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建華:苦寒梅花香

黃建華:苦寒梅花香

為給廣大的美術愛好者和畫家提供一個展示平台,【味道】水彩微雜誌常年舉辦【微個展】活動,現將徵稿要求通知如下:

1、畫別不限、題材不限、作者職業不限、年齡不限、專業非專業不限,本平台杜絕一稿多投。(水彩類題材優先發布)

2、 展覽不收取任何費用。

3、投送作品請隨附個人簡歷、個人照片以及作品電子照片(15張——20張,不加邊框)。如有創作說明、作畫步驟或個人隨感最佳。

小編薦書

◆◆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水彩公眾平台

苦寒梅花香

黃建華

黃建華是福建南安人。我喜歡他,是因為他是這樣一個接地氣的人,與他交流給人一種真實的安全感。沒有高高在上,沒有故作高深,他總是謙虛地稱自己是「畫畫的」。黃建華的作品處處透露出生活的本真。識天地之氣,闊無垠之境。

《避風塢》39x54cm

《泊》39x54cm

《槳盪烏蓬》39x54cm

人這一生經歷的事很多,但能刻入心裡的並不多。黃建華是非常較真的人。作為一個重視具像的畫家,他的低調和踏實正是來自於他對生活的感悟。許多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落實到繪畫中更是難上加難。我非常尊敬那些把一輩子心思用在做好一件事上的人,尤其是藝術家,把畫當畫,把自己當人;把自己當人,才會有人的正常情感。光陰荏苒,歲月流轉。當初,黃建華以一技之長獨自闖蕩廈門。我見過他生計窘迫的前幾年,篳路藍縷,艱苦打拚,但他不憤世嫉俗,也不走旁門左道,扎紮實實,堅守意念,知難而進,才華得到世人公認,作品遠銷台灣、泰國、新加坡,終於實現自己的夢想。如今黃紅藍成為海滄藝術街的一張亮麗名片。儘管如今的他已不再為生活所困,也小有所成,但他依然平實可敬,在溫和謙遜的外表下,更有一種堅毅與執著的激情。我覺得他是懂生活,懂人情,懂冷暖的人,而這這些看似日常的情感,卻成為他繪畫中最耐人尋味的氣質。

《村口的古橋》39x54cm

《林間》39x54cm

《六月季節》39x54cm

玩味黃建華的作品,涉及的主題很多,有風景寫實,有紅軍系列,也涉及政治題材的創作。這些年來,中國畫壇受到外來思潮衝擊很大,加上市場的不景氣,許多人會因此質疑,藝術家的基本立場是否因此模糊和稀釋?藝術家是否應該有清晰的觀念和明確的立場?黃建華打動我的,恰恰他承認自己及繪畫的局限性。只有堅持不斷嘗試創新,在作品中蘊含著真實的情感,才能傳承好文化藝術的精神。意氣風發,步履鏗鏘。這種源於生活本身的情感,是一種自身的、真實的、原生狀態的感受,是藝術家的一種真性情,是一種本真與修鍊,是一種真正的篤定內修。只有大家堅持,這個畫壇才能建設好,只有把畫壇建設好,從事藝術的人們才會過上好日子。

《秋澗》54x78cm

《山鄉》54x78cm

《田野》39x54cm

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不離根。故鄉是不能忘懷的。故鄉是一個記載著青春美好憧憬與寄託希望的地方。出生在福建閩南農村的黃建華,根在鄉村、地道淳樸。對農村的花草樹木,蟲鳴蛙鼓,古村大落融入了深厚的感情。正是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鄉愁和機緣,激發了他內心潛藏的藝術情愫,萌芽了一個從藝者的基本價值觀念,使他的創作足夠堅毅穩健,獨具特色。身處農村,對故鄉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懷,一方面要承受從農耕文化到城市中心的巨大落差,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回不去的田園農耕生活和進不去的都市文明的痛苦,這種氣質恰如其分地吻合著他的憂鬱和彷徨,又有些許不易察覺的哀愁。歷經風雨,飽經滄桑。他的作品寄託了許多情愫和鄉愁,那怕一隻雞、一隻鴨、一棵樹、一座橋都真實地反映鄉村場景。擁抱現實、吮吸生活,使自己的藝術更豐滿、更完善。歷史的車轍,總在不經意間留下痕迹,別有幽懷誰省?

