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扶搖》製片人楊曉培和她的「影視絲綢之路」

《扶搖》製片人楊曉培和她的「影視絲綢之路」



檸萌影業副總裁、檸萌悅心CEO楊曉培

。圖/由被訪者提供




好的製作人都會在作品中潛移默化地體現自己的精神與價值觀。扶搖的桀驁不馴、敢作敢為、敢愛敢恨,就和楊曉培的個性很像。




從敦煌走出的楊曉培至今都保持著一顆赤子心。年齡越大,她發現自己越愛敦煌,「你對世界最初的認知,都是在那裡形成的」。







敦煌,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在那裡,一望無際的沙漠、戈壁,包圍著零星的濕地、草原和湖泊,敦煌成了沙漠中的一小塊綠洲。




那座蘊藏著藝術寶藏的千年古城,在沙漠邊緣艱難存活,雖偏僻荒蕪,卻遼遠空闊,自帶聖潔高遠的氣韻。




二十年前,少女楊曉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座戈壁小城,會在她的血液中注入什麼,又會對她的精神世界造成哪些深遠影響。




那時的她,還沒有成為製片人楊曉培,也不是《擇天記》《扶搖》等多部古裝爆款劇的製造者。




《擇天記》劇照。




她只是一個出生在書香世家,有著傳統且嚴苛家教,從小被父親催促著背《朱子家訓》《曾國藩家書》,偷著讀《簡·愛》《安娜·卡列尼娜》,讀得似懂非懂卻欲罷不能的尋常女孩。




然而少女楊曉培又是不尋常的。她和同學間總隔著距離,對於父母以及其他人對她和雙胞胎姐姐的比較,她似乎也毫不在意。「總覺得自己不願爭什麼,總覺得自己會和大家都不一樣。」




少女楊曉培用一種無所謂,自我消化著內心深處那些有所謂,以至於現在她都有觀察人的習慣,「觀察他的動作、他講話的方式,聽他如何談自己的故事」。




楊曉培說,她常常在別人身上看到曾經的自己,那個把所有情緒憋在心裡的自己。這樣做的好處是,「會促使你變得更好更強」。那是一種和自己的較量。




少女楊曉培當年想得最多的事就是出走,離開敦煌。至於到哪裡,她也不清楚。中學時代,她幾乎每天都提前30分鐘到學校,一個人坐在空曠無人的操場台階上望著遠方。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麼,既沒有思考未來,也沒有困惑當下。直到上課鈴聲響起,她才起身回到教室。




二十年過去,楊曉培回憶過往——走出敦煌,英國求學,定居上海,此後又帶著劇組重返故鄉——一路走來,似乎都是少女時代已經寫好的人生劇本。





楊曉培在敦煌。





「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萬丈深淵。


我一定要進一步,我要海闊天空。」


—————————————————




無論任何時候,出走,都需要勇氣,就像《扶搖》中,楊冪扮演的扶搖決定離開玄元山,踏上五洲歷險征途時,阮經天扮演的長孫無極說:「你會遇到從沒遇到過的新奇和危險。」



扶搖答:

「從來沒有哪條路是好走的。」




這樣的場景,很像楊曉培人生故事的翻版。




2002年,22歲的楊曉培對父親說,她決定出國。父親以為恍惚間聽錯。站在父親的角度,自然不能相信已經順利完成實習,馬上進入甘肅衛視擔任主持人的女兒,會放棄一份「既定的可以看得到未來的工作」。




然而楊曉培不想改變想法。「我要出國。」她對父親重複一遍。




「如果你走,我們就斷絕父女關係。」




「再斷,我也還是你的女兒。」 




楊曉培想法單純——置之死地而後生。此前剛剛經歷一場情感事故的她,想「在一個全新的世界完整地挑戰自己」。英語並不好的她,選擇出國先讀一年語言。一年之後,她考入英國桑德蘭大學學習電視廣播製作。




去英國前,楊曉培去了一趟北京雍和宮。「大殿上有個門檻,我左腳跨過去,右腳還在外面。」那一瞬間,楊曉培忽然覺得,人生不外如是。




「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萬丈深淵。我一定要進一步,我要海闊天空。」





電視劇《扶搖》中,女主角扶搖個性鮮明,敢愛敢恨。




檸萌影業創始人、總裁蘇曉覺得,她的合伙人之一、檸萌影業副總裁、檸萌悅心CEO楊曉培,就像現實當中的扶搖。




《扶搖》講述了出身底層的平凡少女扶搖不甘平凡,奮而踏上五洲歷險之路,在此過程中與長孫無極相識相愛,最終成功對抗不公命運的故事。




楊曉培承認,扶搖的桀驁不馴、敢作敢為、敢愛敢恨,「和我的個性特別像」。




扶搖向來不畏強權、不懼挑戰,甚至還會冒出「憑什麼人生來要分三六九等」這種「大逆不道」的話。當被人陷害參加看似絕無勝算的畋斗賽時,她沒有自怨自艾,而是用機智勇敢闖過一關又一關。在奴斗場,前一秒她還在被奴隸們圍攻,後一秒卻能既往不咎帶領他們逃出牢籠重獲自由。




