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戰塹壕內部結構是怎樣的?

一戰塹壕內部結構是怎樣的?

一戰的殘酷性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像,雙方總的傷亡數量在1000萬人以上,如此空前的戰死人數正是因為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擁有以塹壕為依託的火力投射能力大大超越了進攻方的防護能力,而與此同時,科技卻無力支撐進攻方進行作戰方式的變革。

上圖為一戰塹壕的總體火力配置圖,其縱深可達數公里之多,各種步槍、機槍、火炮火力分梯次配置。

最前線會設置三到四層鐵絲網,敵軍士兵進攻到此必被鐵絲網所阻攔,如果使用工具破拆勢必要停留很長時間,這個時候戰壕中的步槍以及後方的機槍巢會有充足的時間發揚火力。在陣地的最後方布置有大口徑火炮陣地,其實在很多戰鬥中,步兵根本沖不到鐵絲網位置就已經被炮火覆蓋掃平了。

除了最前線的步兵戰壕,後方還設置有多道備用戰壕,以及交通壕和戰備壕。一旦前沿陣地被突破,士兵可以順勢撤到第二道防線逐次抵抗。交通壕保證前線兵力不足時及時補充兵員或者將前線人員根據作戰情況及時調配到最激烈的作戰地點。戰備壕中儲存有大量的食品和彈藥,是整個戰壕體系的有力支撐。

具體到單個戰壕的修築,其設計是非常科學而合理的,深約三到四米,足夠的深度使防禦炮擊成為可能,不至於兩三輪炮火打過來,戰壕被抹平這一現象出現。但帶來的問題是士兵無法直接站在戰壕中開槍,於是在面敵一側設置了射擊台,這個射擊台高於戰壕底端,高度正好可容一人探出頭來射擊。

背敵一側設置防炮洞,很多夥伴可能有疑問,為什麼不放到面敵一側,這樣對炮火的防護能力豈不是更好?事實上放到對側之後對防護能力的提升有限,關鍵是影響胸牆的穩定性。而放到背敵側,在敵軍炮火結束之後,向前跨一步就可以直接進入射擊位,更加方便。

成噸的混凝土和成品鋼材以及木材組合建造了堅不可摧的戰壕,沒有一定工業能力的國家斷然無法支撐這樣現代化的龐大戰壕體系。塹壕戰打的仍然是國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洪流 的精彩文章:

蒙古帝國的崛起與輝煌,最輝煌時卻只存在了區區幾十年而已

TAG:歷史的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