《恬園》39x54cm

《婺源春早》39x54cm

《鮮花小鎮》39x54cm

《一抹斜陽》39x54cm

近來,他創作了一組《紅軍系列》,以一種清新淡雅的風格來描繪紅軍女戰士,造型生動傳神,畫境詩意悠然,讓人情不自禁地緬懷過去的革命時代。年輕的女戰士經歷血與火的洗禮、苦與痛的奮鬥,在艱苦的革命時代,仍然保留著一份簡樸的兒女情懷,跟黨走、銘黨恩,為黨的事業獻身。正是這些革命英烈的錚錚鐵骨、青春風貌、英雄氣概,寫就了風華意氣,彙集了精神脊樑。看得出黃建華有過強烈的糾結,儘管他天性並不將這些情結外露給他人,但體現在繪畫上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在藝術上求真務實,在生活中向善求美。黃建華找到了一個很有價值的點:用以往的語言來描述今天的事,使作品帶著一種凜冽的氣息,暗喻著新時代的精神,「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藝術的追求」,這正是藝術家對國家繁榮發展和文化復興的家國情懷。

《戰地小花—1》

《戰地小花—2》

《走向光明》54x78cm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人的一生中有三個「人」是不能忘記的。一個是有養育之恩的父母;一個是有教育之恩的老師;一個是有提攜培養之恩的貴人。所以,黃建華直到今天都認為藝術不能超越生活,藝術只是生活的一種表現。他在物慾橫流的社會現實中他所表現出來的的樂觀和積極,是值得尊敬的。以藝術家的敏感直面現實,可以看做是一種勇敢。當然,這種勇敢也來自於黃建華對自己的定位,將自己回歸到一個「人」而非「藝術家」,哪怕在希望渺茫的日子裡,我看到他以溫暖、希望的筆觸描繪身邊的生活場景,每一筆都帶著極大的善意和真誠。用一種貼近生活、貼近史實、貼近人文的角度去表現作品,讓你彷彿覺得是隨心,隨理,隨性,但不隨意。

《驛站》54x78cm

《院落》39x54cm

「方寸之間見天地,細微之處有乾坤」。我與黃建華亦師亦友。一直以來我都能夠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東西,對生活處處留心,對現實時時關注,對人生常常思索。作品中洋溢著人情練達和赤子情懷,啟發著我對生活、對現實、對人生可多角度的去認知,去體悟,去挖掘,時刻提醒我注重躬身自省,真實做人,真實做事。藝術之難也是為人之難。最難之處,在於自己最卑微的時候能否保持自己的尊嚴。人就是要尊嚴地生活,無論生命本身是否高貴的,無論它依附在一個怎樣的機體上面。在黃建華的作品裡,我看到他充滿情感,溫暖記錄現實生活,閃爍著一種真實的光芒,這種光芒來自於他對生活的感悟,來自他對同齡人的尊重。

《戀曲》39x54cm

《律韻》39x54cm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藝術是人生航道上的心靈燈塔。懂得一個道理並不困難,要把道理付諸實踐卻很難。對於作品創作和藝術探索,未來的路還很長。征程萬里,千鈞重任。只有從藝術中汲取知識和智慧、只有從人文情懷的關愛出發、只有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養分,才能尋覓到遠方之詩,藝術之花才能盛開得飽滿,苦寒梅花才能香得持久。

文/小葉紫檀

作者簡介

黃建華

1969年出生於閩南

從小酷愛繪畫

1992年創辦黃紅藍油畫工作室

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福建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

廈門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廈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會員

廈門市水彩畫會會員

——END—

溫馨提示:《味道水彩微雜誌》推廣的內容僅作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味道水彩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楠溪鄉愁:李小江水彩作品欣賞

TAG:味道水彩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