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P2P風險不斷,監管難度加大,未來走向何方?

P2P風險不斷,監管難度加大,未來走向何方?

本文由科斯基創作,歡迎轉載!

國內P2P自出現以來一直保持迅猛的發展態勢,但同時隱藏著巨大的風險。P2P的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第一,產品本身的風險。P2P實質上是將那些銀行無法接受的債權資產打包、分級後以證券化還本付息給不特定的公眾投資人。作為一種「過橋資金」,為流動性緊張所困,本身就存在較大風險。

二,系統性風險。早在2014年就曾指出:「若是P2P貸不規範,缺少合規方面的要求,一旦平台上的某個產品出現違約,勢必引起擠兌,進而風險的擴散」。這些風險其實一直都在,那麼這些風險有沒有被忽視呢?

學界認為,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公眾投資人忽視自身的風險。2010年全國總共只有10家P2P,在不到3年時間內,數量就增長了50倍左右。即使2011年銀監會就曾就P2P風險列出過」七宗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網貸市場的發展速度。其次是監管部門忽視系統性風險。

P2P最早在2011年出現,但是長期以來,P2P行業監管一直靠P2P行業的自律公約。直到2016年8月,銀監會才發布第一部官方的監管文件。在監管體制不完善的情況下,截至2018年7月25日,全國P2P停業及問題平台累計達到4508家,分布在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沒有爆出問題平台的僅有西藏、澳門和台灣。有市場人士稱,如果這些再不引起重視,P2P市場可能會惡化到比美國的次貸危機更難處置。因此這些細節中隱藏的巨大風險不能被繼續忽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復興社 的精彩文章:

小米危險,三星連出大招,鉚足勁要當印度智能手機老大!

TAG:科技復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