楊曉培說,

也許好的製作人都會在作品中潛移默化地體現自己的精神與價值觀。




比如扶搖看重誠信,而楊曉培也始終覺得,做人就當一諾千金。




比如扶搖在成長路上,無論遇到任何打壓與質疑,永遠都是努力提升自己,用實力證明自己,這正體現了楊曉培「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人生觀。




比如長孫無極對扶搖說:「是人,就有貪慾。」扶搖則說:「有想要的東西,就去爭取。但是別用見不得人的方式,別變成那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人。」因為楊曉培內心就認定,「只要爭取過,就不會後悔」。




比如扶搖與長孫無極並肩而立的愛情,也很像楊曉培與相識15年的丈夫勢均力敵的婚姻。





扶搖和長孫無極。






「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


但也有很多事情需要你跟命運抗爭。」


——————————————————




在一起十多年,丈夫最佩服楊曉培的是,「在所有時間節點,她都非常清楚她要的是什麼」。




楊曉培說,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有遠大目標與理想的人。從小耳濡目染受父親影響,她覺得人往往無欲則剛,「父親與世無爭,卻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許越是這樣的人,得到的越多」。




但楊曉培有自己的爭取與堅持,就像她堅持出國,堅持定居上海,堅持從體制內離開走上創業之路,「在人生的每一個十字路口我都非常明確自己的方向,

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但也有很多事情需要你跟命運抗爭

」。




就像最初檸萌曾想過將《擇天記》外包給其他公司拍攝,畢竟在此之前,現實題材才是檸萌的強項。但楊曉培卻問蘇曉:「我們為什麼不自己做?」




楊曉培說,她骨子裡喜歡嘗新,「喜歡在不同階段做不同的突破,這是個性使然」。 





《擇天記》中,鹿晗扮演的陳長生,也能看到楊曉培的影子。




其實在《擇天記》鹿晗扮演的陳長生身上,也恍惚能看到楊曉培的影子。意氣風發的陳長生不管交友還是做事,都只問歡喜不問利益得失,最終他帶領小夥伴們一路成長逆天改命。




如今,楊曉培又將自己的價值觀注入正在拍攝的電競題材劇目《全職高手》中。儘管在古裝劇的開發上頗有經驗,但對於操盤電競這樣的創新題材,楊曉培幾乎要從零開始,全新出發。




「在古裝劇領域,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工業化體系以及方法論,但對於《全職高手》這樣的創新題材,我們沒有任何參考體系,需要從創作、技術、流程上進行全新摸索。」




雖然在創作的過程中如履薄冰,但以楊曉培的個性,一定會在沒有標準時,建立新的標準和體系。




不久前,楊曉培看了電影《頭號玩家》,讓她動容的是,70多歲的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仍懷揣著一顆赤子之心。「他在電影中想傳遞的精神是什麼?就是打遊戲的人,不僅可以成為虛擬世界的英雄,在生活中同樣可以有一種正能量的引導。」





楊曉培和楊冪。




在《全職高手》中,楊曉培同樣秉持著這樣的創作思路,「男主角葉修不僅在遊戲中是一個男神,在現實生活中,他遭遇挫折後不抱怨、不沉溺過往,帶著信仰與團隊並肩作戰」。




楊曉培說,這正是她在《全職高手》中想要傳達的精神力量。




無論是古裝作品,還是《全職高手》這樣的創新題材,楊曉培注重的都是作品的當下性。




就像《扶搖》很難稱為純粹的古裝劇,因為其內核是清晰的現代價值觀

,這源於楊曉培團隊在創作時,堅持以當下女性獨立自強的精神為女主建立人設。楊曉培說,「大女主」劇仍是她今後堅定不移的創作方向。




「『大女主』在情感上,與愛人是平等的;在精神上、人格上是獨立的,不是依附於男人或遜色於男人的存在;在性格上,她是複雜的,她有內心的掙扎,有善與惡交替的糾結。」




在楊曉培眼裡,

真正有魅力的「大女主」,有著質樸的勇氣與果敢,有著不問成敗與前路的決絕,她們永遠追求生活的體面與尊嚴。





《扶搖》的內核是清晰的現代價值觀。






「我的沮喪和懊悔,


常常源於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極致。」


————————————————




從2014年到2017年,楊曉培幾乎每年要在橫店待上8個月,剩下的時間在北京、上海兩地奔波,見不同導演、編劇、演員,有時一天一城,甚至有一次三天跑了四個城市。




在橫店,每晚導演收工後,楊曉培都會召集劇組所有部門開會,通常開到凌晨兩三點,在北京熬夜審片也是常態。




四年來,她基本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有一次在飛機上睡了6個小時,她覺得自己彷彿睡了一個世紀。在楊曉培身邊,除了24小時待命的司機,大概沒有另外一個人能夠熬得過她。




