行的不良貸款,美國財經媒體CNBC將其歸咎於印度國有銀行對印度國有企業的「過分慷慨」。

今年以來,印度數家地區性銀行被曝出遭遇欺詐醜聞。

2月14日上午,在當地股市開盤交易時,印度第二大國有銀行旁遮普國家銀行(PNB)向證券交易所表示,該銀行下屬的一家孟買分行遭到欺詐,估計損失高達1.14千億盧比(約合18億美元)。消息曝光之後,震驚了整個金融界和整個印度,投資者異常恐慌。

據當地電視台BTVI援引不具名信源稱,印度最大的私營銀行之一Axis Bank也是貸款欺詐的受害者,涉事金額可能高達400億印度盧比(約合6.244億美元),很大一部分貸款被打包賣給了印度央行。

2月22日,印度著名的文具品牌羅托馬克公司老闆科塔里被拘捕,他涉嫌與銀行人員勾結從7家不同銀行騙取近370億盧比。

無獨有偶,印度最大糖廠「辛伯好利」銀行欺詐案也於當日曝光,其涉案金額至少達11億盧比。

早些時候,印度的自動取款機又再一次陷入無錢可取的窘境。

彭博社4月報道,印度政府將國內數邦出現的新一輪現金短缺歸咎於今年前三個月「不同尋常的現金需求飆升」。印度政府4月時曾發布數據稱,單就4月份前兩周,現金需求增加了4500億盧比(約合69億美元)。

印度上一輪的現金短缺、自動取款機無錢可取自2016年底開始。

2016年11月8日,以「解決貪污和逃稅問題」為目的,莫迪突然宣布廢除正在流通的面值為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鈔票,而這些鈔票的總價值超過15萬億盧比,佔印度貨幣流通總量的86%。

政府原本的「算盤」是,以現金形式持有的「黑錢」不會被人們存入銀行,因為持有者往往不想拋頭露面被人認出。

然而,截至2017年上半年結束,印度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存入銀行的「廢鈔」總價值約15.28萬億盧比。這意味著幾乎99%的「廢鈔」都被存入了銀行。也就是說,幾乎所有以現金形式持有的「黑錢」都流入了銀行,而不是像人們希望的那樣被真正銷毀。

自此,印度的「廢鈔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宣告失敗。

對於「廢鈔運動」的後果,《第一財經日報》此前發文稱,在印度,有百萬中小企業對印度經濟貢獻達40%,同時也提供了印度全國近80%的就業崗位。一直以來,這些中小企業完全依賴現金交易。但是,在"廢鈔"的主導下,最普及的紙幣被禁用,嚴重影響了這些中小企業的日常運作,甚至有小企業主稱,「廢鈔運動」已使得他的企業暫停了90%的業務。此外,印度政府公布的數據也顯示,在廢鈔令發布施行後的幾個月內,印度全國約有150萬人因此失業。而印度的經濟增速等數據也顯示,因為「廢鈔令」的推行,印度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影響。

目前現金在印度使用仍然十分頻繁,一旦出現現金告急的苗頭,民眾大量囤積現金的現象仍時有發生。有數據顯示,目前現金支付仍佔總體消費支付量的78%。雖然信用卡、借記卡和電子交易的使用比廢鈔前增加,但在2017年初日常取款恢復正常後,印度人日常生活大部分情況下仍喜歡使用現金。此外,對於許多印度人,尤其是偏遠地區那些沒有銀行賬戶或者沒法上網的人來說,電子支付也不方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中情局 的精彩文章:

這半年有人炒幣有人炒股,最後買餘額寶的贏了
美聯儲利率決議來襲,或釋放明確信號暗示更多加息即將到來

TAG:財經中情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