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瓷器收藏品鑒定的方法介紹

瓷器收藏品鑒定的方法介紹

文物藝術品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珍奇物品。在這上面沉積著無數的歷史、文化、社會信息,而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無法取代的。隨著收藏市場的日益火爆,古瓷器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收藏界的第一大門類,吸引了眾多收藏者的目光。但同時,也使得大量的複製品或作偽品流入市場,真真假假,魚目混珠,令人難辨真偽。因此,在入手藏品的時候,一定要熟知瓷器的鑒定。

目前對於瓷器等收藏藝術品的鑒定,可以分為傳統眼學和現代儀器鑒定。

一、傳統眼學以經驗為主

瓷器收藏風氣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或更早。而隨著收藏系統化,專門辨別瓷器窯口、年代的研究隨之而起。此後由於利益驅使,「瓷器作偽現象」也應運而生,對瓷器的鑒定擴散至對真偽的辨別上。由此,也產生了鑒別古陶瓷最傳統的方法。一直以來,瓷器鑒定專家的鑒定法寶便是依靠「目、手、耳」三者並用,並依靠世代相傳的鑒定理論及與大量實物接觸所積累的經驗,通過與傳世「標準器」的比對來判斷被鑒定品的年代、窯口、真偽。此外,窯址出土標本、考古學出土文物也成為比對的「標準器」。

古瓷器鑒定需滿足多方面要求,包括古代瓷器造型、胎釉、工藝、紋飾、彩料、款識等等。什麼樣的造型,應滿足瓷器生產年代的審美、技術、生活習慣等要求。通過瓷器的造型、氣泡等鑒定瓷器。而對於胎釉、工藝、紋飾三類方面,必須在仔細研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窯口,有什麼樣不同特點的瓷器,對比這些具體細節,自然能對古代瓷器鑒定有一定的了解了。此外,胎釉是厚還是薄,工藝是否精湛,紋飾是否精美,是否出彩,都是需要仔細觀察的地方,新手最好先入手一個便攜顯微鏡輔助鑒定,對於瓷器的鑒定有很好的輔助效果。

一件瓷器採用的釉彩和足底是否有款識,也是鑒定瓷器的判斷依據。在鑒定釉彩時,各時期有各時期的特色,有的雖然採用一種呈色的彩料,由於所含成分不同,或製法不同,燒成條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雖然這種不同有時是極其細微的,但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差異。而在款識方面,不同的時代,書款的方法、書體和筆法,以至書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

二、現代儀器以顯微鏡為主

隨著科技的發展,制贗手段的進步,僅憑經驗已經無法鑒定古瓷器了。因此瓷器等的鑒定也開始與時俱進,從上世紀80年代左右,儀器檢測方法正式介入到古陶瓷鑒定中。有許多的收藏者開始運用放大鏡放大觀察,不過放大鏡倍率有限,而且非常的傷眼,放大看一會瓷器,就會出現「金星」等眼花現象。近幾年來,光電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攜帶型顯微鏡的出現,很好的彌補了傳統放大鏡對瓷器等鑒定方面的缺陷。

利用顯微鏡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見氣泡、劃痕、胎骨、釉彩等細部特徵,也可實時對觀察的結果拍成照片,還可以進行攝像,可以留下各種資料。目前市場上還有無線WIFI顯微鏡。只要搜索連接相應WIFI,打開專用APP,瓷器的微觀形態即可實時顯示;另外,這款便攜數碼顯微鏡還可以拍照、攝像,使瓷器觀察的微觀效果即刻存儲在手機里,可與朋友、專家相互探討,使瓷器等收藏鑒定更快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龍陶瓷 的精彩文章:

古瓷鑒定方法之瓷器使用痕迹鑒別法
中國歷代名窯之越窯的特徵

TAG:唐龍陶瓷 |