「我對項目的態度是必須從一而終。從最早的開發,到籌備、組盤、拍攝,到後期製作、營銷、宣傳、發行,我都會介入,親力親為。」




檸萌一位高層曾形容,楊曉培是他見過的製片人中,鮮見的

「既有持久戰鬥力,又有高度熱情」

的一個。




「我對自己嚴格,所以有時也會對別人嚴格。」楊曉培覺得,這一點她需要改變,「不能總拿自己的要求,來要求別人」。但楊曉培也承認,很多時候是性格使然。




但凡楊曉培邁進會議室,大家就會不自主地進入一種工作狀態,不光是楊曉培自己的團隊,就連導演、外包公司、跟組宣傳亦如是。另外,楊曉培有極強的時間觀念,任何會議、見面,她都會提前五分鐘到達。





楊曉培與楊洋、滕華濤在《全職高手》片場交流




有合作方曾說,和楊曉培團隊共事非常舒服。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要求和標準,而且他們的要求與標準高於整個行業平均水平。




雖然嚴格,但楊曉培的團隊始終穩定。「檸萌成立4年,他們跟了我3年。」楊曉培說。




和電視劇中的扶搖一樣,一直向前奔跑的楊曉培也會有沮喪和懊悔。《擇天記》開拍前一個月,造型總監莫名消失。楊曉培只給自己極短的時間「崩潰一下」,接下來,她要找替代人選,找縫紉師傅,在拍攝現場自己一點點調整造型。




楊曉培說,更多時候她的

沮喪和懊悔源於「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極致」




身邊人都知道楊曉培極其熱愛生活,她喜歡邀三兩好友一起「家宴」。另外,她非常看重儀式感,她擅長給餐點擺盤,即便是小龍蝦,也會擺出非常漂亮的造型。在她家,喝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酒杯,波爾多有波爾多的酒杯,白葡萄酒有白葡萄酒的酒杯,香檳有香檳的酒杯,威士忌有威士忌的酒杯??




她收藏的第一幅張曉剛作品,就是《致敬的儀式》。她喜歡張曉剛的畫,「他的『大家庭』系列,畫中人讓人覺得憂鬱、清冷、無助,但是他們的眼神里卻有溫暖」。




楊曉培希望把生活過得賞心悅目,她的審美也滲透在作品中。

《扶搖》里無論縹緲雲海、靜謐山川,還是蒼茫大漠、錦繡宮殿,都體現了傳統的東方美學。




難得結束奔波,回到上海的家,楊曉培喜歡一個人靜靜坐在佛堂,周圍沒一點聲響。




但更多時候,楊曉培無法停止奔跑。 




7月底,她審完《扶搖》最後一集,發現「沒有想像中的如釋重負,反而生出些悵然若失」。




幾天後,夜晚11點,仍在辦公室的她在朋友圈分享了電影《無問西東》的一首主題曲,她引用歌詞中的原話寫道:「一生太短,一瞬好長。它可曾單薄地承載了誰的酸楚。儘管歲月無聲,流向遲暮。它會讓你想起,你的歸途。」




也許骨子裡,楊曉培一直都是那個坐在學校操場默默注視遠方的敦煌少女。她自己也說,正是敦煌讓她至今都有一顆純樸的赤子心。隨著年齡漸長,她發現自己越來越愛那個曾經一心想要離開的故鄉。




「你的價值觀、精神力量,包括你對世界最初的認知,都是在那裡形成的。」




她甚至想過在大漠之中建一所房子,約幾個好友,大家每天一起看書、聊天、喝酒,看雲霞的餘暉覆蓋在三危山上,沿著戈壁靜靜流淌。 




對楊曉培而言,敦煌始終是一種召喚,談起敦煌,她眼中會驟然閃爍出光芒。拍攝《擇天記》時,她帶著劇組回到故鄉。




作為中原通往西域道路「絲綢之路」的要塞之地,敦煌文明的光芒曾經澤被四方。如今,敦煌如同巨大的精神磁場,吸引著楊曉培,給了她藝術乃至人生的啟發。




悠悠沙洲,駝鈴聲聲,古老的「絲綢之路」,也成為她實現夢想的巨大舞台。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作者/羅嶼  排版/葉丹璇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拿好了,這是中國電影的救命葯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