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它始於乾隆,陳曼生與顧景舟一脈相承

它始於乾隆,陳曼生與顧景舟一脈相承

乳甌壺,又名乳鼎,傳承數百年。它始於清代乾隆時期,在陳曼生與顧景舟手中大放異彩、華麗綻放。

茗壺肇始

乳甌壺,據傳是模仿女子身軀之形。從現有傳器來看,它經典形制的確立,是在乾隆時期。

如清乾隆御制泥繪山水乳甌壺 、描金山水乳甌壺等,都是著名的傳器。後世一直沿襲,只是在細節方面有所變化。

清乾隆御制泥繪山水乳甌壺

2017秋拍 成交價8,152,580萬元

曼生乳甌 名傳天下

陳曼生在紫砂壺的設計中,將乳甌壺的形制納入其中。

這位設計大師,融入自己的理念,適度改動,配以切壺切題的銘文鐫刻,使乳甌壺成為赫赫有名的曼生十八式之一,彪炳紫砂史冊。

楊彭年制 陳曼生刻 乳甌壺

2016秋拍 成交價603.75萬元

此壺為路大荒先生,集拓入冊之曼生壺原件。路先生十分喜愛紫砂藝術,尤重文人紫砂器物的鑒定與收藏。他更將所見之曼生佳器集拓成冊,以作日常翻閱、品評之用。

路大荒先生摯友,王獻唐先生,見其痴迷紫砂,欣然在其拓片冊前滿題百餘字作序。

路大荒先生拓片

王獻唐先生作序

路大荒,原名路鴻藻,曾用名路愛范,字笠生,號大荒,別號大荒山人、大荒堂主人。他是傑出的聊齋學研究先驅,為山東省圖書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副館長,山東省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

王獻唐,著名古籍版本學家、古籍善本收藏家、山東省圖書館原館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時光流轉、物換星移,如今集拓之上的茗壺多已不知所蹤。據路先生後人回憶,路大荒收藏之紫砂茗壺於文革時期被盡數收繳,後僅有極少歸還,幸而此本拓片集被保存了下來。

銘文「台鼎之光,壽如張蒼」,隸書鐫刻,字口俐落,刀筆瀟洒。

《史記·張丞相列傳》載,「蒼之免相後,老,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蒼百餘歲而卒。」以張蒼喻長壽,不僅切合壺型,又富含人文情懷。

張蒼,西漢丞相,封北平侯,戰國末期曾在荀子的門下學習,與李斯、韓非等人是同門師兄弟,最後活了一百多歲。

景舟華穎 華美再現

顧景舟 華穎

顧景舟華穎壺,與陳曼生乳甌一脈相承,遙想呼應,是兩位大師跨越歷史時空的藝術對話。

顧景舟華穎壺,將肩腹轉折的位置放得更下,如此變化使其與曼生乳甌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多一份橫向張弛的即視感。

遙望此壺,猶如花苞初綻,分外精神,所以取名華穎。這是顧景舟對此造型新的解讀。

在古漢字中沒有「花」字,花為後世字,古時文人將花用「華」代之,華穎的華意為花,華穎所表達的意境,即為招展的花意

底槽青 華穎

乳甌以曲線構成主體形式,自壺鈕、蓋、身、底角,均通過柔性的曲線,呈現出球形大小均衡適度的節奏美感。

吳冠中說:「紫砂壺造型古樸雅緻,線條簡潔流暢......時代氣息主要靠造型來表現,並不需要外加什麼東西。」乳甌壺的承繼與發展是最好的詮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壺 的精彩文章:

這些紫砂壺價值百萬!作者卻少有人知!
陳鳴遠6大經典方壺傳器,看大師頂級方器奪人魅力

TAG:紫砂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