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球或在升溫2°C後進入「溫室」狀態,海平面將上升60米

地球或在升溫2°C後進入「溫室」狀態,海平面將上升60米

據外媒報道,星期一,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期刊 (PNAS) 》的研究警告,地球迫切需要向綠色經濟過渡,因為化石燃料污染有可能把地球推到一個持久而危險的「溫室(hothouse) 」狀態。

該報告由哥本哈根大學、澳洲國立大學與德國 Potsdam 氣候影響研究所的學者共同撰寫。研究團隊表示,如果極冰繼續融化、林木繼續被砍伐,人類以現時速度繼續排放更多溫室氣體,地球將會達到臨界點;越過這個臨界點將保證全球氣候比前工業時代高4-5°C ,海平面會比現今高30到200英尺(10-60米),而且可能在短短數十年內就會發生。

有科學家表示「溫室地球」將會變得不可控制,並且會危害很多人的性命。在本世紀末甚至更早,全球會有更多河水泛濫、風暴侵襲沿海社區,熱帶珊瑚也會完全消失。屆時,全球平均氣溫將會達到120萬年來的最高溫。

斯德哥爾摩彈性中心的執行主任Johan Rockstrom表示,如果「溫室地球」真的出現,地球將不再宜居。

團隊認為「溫室地球」臨界點將會於平均氣溫比前工業時代高2°C 出現,現時地球氣溫已比前工業時代高逾1°C ,且正以每十年0.17°C的幅度繼續升溫。而一旦氣溫比前工業時代高 2°C ,就會出現骨牌效應,令氣溫上升得更快,令整個地球系統進入全新的運作模式。

另外,團隊亦擔心溫升加劇會導致山火等天災增加,令更多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被排放至大氣中。融化的極地冰蓋會導致海平面大幅升高,淹沒了數億人居住的沿海土地。

該研究審視了現存地球氣候研究文獻,以了解地球氣候臨界點。團隊亦分析了 500 萬年前上新世至今的氣候變化,當時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亦與現今一樣大概為 400ppm 。在1億年前、恐龍仍然橫行的白堊紀,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甚至因為火山活動曾高達1000 ppm 。

團隊指,人類必須立即改變生活方式,以舒緩氣候問題。例如使用低排放或零排放能源代替化石燃料,並且有更多吸碳計劃如重新植林等嘗試減低大氣碳濃度。各國亦應有更好的土地管理,改善農業技術減少破壞環境。

然而,即使人類立即停止排放溫室氣體,達到《巴黎氣候協議》的「2°C 溫升限制」目標,當前的氣候變化仍可能觸發地球系統出現反饋,繼續出現嚴重氣候問題,包括永久凍土融化、北半球冰蓋、海冰與極地冰蓋的流失等,進入「溫室地球」獎態,尤其過去數十年全球森林與海洋已吸收了過半人類所排放的碳,而隨著森林繼續被伐,海洋也出現二氧化碳狀態,團隊表明不能確定地球氣候是否可保持穩定。

研究指出,如果全球升溫 3°C ,四成亞馬遜雨林面積將會消失,其他山火等亦會使這個碳匯造成嚴重破壞。即使「只是」升溫 2°C 北極夏季很有可能在本世紀中期之前再無海冰,令太陽直射海洋,危害當地海洋生態與全球環流系統;科學家表示,冰蓋和山地冰川的融化是導致全球海平面上漲的主要原因,如果北極的冰蓋發生崩解的話,海平面會上升6米左右,而南極冰蓋崩解,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60米左右,兩者加起來的話,足以讓海平面上升近70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新地質時期「梅加拉亞」惹爭議,現有證據未必支持新假說
維京人有多牛?基因研究顯示其曾壟斷歐洲象牙市場近300年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