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他一生最好的書法,寫給了情人!

他一生最好的書法,寫給了情人!

文玩  | 字畫  | 品鑒  | 茶道

《張好好詩》卷,唐,杜牧書,紙本,行書。縱28.2cm,橫162cm。


該卷書用麻紙,製作相當精細。書用硬筆,筆法勁健,頗多叉筆。這些都是唐代書法的用紙、筆法的特點。《宣和書譜》一書評杜牧書法:"氣格雄健,與文章相表裡",是說作者詩文、書法有統一的風格。卷前有宋徽宗趙佶書籤"唐杜牧張好好詩",並鈐有宋徽宗的諸璽印,保存著當時內府裝潢式樣。


這首詩作於太和九年(835)秋。當時杜牧任東都洛陽監察御史,在洛陽重逢豫章樂妓張好好,為她當初風光無限而現在卻淪為賣酒女子的不幸遭遇而深感同情,就寫下了這首詩。全詩用很大的篇幅描述了張好好的美麗和高超歌技以及由此而為權貴寵愛的情形,再對比數年後兩人重新相遇時都有了極大改變的景況,不禁感慨萬千。


由於詩人對張好好的身世遭遇了解較多,再聯繫自己的遭際,因而有著發自肺腑的感嘆。詩人重點描述的是張好好昔日的美好風貌、高妙歌喉和一時的風光,展現的是她生平中最光彩照人的一幕。至於張好好嫁為人婦就一筆帶過,而如何被拋棄並淪為酒家女的過程則隻字未提。而且全詩直到最後才是真情流露,之前的大部分敘述居然全是美好的追憶。這就留下了張好好最動人美麗的形象,再比照悲慘的結局,激發起讀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憤慨。這種「以樂景寫哀景」的手法,反倒更令人感受到其中蘊涵著的巨大悲痛,比直白地將張好好的遭遇首尾清晰地鋪敘出來具有更為打動人心的藝術效果,令人回味不已。




釋文:張好好詩並序




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後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  好好於宣城籍中。後二歲,為沈著作述師,以雙  鬟納之。後二歲,於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  傷懷,故題詩贈之。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餘。 


翠茁鳳生尾,丹瞼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 


吳娃起引贊,低徊映長裾。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 


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 

眾音不能逐,裊裊穿雲衢。 


主公再三嘆,謂言天下殊。 


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 


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東湖。 


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 


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 


絳唇漸輕巧,雲步轉虛徐。 


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 


霜凋謝樓樹,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塵土,樽前極歡娛。 

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雲車。 


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 


洛城重相見,婥婥為當壚。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門館慟哭後,水雲秋景初。 


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


來源: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


精彩

閱讀



這位女神,讓她畫出了帕米爾的靈魂!


她用一生證明,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毛主席的十大印章見過嗎?最後兩枚驚到了!


被蔣介石帶走的十幅畫,每幅都代表了一個時代


梵高的秋天(高清98張)


布達拉宮內部珍貴照片曝光,一般人不給看!


一把油紙傘,美醉了整個江南!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簽約作家或網路,網路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END



頂尖藏品

藏你所愛


 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頂尖藏品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美的100個楷字
三位寫意大師畫枇杷

TAG:頂尖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